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析明朝时期运粮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1 18: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明朝时期,运粮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成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明代太祖朝和成祖朝时期,南粮北运主要是通过海运实现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运的成本逐渐变得高昂,因此到了永乐十三年,朝廷决定停止海运,全部改为河运。

浅析明朝时期运粮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

海运的成本高昂,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的造船与海航技术。与现代的认知相反,当时的航海技术相对落后,海运的风险较大。由于技术的限制,海运的成本远高于河运。每次启航之前,负责海运的士兵都会和家人诀别,因为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除了技术限制外,海运还面临着风浪和沉船的风险。海水的侵蚀比河水更为严重,导致船只的使用寿命较短。官府为了在限期内完成运输任务,往往不能精工慢造,导致船只的质量打了折扣。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官府往往对民间加征苛捐杂税。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海运的成本。

浅析明朝时期运粮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河运相对更为安全和可靠。同等成本的基础上,河运可以建造更多的船只,而且每艘船只需要较少的人操控。根据数据测算,同等成本下,河运的运力是海运的四倍,而且漂没风险以及人力和船只的损耗都小得多。

在罢停海运前夕,户部曾经对海运和河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当时有1100余艘海船,每年运粮80万石到北京,但损耗约为30万石。相比之下,会通河有1300艘河船,每次运粮20万石,每年三次,总计可运60万石。如果添造河船至3000艘,每年可运四次,总计可运粮160万石,达到海运的两倍。

浅析明朝时期运粮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

此外,当时正值北京营建的关键时期,明朝已经二次北征蒙古,郑和已经四下西洋,国家耗用巨繁。北方对南方粮饷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运粮成本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的重要背景。为了满足北方的需求,明朝需要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运粮方式。因此,河运成为更加合适的选择。客官,你有什么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浅析明朝时期运粮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明代运粮不走海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成本因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当时的造船与海航技术限制、风浪和沉船风险以及人力和船只的损耗等因素的影响,海运的成本远高于河运。相比之下,河运更加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因此,明朝最终选择了河运作为主要的运粮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2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瑄:明朝合肥武将中的“水利专家”
...文武双全话说朱元璋是位非常善于内部管理的帝王,在大明朝建立后,那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武将们,功劳大的不仅可以做都督、都指挥使这样的高级武职,而且还能得到世袭的爵禄;功劳小一点的
2024-04-16 00:45:00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漕运总兵官,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
陈瑄是我国明朝前期的一位知名官员,出生在安徽合肥,他的父亲叫做陈闻,以义兵千户的身份早早地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打拼天下,累积战功来到了都指挥同知的高位。父亲年老退休后,按照军中的子
2023-06-06 05:36:00
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生民被泽无穷
宋礼是明朝前期的一个知名大臣,出生在河南永宁,在洪武年间的时候,通过明经考试成功进入国子监学习,后相继当上了山西按察司佥事、户部主事、陕西按察佥事、刑部员外郎等等官职。到了朱棣入
2023-06-25 11:41:00
渔夫和乞丐为活命当海盗,意外开海运先河创六国码头
...有战功。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开始制定大江南北的海运粮米的路线,世祖忽必烈下旨召朱清、张瑄前来商议。世祖封朱清为行海道运粮万户府事,张瑄为海运千户一职。 至元二十四年
2023-01-04 20:47:00
这本一百多年前的影集,为“新政”拾遗补阙
...州的通惠河水利工程,使运粮船可自通州直达积水潭。至明朝嘉靖间,由于京师南侧加筑外城,城内河道已不便漕运,故漕粮大多运至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下,然后再经东护城河水路或陆路运至朝阳门
2023-09-25 00:11:00
在明朝皇帝中,他名气不如朱元璋、朱棣,却创造了明朝最后的盛世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彩纷呈的朝代,而明朝的16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个性的帝王,成为广大历史爱好者所关注的对象。明朝的16位帝王中有一位相当特殊的帝王,他不如朱元璋、朱棣和朱
2022-12-17 10:40:00
朱载坖是如何登上龙椅的,又是如何开创明朝最后的盛世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彩纷呈的朝代,而明朝的16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个性的帝王,成为广大历史爱好者所关注的对象。明朝的16位帝王中有一位相当特殊的帝王,他不如朱元璋、朱棣和朱
2022-12-20 12:28:00
...,于是元廷就以海禁来整顿私商。 不过,元朝的海禁和明朝的海禁有本质的区别。元朝的海禁是临时措施,而明朝的海禁是长期国策。元朝海禁的目的是官方想在贸易中占据优势,赚更多财政收
2024-04-29 20:44:00
明朝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四月的一天夜晚,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并伴随着阵阵惊雷。这异常的天气造成皇城新修成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宫殿因雷击而起火,化为灰烬。明成祖朱棣心中顿
2022-12-13 15:51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