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未经调查证实,就在网上随意发泄内心不满,恶意中伤他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近日,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公布这样一则案例。
案情回顾
2022年5月的一个下午,85岁的严大爷在小区遛弯时,发现草丛边有一根废弃的塑料管,于是打算捡回去。
没想到,这一幕被小区邻居黄某看到了。“老贼偷东西!”“你胡说八道,我捡的是废弃管子!”
黄某不依不饶,直接从严大爷手中夺走了管子并拍照。次日,黄某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发布两张照片及一则通告。
通告
昨天下午发现老男人偷拿小区公共财物,一根价值千元的橡胶燃气管,现场拍到老贼偷拿公共财物图片,现场令他不要偷拿,反而辱骂人要打人,贼气嚣张。这种盗贼一定要严惩。
通告发出后,有一些业主在微信群内顺势造势,严大爷气不打一处来,请求业委会调查此事。经过调查,该管子系燃气公司此前在小区安装燃气管道时,多余的废弃管,价值并不大。业委会就调查结果在微信群内发布公告。但黄某不依不饶,在微信群内发消息称,业委会委员温某发布的“狗屁”调查结果,明显是纵容包庇,是与偷窃者同流合污,不堪其扰的严大爷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黄某公开向其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费1元。
法院审理
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本案中,被告黄某对原告严某拾取燃气管道一事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发布通报,断定原告存在盗窃小区业主共有财物行为,并使用了“老男人”“偷拿”“老贼”等侮辱性词汇。后根据小区业委会的调查报告显示,黄某发布的通报缺乏真实性。但黄某不仅不知悔改,仍在微信群内指责发布调查报告的业委会委员与原告同流合污。被告的过错行为容易引发小区公众对原告的猜测和误解,对原告产生负面认识,给原告的社会评价和心理感受造成了负面影响。故黄某的行为已构成名誉权侵权,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综上,法院判决被告黄某在小区业主群内对原告进行赔礼道歉,以消除侵害原告严某名誉造成的影响,为原告恢复名誉;并赔付原告名誉损失费人民币1元。
编辑 陶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