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1 21:16:00 来源:戏说三国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兵仙韩信有"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之能,也是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的歇后语和成语,也都与其有关,比如一饭千金、国士无双还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背水一战等等。

若是没有此人,可能也就不会有百年的大汉基业。作为汉初的开国元勋,他被刘邦为异姓王,名盛一时。此人用兵如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因此后人也将其列入了"兵家四圣"。

(一)、战功累累,沦为君上的眼钉肉刺

《寒窑赋》"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早年间的韩信,穷到连饭都吃不起,也曾忍受过胯下之辱。

后来又投奔到项羽帐下,奈何不受待见。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伯乐,也就是萧何,才得以大展才华,为刘邦抛头颅,洒热血,得以封侯拜相。而后荣归故里,还宽恕了那个曾经欺侮过他的屠夫。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1.汉初三杰,立国不可或缺的人物

刘邦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称,在萧何的举荐下,他给了韩信很高的礼遇"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刚上来直接封其为大将。

这就是成也萧何的由来。值此天下大乱之际,正是英豪辈出之时,韩信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力挽狂澜。

当时刘邦率联军与西楚交锋,不料对方实力太过强劲,汉军大败。而韩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接着就为刘邦洗刷了耻辱。

韩信马不停蹄的准备下一轮作战,很快"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打败了魏国、赵国以及代国,接着在荥阳集合精兵,配合正在与楚军正面交锋的刘邦。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败齐国。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与项羽的垓下决战中,韩信出奇计,命令部下连夜唱楚歌,以崩溃楚军的心理防线。最终,成功击垮了项羽的十万大军,楚霸王乌江自刎,天下归汉。

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后来的汉朝。可是,天下平宁后屡次遭受高祖皇帝打压,下场也十分凄惨,那么这究竟是何缘故?

2.归正之臣,韩信早年曾事楚

刘邦身边的很多大臣,都是他在沛县的"酒肉朋友"。可就连他的"死党"兼"一担挑",樊哙,刘邦都动了杀心。

更何况,韩信这个曾经跟随过项羽的人。一向谨慎的刘邦,又怎能容他。无毒不丈夫,刘邦若是没有这点狠心,又怎能"得猛士兮守四方"。

早年间韩信生活的异常困苦,不得已从军讨口饭吃。"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而在项梁去世以后,项羽接管了其全部势力。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韩信,自然也在其中。项羽为人傲慢,从不听人劝谏,更何况当时的韩信还是个无名之辈。在韩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他彻底对楚军失去了信心。

这才在萧何的引荐下,入了汉军。虽然刘邦对其言听计从,不过那也只是为了夺取天下。所谓忠臣不事二主。

韩信早年间为项羽所用之事,给刘邦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既然韩信能够为了自己而打曾经的主子项羽,谁又能够保证他不会帮别人打自己。

(二)、功高震主,令高祖忧心忡忡

当时刘邦身边的人告诉他,韩信有谋反的意图。君王对这种事情,都很敏感,即使有点风吹草动,即使没有任何证据,也要防患于未然,大张旗鼓的查个清楚。

刘邦当时差点就答应了身边将士的主动请缨"平叛",幸亏陈平谋策"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信于陈"。之后五花大绑的把韩信押解回洛阳,还将其爵位降成了淮阴侯。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1.败也萧何,功勋卓著害了他

韩信后期确有谋反之心,不过那也是刘邦高压政策逼迫的。而刘邦之所以对其极度不信任,频频想方设法的夺权,就是因为韩信之前立下的功劳太大以及个人能力实在是过于出众。

就像后来南宋高宗斩杀岳飞,其实是一个道理。在楚汉争霸中后期,韩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就连刘邦都隐约的觉得镇不住他。

而且韩信此人有些傲慢,又不懂得隐藏自己。就像当时,正值楚汉焦灼之际,而刘邦又占了下风。此时的韩信非但不驰援救助,还趁人之危的请求授封齐王。

若不是陈平与张良等人力劝,以刘邦的脾气肯定会痛斥一番。但迫于现实,还是封了韩信为齐王。正因为有了这件事,刘邦对韩信开始更加厌恶。

韩信仿佛是独立于刘邦而存在的,他们的关系更像是联盟。战争时期,刘邦无心计较这些事情,但天下一统,他又怎能不想起此事,又怎能不产生担忧。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倘若战事再起,韩信再来这么一出,那又该如何是好。以前要求封王,如果以后得寸进尺,再要求当皇帝呢?那给还是不给。

所以,在刘邦的眼里早就看不惯韩信。他打压韩信,就是因为害怕左右不了韩信。而他在军中威望甚高,倘若有朝一日振臂一呼,开始反汉,那就得不偿失了。

2.异姓藩王,君主所不能忍

在楚汉相争之际,刘邦为了笼络势力庞大之人,裂土封王,让他们误以为大家筑成了坚实的攻守同盟,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不过那对于高祖而言,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他怎么可能真的甘愿把辛苦打下的江山封给外人。自家子侄兄弟还不够分的。

而韩信的王,还是他要挟来的。本来刘邦对此就心怀不满,但当时除了给他封王也无他法。在坐稳江山以后,刘邦很快就开始削藩,韩信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

不论别的,就单凭他这个藩王的爵位,刘邦也会不断的对其打压。别说他一个异姓王,本家的藩王,汉朝也削了不少。

从《削藩策》到七国之乱,再到推恩令和酎金夺爵。"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虽然用兵如神,不过情商有些低。不如张良等人,早早的就退居二线,以免死于非命。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三)、兔死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古往今来,有很多开国皇帝,平定江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把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部下兼兄弟给排挤出权力中心。除了刘邦以外,还有后世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及明太祖在胡惟庸案上大做文章,导致数万人受到牵连。

1.无他,帝之常情

刘邦,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所有帝王都会做的事情。韩信的指挥能力如此高强,在军中耕耘多年,威望自不必多言,更何况他还是异姓王之一。

这些对于刚刚建立的王朝而言,都是莫大的威胁。刘邦在世,倒是能够压制住韩信,若他一旦驾崩,韩信极有可能变得肆无忌惮,甚至直接造反。

《史记》:"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楚国刚刚灭亡,刘邦特地跑到齐地,夺了韩信的兵权。

而且,明升暗降,给他改封楚王。所以,刘邦之后才会只因为有一人进言,而就着急的想要攻打韩信。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早期,刘邦正是用人之际,而韩信能力出众,所以不得不给予其相应的权力。而当天下大定以后,韩信这样的人存在,对于汉朝而言就是最大的威胁。

而且,刘邦也并非是只针对韩信。很多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人,最后也都遭到了清算。

2.可同患难,不可共享福

韩信错就错在,太把自己当回事。他虽是计谋过人,但是又有些恃才傲物。总是觉得,自己能做了皇帝的主。

他威望极高,但却从不懂得收敛。而且,还总是利用在军中的威信,去压制皇权。当时钟离昧为韩信在楚营的故交,后来霸王乌江自刎,钟离昧只得投奔韩信。

刘邦多次下诏书让韩信交出钟离昧,可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这令本来就不太和谐的君臣关系,雪上加霜。

换句话说,刘邦突然感觉到,韩信从未把自己当成过他的主子。而且韩信有自己的封地,且在多年的耕耘下物产富饶,同时又有自己的部队,若是有朝一日起兵反叛,那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更何况,刘邦在位时,韩信就如此的肆无忌惮,如果他去世了,那上位的皇帝又怎能压制住这位开国元老。

不过韩信早年间的确是没有造反的意思,而刘邦屡次削爵于其,让韩信感觉到自己被卸磨杀驴了,感觉不受重视。

所以,他才让自己的部下假意谋反,让刘邦御驾亲征。本来韩信想的是挺美,趁此机会,来个鸠占鹊巢,兵变夺权,奈何事情败露,惨死在吕雉手下。

韩信的悲惨结局,从功高震主到身败名裂

结语:

古往今来,那些跟随着开国君主打天下的功臣们,很少有能落得善终者。

俗话说,仁不当政,他们既然能够创下如此功业,必然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想法。开国君王们害怕功臣谋反,所以往往会未雨绸缪的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萧何灭韩信3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结局怎么样?
...。汉高祖刘邦亦是如此,依托萧何的聪明才智,将猛将“韩信”收于麾下。汉朝建立后,刘邦忌惮韩信的势力,便开始削弱韩信。韩信心有不甘,联合陈豨叛乱,后在萧何与吕后的镇压下韩信被杀,
2023-06-26 11:31:00
韩信临死前说了啥,萧何吕后听到心有余悸
...战。楚汉相争之际,刘邦的汉初三杰肯定是出了大力的,韩信、张良、萧何肯定是对刘邦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他们,肯定建立不了汉朝。 韩信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可是汉朝建立
2024-10-04 12:43:00
韩信早年时十分落魄,家庭困难,他本人既不会手艺,又不会行商,所以就混到了连饭都吃不起的地步。在家乡,他得到处找人蹭饭吃,遭到了不少人的白眼,可以说是为了活命连脸面都顾不上了。项梁
2024-06-01 09:35:00
众所周知,“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
2024-06-04 11:02:00
韩信:从落魄少年到一代将王,结局满门遭屠族人被诛
...争,几千年的战争史中涌现出了数之不尽的优秀将帅,而韩信无疑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颗。不过大多数人对于韩信的认知大概只有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等几个大事件。今天笔者要做的就
2024-04-05 14:32:00
韩信的结局启示:想单干你就放手单干,想打工就老老实实打工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一代兵仙最后却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虽然他的死与刘邦、吕后的帝王心术有关,但更与他左右摇摆的性格有关。吕雉用韩信的死让刘邦高看自己一眼,萧何用韩信的死拉近了自己
2024-11-02 10:23:00
刘邦的铁腕:揭秘汉初三名将韩信、彭越、英布的悲惨结局
刘邦为何接连杀韩信、彭越、英布三员大将?这三人里面却又有不同,韩信和彭越并未谋反,准确的来讲,英布谋反是刘邦率军去平叛的,至于韩信和彭越两人而是被吕后直接杀的。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
2024-03-29 14:47:00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
...冠群臣,声施后世”。那么萧何的功绩到底如何呢?对比韩信曹参的战功赫赫,张良的运筹帷幄,萧何主管后勤的功绩确实有那么一点不明显,但是刘邦在论功欣赏时,却力排众议的将萧何定在第一
2024-04-25 20:55:00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安慰百姓,处理事务,我不如萧何;论用兵如神我不如韩信,由此可以看出三人
2023-01-08 21:17:00
传奇英雄韩信的起点:漂母救命之恩
韩信,一个寒门出身却最终封为齐王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由最初的穷困潦倒到功成名就,再到衰败被杀,其传奇经历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韩信性格中自负傲慢的一面,也许注定了他最
2023-09-18 0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