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赋能、群众主体、治理护航”发展模式,实现了村党组织由“弱”变“强”、干群关系由“疏”变“亲”、集体经济由“小”变“大”、乡村治理由“差”变“好”“四变”。
水井荷海
如今,一幅幅“干事创业干部美、产业兴旺生活美、干群关系感情美、乡风文明精神美”的和美画卷在水井徐徐铺展,“荷香水井”的名片也越发闪亮。
党组织由“弱”变“强”:干部善谋事,展现新形象
“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脏乱、村民之间矛盾纠纷多……”说起以前的水井村,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何俊昌感慨万千,“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如今的村党支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凝聚力、号召力、组织力都更强了。”
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为不断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水井村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三问三亮五带头”(一问“入党为什么”,二问“在党干什么”,三问“为党留什么”;家门口“亮身份”,公示栏“亮职责”“亮承诺”;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干事创业、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员“五送”(问题党员送党课、贫困党员送温暖、创业党员送服务、流动党员送关怀、离世党员送追思)活动,探索推进“双带双培”(把党员群众培养成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标兵,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模式,提出绘就一张美好蓝图、健全一套措施机制、打造一条产业带、开好一次群众会、组建一套议事机构、办好一年一届“荷花节”、共建一个宜居的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七个一”工作思路,连续三年被授予县“四星级”以上党组织称号。
干群关系由“疏”变“亲”:干部晒黑了,距离拉近了
“干部经常到家里走访,为我想办法、出主意。前段时间村里修沟、修路,他们积极动员我参加,让我不仅找到了活路干,还赚到了不少钱……”每每谈起村干部,脱贫户李从光满是感激。
“过去村里的老百姓见到我们都‘躲着’,而现在是‘围着’。”水井村党支部副书记龚元心说,“如今,我们和村民的关系越拉越近,大家干事创业的动力也越来越足。”
党员群众一起抢修垮塌沟渠
近年来,水井村不断总结“三本账”工作法、“王泽勇工作法”,开好“院坝会”,依托党员干部“四联四帮”联系服务困难群众工作机制,将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与群众结成对子,要求每周至少联系一次,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同时,积极开展“发一张连心卡、送一本政策书、办一件微实事、记一本民情日记、建一本工作台账”入户走访活动,定期召开村级民情碰头会,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集体经济由“小”变“大”:集体有钱了,群众包鼓了
每年7月,水井村里盛放的荷花,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据驻村第一书记蔡定雍介绍,水井村依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朵贝茶等资源优势,按照“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种养循环”的发展思路,以村集体公司为平台,通过航空工业定点帮扶的推力,采取“支部+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以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为示范引领,发展莲藕种植1000余亩,茶叶种植1200亩,香葱、佛手瓜、精品水果、时令蔬菜等特色种植1000余亩,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累计向384户脱贫户发放项目分红50余万元;连续举办七届“荷花节”,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每年旅游收入近800万元。
荷花节开幕式
依靠“旅游”红利,水井村成功引进培育贵芝味百味堂食品厂、安顺黔味源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山里人家、普定壬壬红茶加工厂等农业经营主体4家。村“两委”采取用加工设备、闲置办公用房入股方式,实行股份合作,每年带动务工就业2万余人次,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以上。
通过产业推动、招商拉动、股份联动,水井村的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特”、从“少”到“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56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8380元增加到2023年的18900元。
乡村治理由“差”变“好”:弃不良陋习,建和美乡村
“不说别的,就说村里的妇女们,过去农闲时候就爱打麻将,有时候弄不好还会吵起来。现在好了,大伙闲下来可以到木栈道走走、凉亭坐坐,有兴趣的还可以进图书室看看书,学习种养殖技术。”党员杨新伟对村里近年来发生的变化赞不绝口。
为了改善基层治理,水井村设立“红黑榜”,在“红榜”对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庭院整洁、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表扬;在“黑榜”对不孝行为、庭院环境脏乱差、赌博败家、大操大办、好吃懒做、“坐等靠”政府救济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同时每年开展“文明家庭示范户”“淳朴民风示范户”评选,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村“两委”、驻村工作组深入村组召开院坝会
此外,水井村紧紧抓住安顺市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的契机,依托“院坝会”协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两规一约”(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规民约)等有效载体,大力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美化村庄庭院环境,消除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乱象”。
截至目前,全村共建成6000平方米停车场1个;修建木栈道800米、凉亭10个、荷塘月亮1个、网红打卡点5个;实施小流域项目建设,完成河道治理2公里;打造文化宣传墙1200平方米;种植桂花树500棵、红枫树300棵;安装太阳能路灯193盏,整治环境问题120处,新建公厕5座,清理废弃房屋及老旧危房15间,旱厕22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杨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