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吕蒙白衣渡江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一方面,这一行动体现了吕蒙的军事智谋和勇敢决断;另一方面,它也被后人视为背信弃义、不择手段的代表,留下了“遗臭万年”的负面评价。那么,吕蒙白衣渡江究竟是如何一回事?为何会引起如此极端的两种评价呢?
吕蒙,字子明,是东吴的杰出将领。他在孙权麾下屡建战功,尤其在赤壁之战后,成为东吴的重要支柱。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中原,荆州空虚,吕蒙看到了夺取荆州的良机。为了达成战略目标,吕蒙采取了一系列的欺骗手段,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白衣渡江”。

吕蒙利用关羽北伐之际,假装病退,以年轻无名的陆逊替代自己的职位,并写信吹捧关羽,使其放松警惕。同时,他暗中准备兵马,士兵换上商贾的白衣,将兵器藏在船舱之中,逆流而上,顺利通过关羽的防线,一举攻占了荆州。这一行动,吕蒙展现了极高的智谋和决断力,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吕蒙的行为却是对诚信和忠义的背叛。在古代,信义被视为君子之德,而吕蒙的行为却被视为阴谋诡计,违背了当时的道德准则。他通过欺骗手段取得的胜利,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却在道德上引起了非议。这也是为何吕蒙白衣渡江会为后人所不齿,甚至有人将其评价为“遗臭万年”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