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讯(记者崔丛丛)近日,河北大学康乐院士环境适应与生态基因组学研究团队以“细胞质与线粒体蛋白介导的不同翻译模式调控了飞蝗型变”为题,在国际综合性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研究成果,率先阐释了蝗虫型变这一典型表型可塑性的翻译调控机制。
行为可塑性是飞蝗响应种群密度变化过程中发生最快、最显著的反应,对飞蝗聚群起关键作用。该研究团队首先利用核糖体图谱技术对飞蝗两型转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了群、散飞蝗具有明显不同的核糖体组成特征。同时,首次从翻译层面提出了由种群密度变化引发的核糖体组分“分子可塑性”,调控了飞蝗“行为可塑性”这一论点,将行为可塑性与翻译策略进行连接、阐述,不仅对认识生物表型可塑性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还为理解蝗虫聚群成灾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