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水做的城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6 08:3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知道600多年后,自己镇守37年且终老于此的城市会以“塞上湖城”定位,朱旃定会感叹,下令修建丽景园多么前瞻。

朱旃是朱元璋第十六子,被封庆王,就藩宁夏。当年,思念江南的朱旃下令把宁夏镇城(今银川所在地)东郊的王府果园改建为消遣自娱、吟诗会友的东湖,并在其中修建了一座水上乐园——丽景园。公元1408年的端午节,朱旃在新建成的丽景园宴请宁夏镇城重要的官员、诗人,兴奋地让人朗诵自己创作的《端午宴集丽景园序》。丽景园成了朱旃每年夏天必去的游乐之地,他在那里创作了诸如“鸣鸠频唤雨,布谷苦催耕。麦浪因风起,戎葵向日明”的诗句。

朱旃对湖的偏爱与重视,开启了这座边城敬水、乐水的习俗。如果说流淌了千年的汉渠、唐渠、昊王渠是养活农田的血管,是百姓眼里收成的保证,是一篇篇关于民生的报告文学;纵横于城乡间的七十二连湖,便是水草、鱼类、湿地的床,一道道古老的波光成就了“月湖夕照”“东湖春涨”“连湖渔歌”等人文与自然景观,是这座城市轻声念诵的一首首朦胧诗。

城是美人,湖是痣。银川的湖和这个城市一样,低调、精致却韵味十足,少了一分张扬,像大西北的农家女子低调而沉稳,不仅为银川赢得了“塞上湖城”的美称,让它拥有西北地区众多城市羡慕的“肺活量”,也让市民过上了有湖的生活。

城是湖的岛屿,湖是城的镜子。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垂钓、滑冰、荡舟等因湖而生的休闲运动以及城市扩建形成的格局,让大家觉得湖就在眼前晃动,在家门口的公园里隐居,在公交车路过的林带里自我沐浴。

在银川,河是渠的祖先,渠是湖的家乡,湖是湿地的子宫。河分出的水流淌过古渠,干渠、支渠、分渠、毛渠等渠系造就了众多的湖,湖衍生出一片又一片湿地。

唐徕渠和汉延渠像银川的上下眼皮,沿渠栽种的古柳在初春绽放出一抹抹嫩绿,像城市之眼的眼睫泛漾着春意;秋天,古渠周围大片大片的稻田,在风的吹拂下仿佛橘猫朝天露出的金黄肚皮,起伏如乐谱上的音符。如果把唐徕渠比作银川的上眼皮,唐徕渠往西1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西干渠给银川之眼割出了一道双眼皮;汉延渠是银川的下眼皮,它东边的惠农渠像是在下眼圈也割出了一道双眼皮。

在一道道睫毛般的古渠呵护中,银川眨动着温润、优雅的城市之光。

对于老银川人来说,渠的实用性让他们觉得渠比湖亲,红花渠是明代专门为浇灌给朝廷进贡的红花而建,唐徕渠、西干渠、汉延渠、惠农渠、民生渠、五七渠、第二农场渠等渠道主要用来浇灌良田。穿渠而过的渠水,带给庄稼、林木以力量,带给城市居民以天然馈赠,还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际湿地城市”这样的荣誉。

城如春柳,渠是风。2公里长的典农河被凿通,也贯连了古今。公元前112年,北地郡上河典农都尉冯参受朝廷所派,在今银川市兴庆区东郊掌政镇洼路村督修“北典农城”,为银川建城之始。典农河和银川最早的乳名之间,虽然相隔2100多年的时光之河,但“典农”二字,却像一根银针将它们穿在了一起。

典农河为银川提供了一条水的新路,当沿岸出现一幢幢新楼盘,逐渐兴起的酒吧茶楼披上迷离的灯光和音乐的夜衣后,市民们才发觉这是一条流银之川,是真正的浓缩版“银川”,它无异于南京的秦淮河、太原的汾河和聊城的徒骇河扮演的角色。

典农河和西湖改造出的阅海,让“湖城”的水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是一幅集合了河、湖、海、渠、湾、塘等形态的立体水卷。

古渠和湖泊,一直是驻守于此的王爷将官、投笔从戎的边塞诗人甚至来到这里的帝王赋诗歌颂的对象。明清时期,无论是王琼、杨守礼、俞益谟、赵良栋这样的高级将领,还是康熙这样的帝王,面对浩浩如河的古渠,诗歌创作的阀门如渠闸一样打开,他们都留下了关于古渠的诗歌。

这座水做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湿润如三月的柳芽,自然就带来大面积的稻田、数量庞大的鱼类以及钓鱼爱好者。水以水的形态出现时,人们可以池塘钓鱼、龙舟比赛、水边烧烤、稻鱼空间游玩、滨河大道上兜风;水以冰的面孔出现时,人们可以冰钓、滑冰、打陀螺……水带来的“慢”生活,让这座城市仿佛一锅文火炖着的大菜,冒着一股悠闲的热气,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这是一座水做的城市,有着温润、谦逊、乐善的城市性格,自然也有着水一样的品行。银川和水互为镜子,从容地打发着各自的岁月,映照出对方的状态和心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自流干渠,绵延银川市区75公里的唐徕渠像一条银光闪闪的巨龙,缓缓注入贺兰山下的田野、湖泊、湿地,并形成百里生态长廊、万顷碧波湿地的壮观景象,滋养着一方风物
2023-05-12 17:47:00
宁夏银川:春灌补水正当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3月25日,航拍黄河水经银川唐徕渠横穿整个城市。近日,宁夏青铜峡灌区河西总干渠唐徕渠唐正闸闸门开启,标志着宁夏引黄灌区2024年灌溉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据介绍,
2024-03-25 15:35:00
宁夏银川:冬灌补水正当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1月10日,航拍黄河水经银川唐徕渠横穿整个城市。近日,宁夏引黄灌区2023年冬灌拉开帷幕。据悉,今年唐徕渠计划引水2.04亿立方米,含河湖湿地生态计划取水2
2023-11-10 17:23:00
截至4月16日  宁夏河湖湿地生态补水达1594万立方米
...3月21日启幕,黄河水经青铜峡河西总干渠冲出唐正闸,沿唐徕渠一路向北,滋养了银川平原,银川平原生态补水全面拉开。宁夏水利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河道外主要河湖、湿地等
2023-04-18 11:03:00
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胜利街派出所新址启用
...丽景南街以西;西至民族街向南延伸至治平路,再向西至唐徕渠以东;北至宝湖东路;南至高铁线南侧永二干沟以北)。
2022-12-21 12:04:00
优化完善金凤区南部道路交通
...族街)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目前正在进行跨唐徕渠桥梁施工,要在3月10日唐徕渠通水之前完成涉渠路段施工。金凤五路项目由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2022年7月2
2023-02-17 06:24:00
宁夏引黄灌区春灌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川3月22日电 (记者梁宏鑫)21日,青铜峡灌区河西总干渠唐徕渠唐正闸闸门缓缓开启,黄河水奔涌而出,标志着宁夏引黄灌区全年灌溉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航拍唐徕渠唐正闸放水。人民网记
2024-03-22 16:04:00
...转运,康平路、天平街、泰和街,以及贺兰山路民族街至唐徕渠桥头所有管辖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部完成。“春节期间,为了保证负责区域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我们除了清晨的垃圾清理和路面清
2023-01-24 07:15:00
爱运动:十分钟健身圈 让城市动起来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38.5%,运动健身将成为城市新亮点、社会新风尚。(记者 秦 磊)
2022-12-28 09: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