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董若义 通讯员赵秀文
“喂,路科长您好,看天气预报,下周有连续降水,为避免外排雨水超标,麻烦您抽空再来帮我们查查,看看环境管理上还有没有漏洞?我们好不容易拿到的‘绿标’可不能丢了。”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某化工企业生产总监杜祥龙给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水与土壤环境科科长路凯打来电话。
路凯和同事王帅利用周末时间,赶到这家化工企业,对生产设施、治污环节和厂区环境开展细致帮扶巡检。
“苯酐日产罐取样口地上残留的苯酐絮,要注意及时清理,避免影响外排雨水水质;装卸车区等重点区域要加强环境管理,避免物料跑冒滴漏;雨水管道也要及时清淤,保持畅通……”结合巡检情况,路凯给企业开出“巡检单”。
在杜祥龙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其提到的“绿标”。这是去年9月,生态环境部门采集的企业外排雨水样品,在采样瓶体上,贴着绿底的标签,上边标明了样品水质信息。旁边还摆放着一瓶“红标”样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来,临淄区创新开展了“爱齐帮扶—送雨水”活动,即降雨过程中对企业外排雨水进行取样化验,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根据企业水样化验结果分为三个等级,浓度较高的为一级,浓度接近Ⅳ类标准的为二级,水质相对较好的为三级,取样瓶分别标识为红标、黄标、绿标。
2023年6月,临淄分局工作人员采集这家企业雨排口雨水样品后,化验发现水质指标中COD、氨氮等数值偏高,将其评定为“红标”,并在“送雨水”活动中点名通报。此事引起公司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问题整改,确保不再出现外溢情况。
这家企业还举一反三,多次召开雨水管控专题会议,制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方案,即雨水要和污水彻底分开,装置上的清水如凝液、循环水等要与污水分开,不同指标不同类型的污水也要实现分流分质处理,全面细化雨水管控。
经过近3个月的整改,这家企业的雨水排放指标由“红色”转为“绿色”,达到管控要求。“我特意把两瓶样品都摆在办公桌上,提醒自己不能懈怠,要把‘绿标’留住。”杜祥龙说。
给企业外排雨水评级,把雨水样品送到企业有关负责人的办公桌上,成了临淄分局引领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促进河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小妙招”。
截至目前,临淄分局已向辖区64家(次)重点企业送达了“雨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