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春天里的一个清晨,唐山科技馆迎来了本年度首批参加“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研学活动的“小客人”,来自唐山市乐亭县第五实验小学的245名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陪伴下,在科技馆17000平米常设展厅里,开启了一天神奇的科学之旅。这是唐山市科协重点推出的以科技馆资源为依托的科普教育活动,旨在丰富学生们“双减”后的课余生活,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唐山市科协结合新时代的科普需求,全面实施全域科普工作,加快构建社会化协同、规范化建设、智慧化传播、融合化发展、全民化共享的全域科普新格局,有效提升全市公众科学素养,确保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6%。
科普活动“增量”,增强科普服务的传播力
科普工作重在“普及”,主要是科技知识的传播与推广过程。唐山市科协通过不断探索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各种科技活动火起来、科普传播多起来。
各具特色的主题科普活动
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准时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唐山市科协联合教育局积极发动全市各中小学,组织数万名中小学生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观看,激发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的热情。
今年以来,联合有关部门利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科技活动周”等节点,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普展品、科普橱窗、科普栏、科普画廊、科普e站等各类科普资源,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公众LED大屏、唐山科普在线、微信公众号、快手视频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主题科普,受益群众达百万人次。“全国科普日”期间,集中组织社会各界,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市级主场活动、部门主场活动、县(市、区)主场活动、全市系列联合行动和科普专项行动等5大系列,东北亚创新论坛暨唐山科技馆馆长论坛、2023年唐山市公民科学素质知识网络竞赛、清华大学老专家报告会、京津冀(通州宝坻唐山)联合行动等300余项专题活动,形成了天天有热点、精彩不间断的年度科普热潮。
如火如荼的科技创新竞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今年年初,由河北省科协主办,唐山市科协承办的第14届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唐山赛区竞赛在唐山科技馆正式开赛。全市82支队伍、163名选手分别在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和WRO常规赛四个赛场激烈角逐,各组参赛选手摩拳擦掌、斗志昂扬,这项创办于2009年的科技竞赛,随着竞赛项目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深植于广大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之心,在推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普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唐山市广泛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调查体验等科技活动,全市中小学生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提高到90%。
今年5月,第37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唐山举办。开幕式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合、杜彦良、张英泽以视频方式致辞,并聘请3位院士担任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共有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12支代表队的500余名青少年学生和教师前来参加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大赛同期还举办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第四届京津冀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校长论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坛等多项特色活动,效果显著,充分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普设施“提质”,增强科普服务的覆盖力
积极搭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通过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普基础设施,提升科普“硬核”实力,让科普传播“零真空”“全覆盖”。
科普设施的领头羊“唐山科技馆”
作为全省面积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建设运营模式最新的地级市科技馆,唐山科技馆开馆以来,运行平稳有序,观众好评如潮,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已累计接待观众70余万人次,举办特色科普活动100余项,已成为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今年还推出了以“科创兴国、数智生活”为主题的科普研学课,启动了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命名了28所与唐山科技馆“馆校共建”合作学校,充分发挥了科技馆科普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永不落幕的“阵地科普”
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科普资源,唐山市科协组织了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评审工作,经资格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唐山多玛乐园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等34家单位达到唐山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标准,唐山动物园等27家单位符合复评标准,被命名为唐山市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7年)。
作为科学普及的“窗口”,唐山市科协一直致力于创新科普方式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目前已命名12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了永不落幕的阵地科普。
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针对中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强烈渴望,唐山市科协投入76万元向中国科协申请购置唐山科普大篷车,将科技馆优质科普资源搬到孩子们的“家门口”,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今年伊始,满载科技展品、科普教具的唐山科普大篷车就先后走进滦南县唐山英才学校、开平区荆各庄小学、迁西县罗家屯中心小学等9所小学,组织开展了为期11天的唐山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为近6000名师生送去了一道科技暖阳。
入秋时节,唐山科普大篷车又开进了芦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古冶区赵各庄第三小学、丰润区迎宾路小学等20余所小学,依托车载展品的展示、操作和辅导讲解,再加入自编自导的科普剧、疯狂实验秀、科学小实验以及机器人互动演示、机甲大师竞技和创客体验等节目,为科普资源相对较弱的偏远乡村,送去了一道道科技大餐。截至目前,大篷车共巡展50余站次、行驶总里程近千公里、受益人数十万人次,已成为行走在田间校园一道靓丽的科普风景线。
科普产业“融合”,增强科普服务的影响力
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大力发展“科普+”产业,就是不断增强科普服务的影响力,让科普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牢固。
“党建+科普”的工作模式
以“党建带科普、科普促党建”为主线,通过嵌入式和融入式的“科普+”活动,如庆“七一”“牢记党史 不忘初心”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之路——河北科技工作者在行动”系列活动唐山专场活动,选树宣传最美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精神“三进”活动,在唐山科技馆打造永久性的“唐山市科工之家党旗红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科普+科技”的叠加效应
聚焦唐山重点产业发展,发挥“科创河北”平台作用,推动省内优质科技社团与重点企业结对合作,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向纵深发展。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河北主场活动上,助力省科协与唐山市政府、15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举办东北亚创新论坛,特邀日本、澳大利亚等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海外人才引进培养、机器人发展动态、钢铁材料、智慧港口建设等主题做了4场专题报告会,为唐山全力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科普+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依托唐山丰厚的工业旅游资源,整合市域内旅游、农业、文化、社会、产业等资源,联合市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文旅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目前已成立了工作专班,起草了《唐山市开展“科普研学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谋划了《唐山精品科普研学线路》和《唐山市科普研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全域全面开展“科普研学试点”工作。下一步,将通过统筹开发一批科普旅游资源,创建一批科普教育基地、推出一批研学精品旅行线路、建立一支科普研学导师队伍、建立一套科普研学制度、打造一个科普研学品牌“六个一”工程,叫响“研学唐山”品牌,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科普研学的优选之地,全国科普研学试点城市。(肖婷)
唐山市科协
2023年10月14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