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许多人发出感慨,为什么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首先我们现在觉得项羽就应该杀刘邦,是基于刘邦后面反败为胜的结局倒推出来的。假如项羽杀了刘邦,那么获胜的就是他了,那就不用乌江自刎了,这就是属于上帝视角之后的代入感。

先说结论,不杀刘邦是因为在鸿门宴上项羽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不杀刘邦比杀了刘邦获得了利益更大。大家现在讨论的核心就是项羽为什么没有杀刘邦,说的最多的无非是那么几个原因,比如说项羽优柔寡断,不听亚父范增的话,错失良机,有的说项羽忌惮刘邦手里有兵,毕竟老刘也是一路向西,带着10万大军来的。但咱琢磨琢磨项羽干那些事儿,先是跟他叔叔项梁起兵,上去就把太守宰了,20万秦军俘虏,说杀也就杀了,眼皮子都没谈一下,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锅什么的都扔了,就带了几天的粮食,根本没打算给自留后路,彭城之战,带着3万精兵,愣是把刘邦56万兵马打得亲妈都不认识了。刘邦本人差点就折那了,跑的时候感觉儿子是累赘,把儿子都直接扔下车了,多亏夏侯婴心软,把孩子又给捡回来了。

看看这些,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儿吗?这要是能叫优柔寡断,那野猪都能叫小家碧玉了。无论是妇人之仁,还是是君子之度,还是传统认知中的莽夫,其实都忽略了项羽政治家的身份。而在鸿门宴这场关乎秦末政治走向的局里,局中仍有项羽、刘邦、范增、张良、樊哙等等,但项羽真正对垒的对手却不在局中。

在秦末诸侯并起的反秦大战中,有几个重要节点,从陈胜之死到项梁之死,以及项羽的巨鹿之战,在幕后一直有一个人与这些转折点全部都息息相关,他就是楚怀王熊心。起初的楚怀王并不具备实权,只是作为一种象征,对六国贵族和六国遗民起到号召性的作用,但项梁之死却使得局势出现了重大转变。楚怀王此时表现出了一个出色政治家的政治嗅觉和手腕。怀王将吕臣、项羽的军队合并“自将之”,一举夺回了军权,就这样直接把项羽给架空了,还拉拢来了已经发育起来的刘邦,制衡项羽,而让宋义带着项羽去攻打章邯和王离,让刘邦从西略地入关,然后再约定谁先进关中,谁就是关中王。这样的安排既能消耗项家的势力,又能作为换取刘邦支持的回报,同时加强了自己的权威。

怀王这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但楚王万没想到的是,项羽直接把宋义杰咔嚓了不说,他在巨鹿之战中灭王离收章邯,这一战直接改变了反秦战争的被动形式,项羽更是成功地将军事上的胜利转化为了政治胜利,赢得了新兴军功集团的支持,成为了楚军乃至整个反秦联盟实质上的领袖,再次取得了与怀王对峙中的主动权,而鸿门宴则是项羽与楚怀王的最后博弈。

项羽在鸿门宴上的目的,要不是找借口除掉刘邦,要不就是逼迫刘邦臣服。此时的刘邦既是怀王手中的最后一张牌,也是怀王之约的关键人物。刘邦此时的选择对于楚军的局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继续支持怀王以谋取关中王地位,还是彻底放弃这一念想,投靠项羽以获取最大的好处。而项羽之所以急于去谋求这些,而不是直接平推过去,核心就是此刻的项羽并没有大量想象的强大。

表面上看,项羽有40万大军,刘邦只有10万,但实际是这40万军队属于项羽的直属部队,最多也就5万出头。而大家之所以跟着你听你的,是因为大家都是一起来灭秦的,不是灭刘邦的,灭了刘邦对我又能有什么好处?反而你俩火并我们才有更大的好处。

在鸿门宴一开始,当刘邦说去这句“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的时候,对于项羽而言,鸿门宴就已经结束了。刘邦抛弃了怀王,选择了自己,怀王彻底束了,真正看不清的反而是范增。

对于项羽而言,此刻的刘邦不仅没有必要杀,更不能杀。首先说没有必要杀。20多岁项羽看着50多岁的刘邦,从来没有把他当做自己的对手,刘邦只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个而已。既然已经抛弃了楚怀王,臣服了自己,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杀呢?接下来就是不能杀。项羽一开始是想杀掉刘邦的,所以才会勾结曹无伤,罗列那些罪名。只要坐实这些,或者刘邦表现出一丢丢的想占领咸阳的想法,那刘邦就站在了所有诸侯的对立面,那项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刘邦。但刘邦却一再表现出的一个低姿态,我只是运气好,先进了咸阳城,子婴交给你处置,咸阳城也交给你,我这样做就是等着你来主持分蛋糕的,从来没有想过独吞。这一下项羽就失去了理由,此刻天下诸侯可都看准了,这个时候你再杀刘邦,那就等于把自己推到了所有诸侯的对立面,你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更为关键的是从当时项羽的角度来看,刘邦不是他最大的敌人。和刘邦比,此刻对于项羽威胁最大的显然是楚怀王,所以项羽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刘邦的臣服,然后先让自己做那个分蛋糕的人,主持这场瓜分秦朝的盛宴,自己再利用这个身份瓜分最大的蛋糕。鸿门宴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项羽,他不费一兵一卒,收取了关中,并且彻底击败了楚怀王,成为了真正的天下共主。

其次是刘邦,刘邦以退为进,保住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事后项羽加封刘邦为汉王。项羽是啥意思呢?其实就是告诉刘老三,人头给你保住了,你也就老老实实地去巴蜀养老吧,这辈子都别想着出来了。再次就是章邯,刘邦的退让使得章邯的雍王之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只不过此时的章邯尚不知道在秦地有着怎样的怒火在等待着他。

而唯一的输家则是那个不在局中的楚怀王,虽然之后楚怀王又被封为义帝,但是他的政治生命在鸿门宴事变中已经结束了,而最大的赢家项羽却在四年后兵败自刎于乌江,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