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深深的一个鞠躬(平行病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02 03:4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明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2日 第 09 版)

那是一个与往常一样忙碌的星期一。专家诊区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有的拉着行李箱,有的拿着一袋袋影像片子,满脸焦急地在诊区里等待着。炽热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诊室的温度带得跟门外一样火热。

我坐在诊室里,一个接一个地接诊着患者。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门外等待的患者越来越少。眼看到了午饭时间,终于叫到最后一位了,我朝门口望去,一群家属簇拥着一位老奶奶慢慢走进来。

我曾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每次门诊到12点以后,就要和患者说一声“让您久等了”,来减少患者等待一上午的烦躁情绪。

今天,像往常一样,我习惯性地说了句:“您来坐这里,让您久等了。您是怎么不舒服呢?”同时,我也用目光打量着她。老奶奶面容清瘦,花白的头发整理得干练利索,但表情有些紧张。家里的几个儿女看上去很是孝顺,围在一旁满脸的关切。

听患者把整个看病经过讲完后,我大概有了判断,可能是常见的真菌性鼻窦炎。追问了既往史,又看了带来的鼻窦CT片子,这个诊断就更明确了。

但老奶奶似乎还有话想说,但又迟疑着说不出来。终于,女儿着急地说:“大夫,我们当地医生说,可能是肿瘤,让我妈马上做手术,您看是肿瘤吗?我们全家人都急坏了,我妈也睡不着觉,想着一定要到北京的大医院来找医生再看看才能放心。”

原来,老奶奶全家人簇拥着来看病,是担心她患了肿瘤啊。看到这家人的担忧,外面也没有等待的患者,我就从发病的易感人群、影像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手术后的综合治疗和随访等内容,耐心细致地讲解了起来。

记得当研究生的时候,跟着导师查房,导师说:“患者来到医院看病,医生除了治疗疾病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宣传疾病的防治知识。患者平常很难得到相关的科普知识,我们一定要通过跟患者的接触,把这些知识传递出去。”

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导师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每次遇到患者对疾病认识不清的时候,我都会抓紧时间把相关知识传递出去,让患者增加对疾病的理解,更好地配合治疗。虽然会多花一点时间,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像往常一样耐心地讲解着。老奶奶认真地听着,紧张的表情渐渐放松下来,频频点着头,看着我激动地说:“我看病这么多年,今天终于把这个病搞明白了,心里也踏实了。谢谢你大夫。”说完,她站起身来,给我深深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

长辈给我行这样的大礼,我怔住了,赶忙站起来鞠躬还礼。我只是做了件习以为常的小事,却得到了患者如此的回馈,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不禁联想起之前发生在病房里的一幕。

那是一位老大爷,70多岁的年纪,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属于难治性鼻窦炎。他患病多年,忍了又忍,直到双侧鼻腔长满了鼻息肉,无法正常入睡,才来到医院看病。

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我顺利地切除了双侧鼻息肉,开放了全组鼻窦。大爷从手术室送回了病房,我也像往常一样,到病房看望术后的患者,告知一些注意事项。

回到病房后,大爷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鼻腔特别通畅,完全没有堵塞的感觉。长久以来第一次能够如此顺畅地用鼻腔呼吸,他又惊又喜,看到我来看望他,激动地给我深深鞠了一躬,说:“王大夫,太感谢你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可以顺畅地呼吸了!”

我也深深给大爷鞠了一躬。我只要尽心做好医生分内的工作,就能为患者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改善,并感受到他们由衷的欣喜。在弯下身的那一刻,我深深领会了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价值和患者性命相托的信任。被尊重、被信任比黄金更宝贵,医与患之间的温暖是人间最宝贵的真情。

“医本仁术,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医生之于患者,其首要不在于手术做得如何流光溢彩,而在于如何向患者奉献天使般的温情。”这是医学大家吴孟超的名言。从医的十几年时光里,我不断践行着这句话,也不断收获着医与患之间的温情。

行医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每当工作到疲惫不堪,每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每当有颓废懈怠的情绪,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些对我信任、尊敬、鼓励、帮助的患者,就像电影片段一样闪现在眼前。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战胜眼前的困难和负面情绪,给我继续前进的动力,为了这样一群可爱的患者,我吃点苦受点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唐朝大医孙思邈说过:“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意”可以理解为会运用临床思维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可以理解为善于用心,用真诚对待患者、用严谨对待工作。医学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医者与患者的交流是心灵温暖心灵的过程;医与患之间深深的一个鞠躬,是性命相托的信任和勇于承担责任、不辜负重任的担当。

一个个深深的鞠躬,仿似珍珠般串起行医的生涯,也像灯塔般指引着医者前进的方向,指引我们不断地前进,再前进。

(作者为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主任医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患者是我们医生最好的老师(平行病历)
...天,刚要结束诊疗工作的时候,一位年过六旬的男士拿着病历来到我面前,他眉头紧皱,显然有什么事深深地困扰着他。原来,他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全口没有牙齿,经过一年多的寻医问诊,尝
2024-08-19 05:04:00
印江人民医院||张永芳:十七载执灯守光明 仁心仁术暖山乡
...张永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大爱。一位93岁的老奶奶因白内障视力模糊,生活不便。张永芳为其精心完成白内障手术后,老人枯瘦的双手紧紧握住她,激动地说:“张医生,我终于能看
2025-06-04 11:34:00
中国叙事医学专家共识发布(大健康观察)
...,2023年,北京市医管中心举办了北京市属医院首届平行病历竞赛——在全国尚属首次。通过院内叙事医学培训、遴选等环节,22家市属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纷纷撰写平行病历,100多篇优
2024-05-28 05:16:00
守护“明珠”(平行病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李 亚《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2月06日 第 10 版)翻开肿瘤科的登记名册,一页页一行行是我们熟悉的患者。这些名字代表着一个又一个真实丰满
2024-02-06 03:22:00
德馨技精映初心丨步履不停的“脑病卫士”
...重。”这是一位患者家属在感谢信里写下的话。患者是位老奶奶,因肺部疾病辗转多家医院,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直到因头晕、肢体无力被送到郑州人民医院,付胜奇耐心为她检查
2025-08-15 22:33:00
重生之我在清代当医生(健康书橱)
...与今天大力提倡医学人文、推广叙事医学的抓手——平行病历,颇有几分相似。事实上,前者是可以为后者提供镜鉴的。 目前,不少医疗机构都在鼓励医务工作者撰写平行病历,以文学之笔,写
2024-11-22 04:40:00
叙事医学如何更好地诊疗治病(大健康观察·聚焦叙事医学①)
...经推行多年,体现之一就是倾听患者心声,撰写叙事医学病历,又称“平行病历”——用非技术性语言叙写患者的故事和体验。显而易见,这样的做法能够加深医患之间的互信。那么,叙事医学能否
2023-01-31 05:36:00
医者仁心岁月长 博学厚德不言悔
...上摔下,送到州医院普外二科时已经昏迷,陪同的是一个老奶奶和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女孩一见到杨斌就跪在地上不起来。老奶奶说,家里还有一个智障儿,全家人就靠昏迷的儿子养活,如果不救活
2024-01-09 01:02:00
42年坚守 谱写平凡医者的最美赞歌
...前的一个大年初一,他刚起床便接到一个电话,村里一位老奶奶说喘不上气,路都走不了。刘毅骑上自行车先去老奶奶家看病,诊断出她得了肺气肿,便又着急忙慌地回卫生室配药,再回到老奶奶家
2023-12-04 00: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