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4-07-20 18:48:00 来源:锋行天下

今天这组老照片选自《亚东印画辑》。

《亚东印画辑》由日本“满蒙印画协会”于1924年9月开始在大连出版发行。《画辑》每月围绕特定主题发行照片十张,涉及中国的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艺术文化等内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画辑》?因为在上个世纪初,日本为达到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的野心,向中国派出了很多探险家和学者,在中国各地收集天文、地理、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严密调查,同时通过媒体向国民介绍中国的情况,以唤起人们对中国的关心,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条件。《亚东印画辑》就是日本探险家和学者在中国探险取得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入侵中国的证据。

《亚东印画辑》内容涉及中国、朝鲜、蒙古这一区域的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艺术文化等。记录了当时中国的历史面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蒙古,夕阳西下,几个喇嘛正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诵经。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蒙古东部,蒙古老百姓用驴磨谷物。旁边的老百姓正用惊奇的眼神看着镜头。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蒙古,虔诚祈祷的农民。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正在河边觅食的猪:这种品种的猪现在大概绝种了吧。我小时候还见过。现在都没有了。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蒙古草原上的呵巴嘎王府。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蒙古东部,林西西城门。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蒙古老百姓使用牛车来运输货物。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牧民的房子。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年轻的呵巴嘎王。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五个牧民正在宰羊。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运送物资的马队。

为了入侵中国,日本派人深入蒙古腹地拍摄照片,了解民风民俗

正在草原上悠闲吃草的牛羊。

笔者感言:前几天我看了卢克文的文章《日本人对历史的真实态度》,文章中说,南京大屠杀后,松井石根回国前要求手下士兵收集十罐在南京大屠杀中浸满中国人鲜血的南京泥土。他回到日本后,用这些泥土做成一座观音像,名为兴亚观音。这座观音像面朝西南,那是中国南京的方向,以表达松井石根“将中国永远融入日本”、“兴盛东亚”的念想。如此变态的做法,在这世界上也只有日本人能够干得出。时至今日,日本人对侵华战争不承认,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大家对此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海祁连县:“大美青海”的缩影 “天境祁连”的美誉
...景区。阿咪东索为藏语,意为千兵哨卡,汉俗称牛心山,蒙古语称之为“乃曼额尔德尼”,意为八宝山,根据藏族地相学的介绍,阿咪东索四周的地形呈吉祥八宝之相,祁连地区的藏族、蒙古族、裕
2023-07-14 14:49: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0月12日,参加2023第四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的海内外选手在比赛前,前往林芝市巴宜区体验了工布藏装、传统非遗响箭、藏香制作,到当地农牧民家里了
2023-10-13 09:59:00
黄河流域九省(区)同播民歌春晚 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省(区)卫视共同播出。通过黄河文化精品民歌和黄河流域民风民俗表演,展现黄河流域各省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晚会以民歌为载体,深入黄河流域九省(区)实地拍摄,通过民歌、民风、
2023-01-17 17:23:00
...托马庵村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村规民约、民风民俗、家风家训等资源,把房、巷、路、墙变成“廉政课堂”,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家风”“村风带民风”等活动,组织“十星级文明户
2023-06-27 04:24:00
戴明贤《萨昔 大地的歌》创作研讨会在贵阳市达德学校旧址举行 一位侗族歌师百年人生为主线 展现侗乡丰富多姿民风民俗
...诗《萨昔:大地的歌》,多方面地展示了侗乡丰富多姿的民风民俗和生存状态。本书兼具人文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并配以大量插图,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视觉阅读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插图都来
2023-11-19 01:59:00
叫停“无事酒”也要尊重民风民俗
...”理应叫停。不过,叫停“无事酒”也要因地制宜,尊重民风民俗。叫停之前要做好调查,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了解村民办酒席的客观需求、困扰村民的酒席名目有哪些,结合实际情况列出禁办清单
2024-03-13 15:02:00
...大家生动呈现了埃塞俄比亚悠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当地小吃的展位上更是排起了长队。蒙古国、柬埔寨、老挝、以及来自中亚国家的学员们也身着本国民族服装,现场展示了具有本
2023-11-21 21:36:00
...旅游需求,增强旅游吸引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日本京都府的美山町村,保存有38栋主要建于江户时代中后期的茅草屋。这些茅草屋体现着日本传统乡村的独特魅力,美山町村紧紧抓住这
2025-06-04 16:19:00
...朗日昭昭,盛夏时节,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时,内蒙古迎来的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就在这样的清爽辽阔之中,7月17日,2023新巴尔虎右旗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牧歌故乡那达慕
2023-07-20 00:05: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