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进一步深化渝中区·巫溪县教育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巫溪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22日,“中国好老师 巴蜀公益行”渝东北片区教育互助活动在重庆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文化互助为纽带,通过主题讲座、现场课例、评课交流等方式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探讨新课改背景下“上好每一课”的落地策略,吸引了渝东北片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及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
高位谋划 构建教育协同新范式
据悉,“1+1+N”教育文化互助的形式与巫溪实验小学、文峰小学等已经牵手十余年,巫溪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蒋维军在活动中高度肯定了巴蜀小学对巫溪教育的真心帮扶,县域教师素质、育人质量提升成效显著。
活动中,巴蜀小学丁小彦执行校长介绍到,多年来,学校通过创新实施“文化浸润—课程共建—师资共育”三位一体的互助活动,进一步强化互助共同体资源聚合,拓展“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双向滋养、智慧共生。
在前期的调研中,巫溪实验小学校长刘立芳带领学科骨干聚焦“双新”“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梳理“需求清单”,巴蜀小学专家团队结合牵手学校特色优势,聚焦课堂、精准策划,落地做实扩优提质真行动。
智慧引领 共识基础教育改革新方向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打造常态优质的高质量课堂?巴蜀小学李永强副校长以《“双减”背景下教育内卷的破解之道:从“减负”到“提质”的系统重构》为题带来主题讲座,他强调课堂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要主动拥抱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时代变化,创造性开展课程教学,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加强与家长、社会的链接,从而提升育人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教育家精神。
实践示范 探讨课堂教学新思路
课例展示环节,巴蜀小学赵仕禹、马磊两位老师分别带来数学文化课《生活中的12》和音乐情境表演课《小白兔与大灰狼》,来自巴蜀小学的左瑞莉执行校长、刘能源老师分别对课例展示进行现场评课,徐祖明主任分享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研究》,活动现场老师们纷纷赞叹不已。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针对牵手学校先后组织种子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进校跟岗访学、常态教研等,在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中,助力县域学校协同发展。
秉承教育是做的哲学,巴蜀小学持续20余年开展“中国好老师 巴蜀公益行”“1+1+N”教育文化互助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更多的“巴蜀经验”与“巴蜀力量”,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实践一所义务教育基层小学校的应有之为!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鄢芮责编:孔令强 审核:罗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3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