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嘉兴清廉故事
N颜剑明
胡枚,字梁园,洲泉屠家坝人,生活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授中书,充玉牒馆协修,补军机处章京,曾视学贵州,后升任户部员外郎。居官勤慎,宅心敦厚。著有《今赋约抄》《石友山房诗文集》。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皇帝第六次巡视江南。御舟在石门县城(今崇福镇)靠岸后,威仪显赫的乾隆皇帝即在知县朱麟徵等一行文武百官的引导下,来到学宫。那里有十余个年轻人正神情庄重,正襟危坐,他们是被朱知县从全县各地挑选出来的优秀学子,因为乾隆皇帝要在这一天召见并亲自出题考问他们。
学子们一个一个地被引到学宫正殿,匍匐在地叩头跪拜,乾隆皇帝高高在上,慢条斯理地出题考问,学子一一回答,皇帝不时地颔首赞许,对身边的大臣说,“江南不愧为文化之邦,人杰地灵,果然名不虚传。”这时,又一个学子被引导着进来了,乾隆见他仪表俊秀,气度非凡,便出题相试,那学子对答如流,滔滔不绝,立言不凡,条理清晰,顿时龙颜大悦,垂询站立于旁边的朱知县,朱知县回道,“这位学子名唤胡枚,是本县书香之家洲泉胡氏的公子,学问渊博,名闻乡里。胡氏一族自前明至今,一百余年间,累世簪缨,俊贤不绝。”乾隆大喜,勉励他好好读书,并赏赐大缎一件。
此后,胡枚便矢志励学,早晚诵读,学问大进,经史子集无所不通。乾隆五十六年(1791),大学士朱文正公视学浙江,看了胡枚的文章后,惊叹不已,连声说:“此乃国士也!此乃国士也!将来定是朝廷栋梁之材。”当即选拔为贡生,不久即考中举人,乾隆六十年(1795)参加殿试,又赐进士出身,被授中书,充玉牒馆协修,补军机处章京。嘉庆十六年(1811),胡枚被任命为贵州学政,主持乡试。
当时贵州一地士风不淳,考生串通学官,买卖关节,泄露试题,有钱无才者,爵禄高登,有才无钱者,埋没下潦。胡枚一到任,便着手整顿士风,以主持风教自任。此举立即招来当地权势阶层的极力反对,说胡枚是假清高,真学霸,造谣中伤,恶意诋毁。胡枚不为所动,为表明自己出于公心,正本清源,以身作则,挽救士风,他在学衙中堂前竖立一块碑石, 上面刻下一段铭文:“穷极勿贿卖关节,苦极勿需索供应,忙极勿抛掷文字,怒极勿凌虐生童。”意思是说:即使穷到极点也不会将考试题目当生财之道,即使苦到极点也不会向老百姓索要钱物,即使忙到极点也不会敲台拍桌,抛纸掷笔,即使怒到极点也不会欺凌虐待学生。碑石一立,全省骇然,士风顿时扭转。
嘉庆十八年(1813),正值癸酉乡试,大比之期,胡枚悉心选考,选拔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子,地处僻远的贵州士林清肃,文风鼎盛,一时朝野称奇。不久,胡枚升任户部员外郎,部臣又以御史举荐他为户部郎中,后改授刑部郎中。京官例行考察时,被列为一等。胡枚为官数十年,深得上下赞许,同僚遇事,总喜欢与他商量,他的意见总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所以常被采纳。嘉庆皇帝也对他深为器重,曾说他“居官勤慎,宅心敦厚”。
可惜的是,胡枚后来积劳成疾,卒于刑部郎中的任上,葬于十六都十一图鱼池漾,即今桐乡市洲泉镇坝桥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