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01 09:33:00 来源:环球科学猫

中国“梦舟”、“揽月”确定之后,世界都轰动了,都在关注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不得不说,这就是2024年的一个重磅消息,因为它的宣布,意味着中国载人登月任务也进入了一个新里程碑之中。

然而,虽然我国之说了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还有长征十号火箭等都还在继续研究,测试等等。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其实中国载人登月技术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而且部分技术已经实现了验证,那就是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其中部分技术的验证。

所以,严格的来说,中国载人登月技术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那到底是什么呢?我就先说明一下登月的模式。

没错,对于中国登月来说,按照计划预计是在2030年内完成,也就是6年内将看到中国人在月球上行走。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而对于这一次登月的方式,也是完全不一样,与常规性的登月完全不一样,这里面虽然我国也参考了美国阿波罗计划之中的一些设计,但更多的也是创新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技术,那到底如何实现载人登月呢?

从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来看,主要过程就是——采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揽月着陆器、梦舟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然后两个飞行器在环月轨道进行交会对接。

过后,就是中国航天员进入着陆器,并由着陆器将航天员送上月面,相当于是在太空之中要进行一个“过渡”,其后面就是航天员在月面按计划开展科学考察和样品采集,完成既定任务后。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航天员乘坐揽月着陆器上升到环月轨道,两个飞行器再次交会对接,航天员将月球样品转移到飞船,飞船由月地转移轨道返回地球。

其实从这个过程来看,航天员在太空相当于是要进行两次的对接,转移,这对中国的航天员要求来说,必然是提升了。

当然,中国好不容易进行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可能在任务上的布局也不会少,带回月球样品的可能性都非常高,所以,非常期待中国载人登月早点执行,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执行该任务。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而接下来最为关键肯定就是进行整个过程的测试了,最初是无人飞船的测试,然后就是载人飞船的进行了,这时间节点也是很紧凑,期待我国全面开启综合性的任务。

然而,就在中国载人登月公布飞船名字的时候,居然我也是才知道,中国载人登月技术已经实现大突破,并且已经进行了测试,这也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不是说一直都在稳步推进吗?并没有说已经测试了啦?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然而,这还真的是。

上面我也给大家说了中国到底如何实现载人登月过程,而在载人登月之中,最为关键就是我国执行两次发射之后,飞船需要在轨道上实施两次的对接。

所以,对接技术的验证是最为关键的。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居然已经进行了测试。根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领域研制人员马晓兵介绍:

我国的月面着陆器从月面上升了以后,就出现了载人月球探测和无人的最大区别,那就是“时效性”要求比较强,要在短时间内必须和载人飞船进行对接。

所以,这对快速对接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然而,我国其实已经进行了测试,按照研究人员介绍——像这样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也是在天舟七号(任务)进行了一次验证。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看到没?我国已经在天舟七号上进行了测试,这无声无息的就执行了一次登月技术的测试,这可能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此前我国也进行过快速对接技术,也是让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还有更快的对接模式不实施,结果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情况,原来部分的原因在这里。

我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采取的是3小时交会对接,这也是我国首次采取的该对接模式,而除了3小时之外,我国此前还进行了2天、6.5小时、2小时的对接方式。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所以,这个3小时还是最后进行的,这也说明了,未来我国采取这种对接模式技术可能在月球上运用,至少按照这一位航天专家的介绍,是这样的。

而且在实施天舟七号对接的时候,我国也进行了说明,那就是在研制人员看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解锁3小时交会对接方案,是技术人员为下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探索的最优解。

而且经过专家团队评估,“3小时方案对工程实际也有诸多正面意义——相较于6.5小时,飞行时间短,可以减少航天员的飞行压力,减少对电池燃料等的需要,提升任务整体应对故障的能力,相较于2小时,飞行时间稍长、节奏稍缓,有助于减轻飞控压力。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所以,中国载人登月技术重大突破!已测试了,这着实让我有点没有想到,这要是不透露,还真不知道——真的就是事后才知道。

没错,对于载人登月来说,美国是最着急的,美国宇航局(NASA)也是多次表达了 ,不能让中国在美国前登月。

而恰好美国登月进展是非常地不顺利,而中国是稳步推进,加上这些技术的验证已经在实施,这意味着中国可能会提前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的确也是这样,我国说了在203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没有给出确定的时间,这里我只能说,只要测试完成,那就是载人登月任务的“正常执行”了。

所以,如果中国在美国前登月,那岂不要让自己炸裂了,我个人的确是期待早点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但是,不要受到外界干扰就行,稳步推进载人登月任务。

事后才知!中国载人登月已突破,验证了对接技术,航天员也在准备

其他国家如何说,那都无所谓了,最后的成功才是关键,反正技术存储了,未来的载人登月就像是空间站任务一样,都可以半年发射一次。

当然,最后说明一下,那就是中国登月的航天员,中国太空第一人、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此前透露,我国航天员正在为登月任务做准备,登月航天员将从前期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中选拔。

所以,一切都在准备中,就等待全面执行的时间节点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2: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我国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与马斯克的星舰存在何关联?
...,也为今后的宇宙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中国的航天员将能够在太空中进行更长时间的任务,开展更为细致和复杂的科学实验。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的研制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航天事业
2023-12-26 10:08:00
“太空生命之舟”,中国造!(科技名家笔谈)
...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王晓博摄何宇肖像画。 张武昌绘何宇(左一)和同事在工作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近日
2023-11-09 03:45:00
中国“天宫”:世界航天丰碑(科技名家笔谈)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示意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留影。 资料图片一横一竖组成遨游太空的“T”字,积十多年苦功,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了,铸
2023-08-14 04:57:00
首航、首飞、首发……2024中国科技创新开年传捷报
...系列重大航天任务看点十足。在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未来还将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多次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和应用载荷出舱任务。此外,
2024-01-06 22:26:00
叩问苍穹 筑梦九天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来黄作科普报告——叩问苍穹 筑梦九天英雄航天员聂海胜作科普报告 记者 周巍 汪泽栋 摄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刘佳 李艳芳5日晚,黄石广播电视台
2023-09-07 04:23:00
天舟月夜逐天宫
...,火箭尾焰的倒影与月影交叠,似星河璀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正在中国空间站静待天舟八号到来。半个多月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本次货运补给任务首次以“人船先行、货船后行
2024-11-17 03:20:00
...梦,推动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遨游苍穹,见证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两次胜利“会师”、造访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达到15人次。神舟系列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均由航天科
2023-06-05 11:24:00
60秒速览神十五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
...,2月10日0时16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目前,航天员 费俊龙、航天员张陆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
2023-02-10 06:18:00
...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内,神舟十六号乘组3名航天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2022年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在太空长期驻留的梦想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中国国家
2023-08-25 13:4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投资赋“筑” | 粤黔协作 贵州触摸屏领军企业走向世界
粤黔协作正持续赋能贵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两省建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等合作模式不断深化落地
2025-09-17 20:58:00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破解“池州芯”检测痛点 池州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加速建设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孙根透露,作为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共性服务平台”,池州市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今年7月已正式取得运营资质
2025-09-17 13:22:00
凭借技术突破、链式崛起和全球布局,泉州洛江推动机械装备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三级跃迁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何金 通讯员 叶金玉)近日
2025-09-17 13:24:00
从AI开发提效到游戏全球出海,腾讯云升级全新游戏行业全生命周期方案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游戏专场上,腾讯云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游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025-09-17 13:54:00
3・15金秋购物节启幕!海尔智家以“ 三好” 助力安心焕新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共筑满意消费,增强人民群众在消费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5-09-17 11:40:00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