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贾元春省亲后不久下了一道旨意,吩咐大观园不要空置,打开让姐妹们都住进去,为不辜负美好景色,又让贾宝玉也跟着进去一起住。
(第二十三回)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这道旨意很奇怪,主要出在作者的表述上。
首先,开放大观园给众人居住是必有之事。“大观园”名为元春省亲而修,实为贾宝玉和群芳而建。必然要开放给他们居住,这是作者的必然安排。
其次,必然之事未必合理,便需要合情合理的情节铺垫。贾元春“下旨”是促成这件不合常理事的关键。
说其不合常理,是按照当时的礼教来说。大观园开放给三春姐妹们居住没问题。但贾宝玉和姐妹们在一起住,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规矩。
后来宝黛因《西厢记》生情,几乎重演了张生与崔莺莺故事,便是元春下旨让贾宝玉住进大观园所致。
宝黛爱情以时人和今人的立场固是感人,但以当时的世俗伦理衡量,终不免要被冠以“丑祸”和“不才之事”。
贾宝玉已经十几岁,如果不是贾元春,根本不可能脱离长辈看护,住进大观园单独与姐妹们整日厮混。
尽管他在外头贾母处也是与众姐妹们在一起,但有长辈在,到底与独处不同。
最后,贾元春安排姐妹们住进大观园,却不提自家三春之名,反而以宝钗为首,便突出其私心。
从元春省亲修改“红香绿玉”去掉了“香玉和绿玉”二词,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去掉“蓼汀”,以及后文端午节赐节礼,宝钗与宝玉的礼物一样,元春打醮清虚观张道士提亲的女儿分明就指向宝钗……都能证明贾元春此时的立场是支持母亲王夫人选中的金玉良姻,反对宝黛姻缘。
元春省亲当天,薛宝钗劝贾宝玉改掉“绿玉春犹卷”的“绿玉”二字,也说“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
绿玉就是黛玉,元春不喜欢黛玉而突出宝钗,从作者文字描述就能看出。
贾元春这道旨意,下得很鲁莽,不符合她身为贤德妃的身份和素养。
但由于她的贵妃身份,贾府众人不同意也不敢违拗。贾政只得把贾宝玉叫过来教训一下:“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但贾政如此说也只是未雨绸缪,连亡羊补牢都不算。试问贾宝玉不在眼皮底下又如何肯听他的。
而贾元春下旨将贾宝玉安排进大观园,真正的意图可不仅仅是这点,其背后深意更值得咀嚼。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贾元春旨意一下,最关键的一个结果很容易被读书人忽略。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从此离开贾母身边,被王夫人抓住监护权。
林黛玉并不重要,重要在贾宝玉身上。
贾宝玉出生后,按照贾府规矩要由奶娘李嬷嬷等人哺育,并不需要王夫人亲自喂养。所以他很快便被安排在贾母房中,与大了十岁左右的贾元春以及后来的史湘云,三春姐妹们,受贾母教养长大。王夫人作为母亲,并没有真正掌握儿子的“监护权”和“养育权”。
等到众女儿们接连都离开后,唯有贾宝玉和林黛玉还跟在贾母的身边。对于彼时十几岁的儿子,王夫人每天还得来婆婆房中才能看见,更别想要插手管教,哪个母亲也不会满意。
尤其当贾母表露出“宝黛姻缘”之念时,让王夫人更不能忍受。
可她到底是儿媳妇,不能与贾母对抗,“夺回儿子”却苦无良策。
要说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贾元春突然被晋升贤德妃,让王夫人彻底挺直了腰杆。等贾元春省亲后,终于有了将贾宝玉“调离”贾母身边的机会。
于是,贾元春一道旨意传给贾家,贾母就成了“光杆司令”,往日热闹的院子里彻底安静了。
贾宝玉住进大观园,王夫人顺理成章夺回儿子监护权。从此她的一举一动全由王夫人监管并控制,也由此开启了“胡闹”的人生阶段。
偷看禁书,对林黛玉生情,在王夫人房中调戏金钏儿,脚踢袭人,撕扇子为千金一笑,与碧痕洗澡两三个时辰……如此“倒行逆施”,自然是失去长辈约束所致,可见元春这道旨意的副作用。
贾宝玉这般年纪正是青葱莽撞时,突然失去父母长辈的约束和管教,势必像脱缰野马一般不可控制。
贾元春为了替母亲张目,圆王夫人的一己之私,不过礼法规矩将弟弟安排进大观园,可谓是“不辨是非”的任性?
判词说“二十年来辨是非”,讲人到二十多岁都成熟明辨是非,可贾元春却像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样不辨是非而任性妄为。
她仗着权力将贾宝玉调离贾母身边,帮母亲夺回监护权,可见其心胸狭隘与不明事理。
其实贾宝玉在贾母身边尽管也淘气,也不爱读科举之书。但上面罗列的那些“恶行”却一个也没有。相反跟着姐妹们着实读了不少书,在诗词文章方面更卓有成绩。
抛开科举仕途八股文章,贾宝玉何尝不是个才子,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贾母不管贾宝玉“读书科举”,让他健康成长,也是看出孙子根本就不是科举仕途那块料。与其揠苗助长,不如另辟蹊径。
贾母后文评价宝玉:“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她对贾宝玉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劝了没用而干脆不劝。这同样也折射出林黛玉不劝贾宝玉的原因。
古代女儿的教养大多传承自母亲。女儿什么样,只看母亲和外祖母就知道。
林黛玉父亲就是科举探花郎,她肯定不会反对科举。不劝贾宝玉,只因像贾母一样深知贾宝玉不是那路上人,尊重他的选择。
可王夫人和薛宝钗显然不知道。作为王家女儿的女儿,薛宝钗和贾元春接受一样的母系传承。只能说“传承”影响深远。
正因为贾元春的旨意,让王夫人夺回儿子监护权,也使得贾母彻底失去对贾宝玉的掌控。原文并没有写贾母如何表态,事实上老太太不可能没有态度。
第四十六回,当鸳鸯控诉贾赦要讨她做妾时,贾母拍案而起,不问青红皂白将旁边的王夫人一通骂: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贾母骂王夫人一点不冤枉她,而是终于找到情绪的宣泄口。
她重点突出在“暗地里盘算我”,既有对当初王夫人算计她的丫头袭人,才引来如今贾赦算计鸳鸯的质问。何尝没有对王夫人借元春之手,将贾宝玉“算计”走的意思?
贾母不满,从她大骂王夫人折射出来,否则以她的身份和智慧,又怎么可能失态不管不顾骂起来。
她老人家张口就来,可见心中怒火积蓄已久,只是恰好被贾赦讨鸳鸯点燃了而已。
如果王夫人要真能教养好贾宝玉也罢了,贾母并非不通情达理。问题是王夫人教养的不好。
金钏儿因贾宝玉调戏被撵走后投井自尽,王夫人不过给了五十两银子暗中摆平,数落几句也罢了。
倒是贾政认真将贾宝玉打了一顿,贾母固然生气心疼,却也是怨贾政不该下死手打孩子,并没有不让他管。
可王夫人事后明明听见袭人向她汇报,应该将贾宝玉尽早搬出大观园,却依旧不作为。只是收买袭人作为看护,又安排麝月几个人暗中监视和汇报……
王夫人明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宁可利用邢夫人鼓动行抄检大观园之事,牺牲晴雯等人警告,却坚决不让贾宝玉搬出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儿子回到贾母身边。
一旦贾宝玉搬出来,必然回到贾母院中,她又失去了儿子的监护权。
可笑王夫人的任性,也导致贾宝玉和林黛玉有更多相处时间,感情越来越深。最终终究因此而失去了儿子。
贾元春的任性和不辨是非,真正遗传自王夫人。她没能在贾府与皇帝之间起到好作用,反而推波助澜让贾府与皇帝“虎兕相逢”,最终拉着贾府为她陪葬。有其母必有其女,也是徒呼奈何。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