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从再制造走向再“智造”
——河间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走笔
本报记者 尹君伊 本报通讯员 槐 伟
7月23日至25日,以“双碳目标下中英绿色低碳与再制造产业的合作与共享”为主题的中英绿色低碳与再制造产业发展会议在沧州举行。中英两国科学家、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共计200余人,共同探讨绿色低碳与再制造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分享发展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为政府、行业和企业之间更深、更宽、更广的交流合作献计献策。“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与英国乃至欧洲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建立起深度密切的合作。”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伟说。
河间再制造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40多年发展积淀,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和石油钻采设备为主的再制造产业体系,再制造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年产量1400多万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其中3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3月底,我市重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在河间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成为全国第四家、京津冀唯一一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河间拥有再制造行业企业200余家,2022年完成产值138亿元,进出口总额4495万美元。
走进位于河间的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数台车床正在加紧对国外的新品订单进行生产,焊接车间对需要修复的旧钻头在进行技术评定。经过再制造,原本废旧钻头摇身一变再加上芯片,带动了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制造。“这种新生产出来的钻头精度国内领先。通过与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我们参与了钻头再制造产品有关国家标准的制定,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同时,公司研究开发了高强度钻井钻头等离子熔覆、激光熔覆等再制造技术工艺,实现了废旧钻头利用率大于70%,再制造过程绿色化率得到显著提升,相关技术成果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副总经理张微介绍。
领先技术是加速再制造产业从简单再生产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河间市积极抢抓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机遇,聚力京津优势资源,做强做大河间再制造产业集群,从国内一流院校引进4位博士、7位硕士牵头成立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研究院的一个展厅内,摆满了本地企业生产的再制造产品,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其中一些还是世界著名品牌汽车的再制造部件。很难想象,这些都是“废旧”零件重生后的产品,质量特性不低于新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1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