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11: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楼高耸,回廊曲折,火树银花,庭院深深。在这富丽堂皇的皇宫中,有三千佳丽,无数妃嫔宫女。绢幔轻摇,帐暖香浓,旖旎风情,令人沉醉。在封建时代的后宫,当真让帝王流连忘返,而那些婀娜多姿的女子,也将皇帝的宠幸视为一生的追求。

近年来,电视银屏和视频网站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古代后宫嫔妃生活为主题的影视剧,其中清宫剧数量最多,清装剧宫斗热曾一度盛行。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然而,剧中后宫嫔妃的装扮穿搭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清朝后妃们头顶着形态各异的旗头,身着刺绣精细、图案繁复的宫装旗袍,脚下则踩着一双“恨天高”的花盆底鞋子。除此之外,她们的脖颈间还围着一方白色围巾。

在清朝,后宫的女子们常常在脖子上系着一条白色的布条围巾,它在一片锦绣妍丽的宫装色彩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是满族女性独有的一种衣饰。而这一配饰的主要意义,是为了方便当朝皇帝。

【清代特殊的衣饰规制】

中华大地,漫漫两千年岁月,见证了多少王朝家国的更迭。春秋战国,铮铮钟鼎之声,终结了西周天下的乐坏礼崩;秦汉帝国,匈奴的战马铁蹄,被萧瑟的黄沙掩埋;唐宋时期,诗韵词章,迷乱了江南的烟水;明清两代,紫禁城的朱瓦红墙,斑驳着飞檐的掠影。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在漫长的朝代更迭中,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衣饰特点:秦汉时期,人们崇尚玄色深衣;唐代女子偏爱齐胸襦裙;明朝女性的服装主要有褙子、袄裙和比甲;而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衣饰方面与汉族王朝相比,有着不同的规章制度和风格特色。

实际上,若是仅仅对清代的衣物服饰特点进行剖析,恐怕得长篇大论一番了。毕竟,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之一(另一个是由蒙古族创建的元朝),它的衣饰规制有着非常鲜明独特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颇多。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然而,当这个朝代的宫斗剧在荧幕上热播时,给大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后宫嫔妃们脖子上系着的白围巾。据相关史料和文献研究表明,这条围巾有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号——“龙华”,当然,它也可以被称为“领巾”,通常是由丝、绢、棉等材料制成。

在浩瀚的历史典籍和文字记录中,我们似乎能略微捕捉到“领巾”的身影。比如,唐朝著名诗人韩愈的诗中就有“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的描述;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庾信曾写道“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难道清朝的领巾这一服饰配件早在唐代,甚至更早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吗?我们目前还不能下结论,只能由此推断出领巾类饰物的起源可能在清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迹象。

无论如何,清朝的服饰规定确实为领巾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对于满族人来说,他们的传统服装通常是没有衣领的,或者可以说他们的衣领是分开的。如果加上龙华,那么这条白色领巾就常常起到了衣服领子的作用。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也就是说,清代满族人独特的服饰规制,让龙华在那个时期流行起来。当然,这种流行并不是指它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是主要被宫禁内的女子所使用。在普通老百姓和那些衣衫褴褛的乞讨者的脖子上,你是看不到这玩意儿的。

【清后宫的多功能饰品】

它最为显著的作用,或许就是增添美感吧。清朝宫廷女子的服装,大多较为繁琐精美,款式繁多。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同时,在那个时候,印染技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使得服装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单调乏味。此外,这些服装上还常常绣有精美的纹样和图案,增添了许多装饰性。

除了那令人眼前一亮的装饰效果,这领巾还具有保暖的作用。清军入关后,将北京定为都城,而北京位于黄河、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每当深秋和寒冬来临,气候就会变得非常寒冷。生活在这里的清人,便想出了在脖颈上系领巾的方法来保暖。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当然啦,无论是将领巾用于美观装饰还是保暖防寒,都是那些满清宫廷女子的事。龙华这一物品,主要就是在清朝后宫女性之间流行,民间很少有人使用它。

然而,龙华领巾最关键的作用,并非前文所述的美观与保暖,它在大清后宫的最大价值,其实是为了给皇帝提供便利。这一点对于众多清宫剧观众来说,可能会感到些许陌生。

【后宫等级秩序的外化物】

要明白,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后宫中,可是有着众多的嫔妃美人,而皇帝想要把每一个后妃都分清,显然并非易事。毕竟,君主需要在前朝政事上忙碌,精力有时确实有限,对于后宫内院的事情,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这条被称作龙华的白色围巾,虽说并非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但它却能让皇帝在众多嫔妃中轻易地分辨出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华就是当时后宫等级制度的一种外在体现。

那时,紫禁城内廷的嫔妃们几乎人人都系着这种领巾。虽然大家的龙华都是白色的,但在这相同的白色衣饰上,却有着无尽的变化和巧思。

每一个妃子因为地位不同,龙华上绣的纹样也不一样。地位高的后妃,龙华上的花纹绣饰会更复杂、更华丽,绣纹的颜色也往往更鲜艳,以此来显示她在后宫嫔妃中高人一等的身份和地位。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在清朝,后妃的等级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以及官女子,从高到低排列。因此,龙华上的图纹花样自然是皇后的最为华贵富丽,而处于最低等级的官女子,就只能佩戴一条刺绣简单朴素的龙华了。

其实,除了后宫妃嫔们,普通的宫女也有资格佩戴龙华。然而,由于她们身份卑微,在后宫中不过是伺候主子的“打工人”,所以只能使用最原始、最简陋的、没有刺绣花样的龙华。

由此可见,龙华已经成为后宫女性身份的外在象征和标志。当皇帝结束了一天的政务来到后宫,就可以通过妃子们佩戴的龙华轻松地分辨出她们的地位和身份。隐晦地说,这也极大地方便了皇帝与嫔妃之间的私事。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一条小小的领巾,一件看似普通的服饰,在清朝后宫中却蕴含着更深刻的意义。它在方寸之间展现出荣宠与尊卑,在细微之处维系着等级与次第。这小小的物件,既能让人窥视到内廷的“潜规则”,也能让人洞察人心。

这一方小小的龙华,却能将无数女子困在等级秩序的牢笼里,无法冲破世俗礼教的桎梏。它就像人心的镜子,常常与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心紧密相连。若得帝王恩宠,位分高涨,它便明艳夺目;若不得帝王青眼,身份低下,它便黯淡无光。

清朝时,妃子为何会在脖子上挂白布条?大部分还是因为皇上

在封建时代,后宫女子的一生仿佛都围绕着皇帝而转,她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认知都必须以君王为核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后妃脖子上的白布条,除了装饰还有什么用
...清宫剧里,妃子们不管穿成什么样子,脖子上都会挂着个白布条。这是做什么的呢?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它有装饰的作用。实际上确实如此,这个东西不是普通的白布条,它有个专门的名字
2023-08-02 22:27:00
清朝妃子脖子上挂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
...旗头、穿盆底鞋,都是引人注目的。还有脖子上围着的“白布条”,这些“白布条”有的还绣着图案,有的就是单纯的白色。那么,这样的“白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白布条”的名字——龙华
2023-09-26 11:22:00
...。不过,只要大家有去翻阅过相关的资料,就不难发现,白布条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方便帝王。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接下来花几分钟时间仔细了解一下就知道了。文化传承的结果首先,对历史稍微
2022-12-14 09:36:00
清朝妃嫔为何要在脖子上挂白布条
如今,清剧在影视圈越来越受欢迎。说到最经典的清剧,必须提到《甄嬛传》。很多观众表示,只有反复看《甄嬛传》,才能发现细节,了解小妾的情绪状态。但是很多观众在关注剧情的同时,也会关注
2024-10-18 12:44:00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到底是怎么来
...就是服饰了。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嫔妃衣服外面都有一根白布条,原来这根白布条起源于这里。满族的儿女都是非常骁勇善战的,在明朝灭亡之后,满族很快就攻打下了整个天下,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2023-08-05 20:19:00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条是干嘛的?不是为了取暖,而是为了方便皇帝
...同点:她们的脖子上总是系着一条白色的布。那么,这条白布到底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种白色布条,实际上被称为“领巾”或“龙华”。根据《北史·隋房陵王勇传》的记载,古代女子的装饰中常
2024-11-30 09:55:00
除了等着晚上被皇上“翻牌子”,古代妃子的日常如何
...十两左右。有人说太少了,一般来讲,等级在嫔以下的,大部分都是没有得到皇帝宠幸过的。她们只是通过选秀脱颖而出,但一直没机会得到皇帝宠幸。所以这种嫔妃的俸禄自然很低,如果有幸得到
2023-06-14 19:51:00
同样是演“被绑架”,把杨紫、鞠婧祎等人放一起看差距就出来了
...喊大叫惊动他人的布条,绑匪都“精心”选了一尘不染的白布,叠得整整齐齐塞到她的嘴里。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她也好像完全没有被绑匪吓到,妆容纹丝不动,眼睛楚楚可怜,好像在
2024-03-10 14:19:00
古代女子裹脚将经历怎样痛苦的过程
...敷脚趾,促使得脚趾弯曲,和脚底紧紧地贴在一起。再用白布条将脚紧紧的裹起来,古代女子的脚从这时开始,脚背会拱得越来越高。人人长大成人之后都拥有了一双小脚,也就是俗称的三寸金莲了
2024-03-20 15: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