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01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遇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它总是见一个,摘一个,丢一个,后来看到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就跟着跑,小兔子溜进山洞不见了,小猴子也只好空着手回家了。
由此,我们也记住了一个俗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越是年纪增大,越是感慨,过往的人生,自己不也时常有捡芝麻的行为吗?
为了省出租车费,坐着公交多花费半个小时。为了在“双十一”抢购而整晚不睡觉。为了商家的一点折扣,排队两小时,或者打车从城东走到城西......
看起来,这些做法的出发点多半是“省钱”,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讲究“精打细算”吗?
可是,他们忽略最重要的一点“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消耗”时间,是因为,他们的时间不会产生价值。或者说,他们没有考虑过,如何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比如,一个总想着进厂打工赚钱的人,不但以自己能进厂为荣,还渴盼自己的孩子也能够进厂打工,只要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月底领一笔工资,相对于自己的风里来雨里去讨要生活,他们觉得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一旦要他们打破这种“固有思维”,比如去学一门技术或手艺,自己单干,他们便觉得那无异于“倾家荡产”的冒险。
而一旦都跌入了“捡芝麻”的怪圈,就会让自己习惯于“低级”,也失去了向往更高更远更好生活的底气,给自己“画地为牢”,再也走不出去了。
那些习惯于每天早起晚归,靠着日复一日做些没有挑战、没有技术含量的活的人,不能说他们不勤劳、不努力,但何尝不是另一种懒惰呢?
他们甘愿放弃学习成长的机会,甘愿放弃“捡西瓜”的可能
02
舍弃“捡芝麻”的想法和行为,才能步入“捡西瓜”的行列。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说如果地上掉了一美元,像比尔盖茨那样的首富是根本没有必要去“弯腰”捡拾的,因为就在他“弯腰”的几秒钟内,就可以创造出成千上万倍的价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越是富有的人,越是“珍惜”时间。
比如,那些宁可花钱打车去机场,让自己得以“打个盹”的人;那些甘愿周末“吃快餐”,也不愿耗费一个上午只为准备一顿午餐的人。
他们的每一天,行程紧凑,尽可能将衣食住行所消耗的时间降至最低,为的就是腾出时间来做“大事”:比如商业谈判,撰写文稿、做直播、开会演讲等等。
他们的日常,就如同影视剧中的“霸道总裁”、“职场达人”,只有工作,并由此赚取他人羡慕不已的收入。
其实,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经由珍惜时间,不再“捡芝麻”,而步入“捡西瓜”的行列。
职场中,一个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去刻意经营所谓的“人脉圈”的,他们不参与同事之间的闲聊闲谈,也不介意势利小人在领导面前的搬弄是非,他们专注自己的岗位和专业,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行业标杆,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人。
由此,即便坐了几十年“冷板凳”,他们也能上演“大器晚成”的逆袭。
生活中,一个真正睿智、有远见的父母,是不允许自己的目光紧紧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来看的,也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每天彻底打扫卫生上。
他们总是懂得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读书,经由那些“放空”的日子,和那些促膝而谈、围炉夜话的点点滴滴,构建起凌驾于血缘之上,亦师亦友的融洽亲子关系。
03
学会做个“捡西瓜”的人,生活将步入新境界。
当一个人开始抛弃那些“捡芝麻”的行为,而习惯于“捡西瓜”,生活便步入了崭新的境界。
比如,村里的王大爷家,生了三个女儿,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王大爷并不支持女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而是期待她们早早出去打工赚钱。
所以,大女儿初中毕业之后,就出去打工了,每个月将百分之九十的工资寄回家;老两口觉得“变现”挺快,第二个女儿也就被终止了上高中的愿望,也被送去当“廉价的劳动力”。
姐妹俩在打工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父母的无知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强烈要求让“老三”要读书改变命运。
因此,老三得益于全家的支持,考上大学,并摆脱了“做流水线”的命运。
由“老三”所带来的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成为这个家庭下一代努力的方向,整个家族的命运由此慢慢扭转。
《桃花扇》中有云:“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看别人的活法,我们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利弊,对自己,却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学会做个“捡西瓜”的人,就是从解除“贪图小便宜”、“走出舒适区”开始,找准自己的特长和短板多做一些深度思考,多做一些富有挑战的事情,并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将发现,逼自己一把之后,自己原来可以更优秀。
04
结束语:
《后汉书·班超传》中写道:“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
意思是说,铅刀虽不锋利,但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也意味着来人间一趟,总得做点什么。
那不如让自己做个“成大事”的人吧,不被琐碎小事纠缠,而是积蓄力量,努力“捡西瓜”,人生何其畅快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