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朱丹尼 叶相发
12月14日,大余县池江镇池江中心小学红色劳动教育基地迎来丰收,白菜、萝卜等蔬菜散发着清香,40余名师生走出教室,拿着铲子、提着篮子,让“劳动课”生动地在田间地头进行。
“先松一松旁边的土,然后抓着萝卜的底部,用力往上拔。”老师现场向孩子们演示拔萝卜的正确姿势。随后,同学们分工合作,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拔出土里种的萝卜、白菜等,清理附着的泥土,再摘掉黄叶。不一会儿,拔出来的蔬菜堆成了一个“小山坡”。
劳动教育基地内欢声笑语,“校园厨艺争霸赛”现场菜香四溢。只见6名小厨师在老师的指导下,锅铲运用自如,撒上一小撮盐,倒上花生油和酱油,翻炒几下,顿时菜香弥漫。
“我种的、我摘的、我炒的,这份清炒白菜可美味了!”品尝着自己种植、采摘、烹饪的美味佳肴,五年级学生刘炎娇满脸兴奋地说。据了解,学校将闲置的土地划分为25块责任田,分发到18个班级。利用每天的延时课和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师生们共同打理,根据时节种植萝卜、白菜等蔬菜,并定期举行“厨艺争霸赛”,让学生参与到耕种和烹饪的全过程。
“把学习知识的舞台从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通过这样的农耕教育,给孩子的劳动实践提供了土壤,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池江中心小学副校长赖苏敏介绍道。大余县池江镇是一方红色热土,项英、陈毅率领红军游击队在这里进行了“池江改编”。近年来,池江中心小学以红色教育为抓手,依托陈毅同志旧居、红军桥等本地红色资源,编撰了一本校本教材《红色池江》,建设了一个红色展览馆,开辟了一处红色劳动教育基地,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全力打造红色校园。
审签:朱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3:12: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