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1:38:00 来源:历史控

今天这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拍摄者是日本人摄影师。当时,日本人深入中国内地,开展调查,详细记录中国的山川地理和民风民俗。这些人相当于是日本间谍。今天这组老照片,就是他们当年拍摄的浙江情景。

下面,一起来围观吧!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浙江宁波,街头的行人。注意看,这些人条件比较好的戴着瓜皮帽,穿着短褂子,条件差的则穿着单衣。相机快门按下的那一刻,历史就凝固了。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浙江宁波,街头商店,门头上写着“万丰”两个字。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浙江宁波,清澈的小河从村庄里流过,老百姓在河边和衣服。河边是青石板路,河上有简单的小船。河上矗立着一座小亭子,亭子下面是老百姓休息、闲聊的地方。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浙江宁波街头,行人熙熙攘攘,人力车往来交错。穿长衫的知识分子昂首阔步,拉人力车的男子一身疲惫。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浙江绍兴郊外的一处园林,环境优雅。

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1930年代的浙江,老百姓衣衫褴褛很穷困

浙江省宁波码头。码头很热闹,船很多,人也很多。远处,还停着一艘轮船。

笔者感言:我看过一个纪录片,叫《走近大凉山》。这部纪录片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画面展现了大凉山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部片子里,有大凉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有西班牙的足球教练,有渴望通过足球改变命运的彝族孩子,有搬进新家的彝族妇女,有支教的老师,有刚从浙江打工回来的夫妻,还有身怀六甲却不得不下地干活的年轻女孩。这是一部极其感人的纪录片,展现了我国扶贫攻坚以来大凉山地区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变迁,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截止目前,我一共看了3遍。每次看完,我总是感叹,这么好的纪录片,怎么会出自一个日本人导演呢?

我查了这个叫竹内亮的导演,然后我又看了他的2010年《长江天地大纪行》,其中第二集,他们在香格里拉遇见了一个抱着小羊和游客拍照的藏族17岁女孩茨姆。纪录片的主持人、中日混血演员东东和她聊起了外面的世界。这激发了茨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得知茨姆很想去上海,摄制组便请茨姆一家到上海游玩。上海之行,给茨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经历了人生中的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住酒店,第一次知道房间里可以有卫生间、第一次登上100层高楼、第一次俯瞰那么宽广的世界……回到香格里拉后,茨姆给摄制组写了一封信,除了表达感谢之后,她还告诉摄制组,她想要在村子里开设一家民宿。

十年之后,也就是2021年,竹内亮导演借拍摄纪录片《又见长江》的机会,带着摄制组成员回到香格里拉,回到他们第一次遇见茨姆的地方寻找茨姆。在路人的帮助下,他们成功找到了茨姆家。令摄制组感到意外的是,茨姆真的开了一家民宿,一家十分现代化的民宿。而曾经淳朴可爱的茨姆,也已经变成了落落大方、随和爱笑的茨姆。

这两集片子,“无意间”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从2010年到2020年,正好是脱贫攻坚的十年。节目组通过茨姆十年间的变化,展现了脱贫攻坚以来香格里拉十年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基础设施、住房、环境、生活习惯、教育等等,还有人们的观念。

这更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年轻的茨姆质朴、纯真,以及她对主持人东东、对导演竹内亮那种懵懂的情愫,深深打动了我。

看完一前一后两集跨越10年的片子,我忍不住哭了。

竹内亮导演在一次演讲中说:“希望通过纪录片展示真实中国”。对此我非常欢迎,但是也表示担忧。历史会不会重演?竹内亮、东东以及和他们从事类似职业的日本人,会不会有特殊的使命?对此,我不敢妄言,也无能为力。只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不让日本有机可乘,祈祷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不要重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欣赏民国初期北京城的老照片
这是一组日本拍摄的老照片,拍摄时间为1925年。那时是民国初期,清朝灭亡不久。那时候中国非常穷,又被列强搜刮,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即使是首都北京,老百姓依旧衣衫褴褛,走在大街上
2023-02-24 13:52:00
日本人拍摄了大量老照片,内容是浙江风光,
...步侵略中国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拍摄了大量老照片,并汇编成册。这就是《亚东印画辑》的来历。《亚东印画辑》刊印时间很长,从1924年9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连续发行了
2023-08-31 20:18:00
老照片:日本人拍摄的1931年湖北真实情景,老百姓活在苦难之中
...多人,他们调查中国的山川矿藏、风土人情,拍摄了大量老照片。这些资料,为日后日本入侵中国提供了便利。今天这组老照片,就来自一位日本摄影师。拍摄时间为1931年。集中展现了当时湖
2023-09-13 15:16:00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今天这组老照片选自《亚东印画辑》。《亚东印画辑》由日本“满蒙印画协会”于1924年9月开始在大连出版发行。《画辑》每月围绕特定主题发行照片十张,涉及中国的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人文
2024-07-20 18:48:00
抗战时期,上海街头,一个印度阿三、英国儿童和日本士兵合影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专门分享老照片的八零后。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老照片。今天这张老照片很有意思,也十分独特。先来看看照片吧!这张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
2023-09-22 11:26:00
浙江这个大展里有他们的20年:这张照片就是我
...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示范单位。2023年9月,莫国梅拿着老照片在如今工作的农贸市场留影。 记者 姚颖康 摄民以食为天。莫国梅从2010年起开始担任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员,当时
2023-09-14 08:52:00
聊聊老照片:曾国藩全家的真实生活
现在每个人都能把快乐时刻的照相机凝固下来,实际上一百多年前对中国而言是奢侈品。也唯有王公贵族或腰缠万贯之家,才会在清末时期为天下留下面目。摄影机是1846年由法国人儒勒带进中国的
2023-02-13 14:14:00
一起来欣赏北京城的一组老照片
...。北京,就是一座见证历史、沉淀历史的城市。今天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06年。那时候清朝还没有灭亡。中国还处在列强的打压之下,老百姓还生活在贫穷和困苦中。当时,一位日本人摄影师
2023-05-12 10:32:00
...的画展架,架上是一幅幅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新老照片,时间跨度有100多年,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直至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
2024-08-01 06: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