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警惕美食诱惑
不要跟风“贴秋膘”
在刚刚过去的炎热的夏天,因为温度高,很多糖友出汗多、身体消耗大,常常食欲不振,会瘦一些。随着天气转凉,精气神和食欲也逐渐恢复,很多人喜欢大吃特吃,跟风“贴秋膘”。
“贴秋膘”多以进食味厚肉重的美食为主,最常见的就是“以肉补膘”,这显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对于身体本就肥胖的糖友来说,更是一种健康威胁。轻则会影响血糖,血脂、体重增加,重则会引发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糖友在秋季不应盲目进补。
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烹调油的进食量在25-30g左右,糖尿病患者更应该严格遵守。所以建议糖友多吃新鲜蔬菜,少进食油腻食物。建议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在两餐之间进食适量水果,并注意做好血糖监测。秋季特有的食物如南瓜、萝卜、红薯等升糖指数偏高,建议进食这类食物时适当减少主食的量,保持血糖的平稳。如果是体型偏胖的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每日进食总量,严格控制体重。
警惕感染
注意保暖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日夜温差大,早晚偏凉,中午温度仍较高,特别是雨后气温骤变,是疾病高发期。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尤其是老年糖友受寒后特别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导致血糖升高,感染加重。所以糖友们一定要注意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少熬夜,坚持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感染。如果发现感染症状,立即到医院就医,不宜擅自用药。
警惕秋燥
秋季天气较干燥,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皮肤锁水能力差,易患上多种皮肤病,因此应保护好肌肤。不能随意抓挠肌肤,以免使得皮肤溃烂,出现并发症。勤洗澡,注意洗澡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水温不宜过高;每次洗澡时间10-15分钟,水温37℃左右,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浴产品,每次洗完澡后及时涂抹护肤霜,缓解皮肤干燥所引起的瘙痒。
在衣物的选择上,应当注意穿着宽松的纯棉衣服和裤子,穿布鞋、软皮皮鞋,尽量不穿羊毛或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引发瘙痒;注意勤洗床单,勤消毒毛巾。
警惕高血糖
勤测血糖、血压和体重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加剧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一收一舒之间,容易造成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建议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勤测血压和血糖,遵嘱服药,避免出现血压及血糖波动,引起并发症。
秋冬季容易长膘,久坐不动者体重会增加得更快,这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预警报,一定要勤监测自身体重,波动幅度最好在1-2公斤内,不一定减肥但至少不要增肥。
警惕糖尿病足
重视足部护理
秋季气候干燥,糖友的足部特别容易出汗干裂、脱皮、发生破损等情况,由于下肢循环不良,还容易出现难以愈合的糖尿病足。首先,糖友应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其次,泡脚前用手腕而不是直接用脚试水温,以免因足部知觉下降而发生烫伤,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10分钟为宜;再次,泡足后要及时擦干,特别是脚缝,擦干后还可以涂抹润肤霜保湿。如果出现感染及破损要及时用药治疗,或到医院就诊。
正确理解“秋冻”
“秋冻”是指秋季不要过早、过多地加衣。秋季空气中的湿度比较低,人们感觉比较凉爽,但实际是暑热尚未散尽。同时经过了炎热的夏季,机体抵抗力相对比较强,秋季时让机体抗冷功能得到锻炼,增加御寒能力。但是实行起来也应该有个度,衣服的增添,应根据天气的变化,以自己感觉不过于严寒为度。
初秋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应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特别是老年患者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较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应及时增减衣被。
注意调节情志
立秋过后,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在情志方面要保持安宁,切勿急躁易怒,注意收敛神气。培养乐观情绪,患者可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下棋、练书法、旅游、赏花、绘画等怡情养性,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