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八位台胞河南寻根:抒怀“念豫情”,共续“两岸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1 14: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郑州10月1日电 题:八位台胞河南寻根:抒怀“念豫情”,共续“两岸缘”

作者 王宇

“我名字里有一个‘豫’字,我哥哥名字里有一个‘陆’字,这是父亲想让我们记住‘根’在大陆,‘根’在河南。”台湾鄢陵同乡会会长、68岁的黄念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包括黄念豫在内的8位台湾鄢陵同乡会成员组成参访团,回到祖籍地河南省鄢陵县寻根问祖,并到访许昌、洛阳、郑州等地。行程中,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父辈们的两岸情缘。

“我父亲18岁就到了台湾,每逢佳节倍思亲,他特别注重节日的仪式感,常向我们讲起早年河南老家的过节场景,整个家族非常热闹。”黄念豫介绍说,40年前,父亲和同乡们共同创办了台湾鄢陵同乡会,并每年整理印刷一期《鄢陵杂志》,作为联系故乡的纽带。

“当年创办台湾鄢陵同乡会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并没有参加,但我爸爸告诫我一定要加入,这可能就是父亲的‘乡愁’,提醒我别忘了老家在河南。”黄念豫说。

十几年前,黄念豫接手台湾鄢陵同乡会会长职务,担负起相关联络工作,也更多体会到父辈们那份血脉相连、灵魂相依的故乡情。

黄念豫的父亲是上世纪40年代自大陆赴台的,他们这代人或年事已高,或已过世。“我现在有一个愿望,想把更多父辈一代已逝者的骨灰带回大陆,让他们‘回家’。”黄念豫说,“回家”就是想让他们魂归故里。

截至目前,黄念豫已将多位逝者的骨灰带回大陆。“带骨灰回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部分逝者的老家地址不准确,幸亏有政府的鼎力协助,最后总算都‘回家’了。”

台湾鄢陵同乡会现有成员百余人,多数为20世纪40年代自大陆赴台者的第二代,而第一代目前仅剩四人。

黄念豫告诉记者,自己还有两个愿望,一是加强与第二代的联络,让大家都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二是希望有更多第三代加入同乡会,促成他们多回河南寻根问祖,多认识一些老家朋友。

作为本次参访团成员之一,93岁的杜国占也是仅剩的四人之一。由于身体原因,杜国占本次返乡由儿子杜玉龙全程陪同照顾。

“爸爸刚下飞机,就不停念叨‘到家啦,到家啦’。”杜玉龙告诉记者,父亲这两年身体一直不好,但很想回鄢陵老家再看一次,此行也是为了圆老人一个梦想。

69岁的参访团成员赵祥瑞曾多次回到鄢陵寻根。谈起回乡经历,他说,每当看到自家祖坟时,就会热泪盈眶,“原来,我的根就是在这里啊!”

赵祥瑞称,当前岛内情势下,不少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认知淡化,因此更需要两岸加强感情联络,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参访团中,王麦兰、王惠仙、王学尧是姐弟三人,也曾多次返乡。“父母健在的时候就一直说河南话,在家里还经常听豫剧。我们每次回来都感觉故乡在发生变化,城市发展越来越快,环境也越来越好,一切都觉得可得劲。”王学尧操着一口标准的河南话说道。

今次寻根,黄念豫的夫人丁璐华一路同行。现年63岁的她祖籍山东,河南民众的热情招待以及当地的特色美食,令其印象深刻。

丁璐华说,希望两岸同胞常联系,多走动,“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是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委员通道丨王新奇: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
...新奇一家三代传承办学的回忆。作为河南本土存在30年的台胞办学,对于河南学子来说,通过教育拓展两岸开放合作空间是不是有更多利好?1月2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委员通道
2024-01-27 10:17:00
...地方政府、涉台机构纷纷向台湾同胞致新年贺词。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年12月31日发布了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致台湾同胞的新年贺词。宗明在贺词中介绍,2022年,我
2023-01-01 14:23:00
...自我介绍、接龙联唱、共抒愿景为主要内容。邀请了岛内台胞代表,在豫台胞代表,信阳、漯河、驻马店的本土优秀台属代表等20余人共同参与。当晚7点钟,两岸同胞首次通过腾讯会议的视频会
2023-01-18 13:51:00
在豫台青及台胞家庭参加全国“台胞过大年”活动 与社区居民共迎新春
...省台联)中国台湾网1月17日讯近日,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开营式及“台胞过大年”联谊活动在北京举行,河南省作为全国八个分会场之一在郑州市同步举办了“台胞过大年 豫兔
2023-01-17 10:51:00
齐聚迎新春  联欢过大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开营齐聚迎新春 联欢过大年1月13日,位于北京东城区的台湾会馆内,火红灯笼、贺岁曲乐……渐浓的年味,为融融冬日增添了阵阵暖意。“我宣布,
2023-01-16 05:35:00
返乡拜祖台胞的“光速寻亲”
...意外收获,非常感谢省、市台办。”4月21日,花甲之年的台胞李国圆说。近日,李国圆随台湾返乡拜祖团参加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4月19日下午,他向河南省台办反映:“我有一个30
2023-04-23 01:28:00
国台办:《狂飙》等剧在两岸掀起追剧热潮,说明两岸文化相通
...春节刚过,我们注意到春节期间,各地纷纷组织走访慰问台胞台商,举办形式多样的新春联谊活动,请发言人介绍一下有关情况。朱凤莲介绍,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02-08 12:12:00
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两岸交流活动在京举办
...京举办。中国网北京8月28日讯(记者 和海佳)27日,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在北京举办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暨收复台湾362周年两岸交流活动。活动以“向心成功 共创福祉”为
2024-08-28 15:35:00
英籍台胞董淑贞获颁“中华慈善奖”捐赠个人:用爱心延续两岸亲缘
...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江西省红十字会博爱大使、英籍台胞董淑贞获颁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捐赠个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这个奖项上刻着我20多年来在中国服务社会的点点
2023-09-06 11: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