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朱元璋订制的官员的俸禄是不是很低。实事求是地说是不高,但也不是那么低。起码衣食无忧。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相当于现在2400元左右。正一品官87石,相当于现在28000元左右。朱元璋曾言:“俸禄好比井中之水,虽然不高,但总有水”(大意如此)。这和朱元璋出身有关,天生反感官员。这里就不说了。
可以说,俸禄过低,迫使官员“不得不贪”。反腐最严格的大明确是封建时代腐败最严重的朝代,实在是莫大的讥讽。但实际上明朝官员并不依靠俸禄生活,所谓工资基本不动。XX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就是说明朝官员的实际“收入”并不低,大大高于法定官俸,陋习成久官场恶疾浸入明朝政治生态,这也是最终成为明朝覆灭的一个主要原因。至于为何要当官,很简单,士农工商。当官排在第一,当官可以不服徭役,不当差。不纳粮。等等隐性收入和潜规则收益大大高于名义上的收入。当官自然是好。
最为关键一点就是明代官僚有免税特权,(在同一时代,英国官员俸禄过400英镑就得缴税)所以普通人一旦中进士任官,就会有大量人来投献土地(范进中举),所以明代官僚士绅阶层出现大量的兼并,就此获得的地租收入,足够官僚生活富足。这也是崇祯时期国库空虚的原因。朱元璋死后,随时物价和各个方面上涨,而明朝官员的俸禄始终如一,必须承认明朝官俸制度和宗室制度是非常失败的案例,由于不贪污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好和宗室又过于腐败。使得腐败普遍性地存在于整个官僚阶层,成为明朝官僚机器上无法根除的癌症。
《明史.食货志》里也说,“自古官俸之薄,无有若明代者。”,整个明朝通过科举层层选拔产生的进士多达24000余人(不是官员),入取率大约只有4%,可谓十分严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官既然不挣钱,这些精英阶层又为何样要当官,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一旦当进士和官员以后,就会有无数的捞钱的机会。到了明代中晚期,李东阳记载:“郡对士大夫,其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可见土地兼并到了何种地步。明代官员不靠俸禄生活,依靠“常例”敛财这些都属于正常一系列的收益来作为收入。所以俸禄低在明朝进士人眼里不算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