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必须确定司马孚是一个大大的伪君子,整个司马家都没有一个好人,但为了掩饰,必然得有这么一块遮羞布,谁能干,只能有脸皮最厚的司马孚来“出演”了,虽然司马家的人都会演戏。但能超过司马懿的也只有这位比司马懿小一岁的司马孚了。因为二人的经历实在是太像了,他那句到死都是大魏纯臣的话,和司马懿手指洛水发誓,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自然也是世家大族保存家族的惯用伎俩,即便是将来被赶下台了,还有一族人能延续。
司马孚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司马懿的三弟,出仕比司马懿略晚,早年轨迹与司马懿极为相似。入仕之初为丞相文学掾,后为太子中庶子,入魏后先在尚书台,后来逐步转为外朝官。他是一步步踩着司马懿的脚印升职,司马懿当过的官,他几乎都当过。曹操曹丕在位的时候,司马孚并不显眼,基本上就的地方官,曹叡登基之后,司马孚入朝执掌度支(财政),如果说司马懿以军功闻名于曹魏的话,那司马孚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理财。
司马孚在史书中最有名“表演”就是在曹髦死后在尸体旁哭,但这事情是零成本的,司马孚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出,如果换一个朝臣你看看,不用司马昭动手,成济不介意再杀一个。而后在降低曹髦礼遇,废除曹芳帝位的奏表上,他司马孚的可是头一个签名的(司马师排第二),因为司马师在朝廷的地位和威望实际上不如司马孚,需要他来带头,而司马孚也没推辞,司马炎篡魏后,司马孚自诩大魏纯臣,哭完就接受了安平王的封爵,连个推辞的动作都没有,演都不演了,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又当又立。司马家真正的纯臣是司马顺(司马懿七弟司马通次子)。司马炎篡位时进行反对,他被流放到武威郡,连个爵位都不受。到死他的爵位都是魏国封的习阳亭侯。这样的人,才是忠臣。
当时司马家控制朝局,让朝臣豁出去报答曹魏也不现实(毕竟曹魏也是篡位者)。但起码的良知还是应该有的,作为一个曹魏忠臣,最起码的底线还是要有的,比如陈泰(陈群之子)那样。陈泰也是匍匐在曹髦尸体旁边哭,事后让司马昭杀贾充,司马昭没有杀贾充,自己活活气死。对于司马孚而言,做了公然弑君的行为(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一大家子人里总得有个人做点人事,要不然就太不是人了。对于公然的弑君行为,但凡司马昭对曹髦之事有什么明确命令,那帮阻拦的人也不会站在那不知所措,贾充也不会直接越级下令。司马昭无论手段、决断还是心理素质都差了司马师太多,你要他短时间内做出杀皇帝的决断,他没这个气魄。应该说,此事与司马昭无关,晋书原文曰:“天下其谓我何”明显是表现出司马昭惊慌失措,真害怕了。曹髦虽然被杀,也彻底断送了司马昭的称帝的想法。
要说司马家的人都能活,司马孚居然活到93岁(司马懿73),司马孚的临终遗命核心就一句话:“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应该说这来只有一小部分的政治信仰和家族利益分裂的痛苦,而这种临死前的自我救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为自己辩解不过是掩耳盗铃,无论如何都不能掩盖他的真实意图。作为忠臣的前提是舍得为君主牺牲自身利益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又羡慕忠臣的头衔,你司马孚是不是有点太贪心了。所以他的墓志铭应该写上“大晋安平王大魏纯臣君子司马孚之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20: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