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2 16: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成吉思汗遇到的问题,跟李世民一样。成吉思汗传位给老三,是想让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个儿子都能活下来。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一、成吉思汗4儿子关系,两个阵营成吉思汗晚年,遇到了跟李世民一样的问题,为了让儿子们都活下来,也是头疼不已。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处死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儿子十几人。李渊退位让贤,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李世民雄才大略,在“立储”问题上跟李渊一样,陷入两难。李世民宠爱魏王李泰,给他的赏赐比太子李承乾还多,李泰还能设立“弘文馆”,招募一帮文人雅士,这对太子构成了挑战。李承乾身体不好,腿脚不灵便,走路都不稳,面对李泰咄咄逼人的架势,他忍无可忍。643年,李承乾联合侯君集,发动新一场“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扼杀在摇篮中。太子“谋反”,李世民心灰意冷,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居然“大不敬”。李世民很无奈,他废了李承乾,但新一任“储君”的选择,让他大费脑筋。李泰为“储君”,李承乾、李治都得死。李泰直言:“我当皇帝的话,百年之后传位给李治”,自欺自人罢了,李世民不会相信他。李泰登基,自然不会兑现“传位弟弟”的诺言,而是杀了他。李恪骁勇善战,文武双全,跟李世民一个模样,最适合当皇帝。但是,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李世民没有“立储”。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找个理由,处死李恪。想来想去,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储君”,李治没啥能力,但非常忠厚,不会为难兄弟,李世民是这么想的。很遗憾,李治的夫人武则天太狠,李唐皇室差点被她一锅端了,这是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晚年面对的问题,跟李世民一样,就是如何处理儿子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四个儿子相互厮杀,蒙古帝国也就没了。成吉思汗儿子众多,有资格继承大汗的只有四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他们都是孛儿帖的儿子,属于“嫡出”,血缘上有优势,但是问题很复杂。术赤勇猛善战,多次独立带兵征伐,行事作风跟成吉思汗类似。但是,术赤的血缘有“问题”,他的“不速之客”身份,让蒙古帝国陷入了两难,成吉思汗也很无奈,虽说他很喜欢术赤。成吉思汗大婚当天,蔑儿乞部首领脱黑脱阿突袭乃颜部,成吉思汗战败,孛儿帖成为俘虏。九个月后,孛儿帖再次回到成吉思汗身边时,都准备临盆了,很快就生下术赤,寓意“不速之客”。术赤的“血缘”问题,成为兄弟挑战他的筹码,尤其是老二察合台,丝毫不给父母面子,经常挑衅术赤。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察合台就敢说术赤是“蔑儿乞人的后裔”,兄弟俩直接开打,成吉思汗怒不可遏。1221年的玉龙杰赤之战,察合台明知此处准备成为术赤的领地,他非要滥杀无辜,纵容士兵劫掠。术赤很恼火,拔出佩刀,准备决战。窝阔台打圆场,兄弟俩方才罢手,关系非常糟糕。整体来看,术赤、拖雷之间关系比较好,后代也是如此,拔都、蒙哥之间感情深厚。察合台、窝阔台是盟友,共进退;两人的后裔也是一样,拖雷后裔夺取蒙古大汗之位后,他们不承认,武力决胜负。

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元朝,拖雷的儿子忽必烈建立,占据东方。但是,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并不承认元朝的地位,不承认忽必烈是蒙古大汗。海都大汗、都哇大汗,他们经常率兵东征,让忽必烈疲于应对,漠北、西域战争不断。二、窝阔台综合实力占优势,忽里勒台大会上胜出术赤、察合台,无论是谁当大汗,对方都得死。窝阔台、拖雷,也会卷入术赤与察合台的纷争之中,兄弟手足相残,这是成吉思汗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窝阔台、拖雷,应该选择谁为储君呢?成吉思汗认为,窝阔台比拖雷更加合适,于公于私,窝阔台都是蒙古大汗的人选,拖雷缺点明显,不适合当大汗。首先,拖雷跟术赤关系太好,一旦拖雷当大汗,察合台、窝阔台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术赤跟察合台闹翻,拖雷偏袒术赤,兄弟还会兵戎相见。都知道,蒙古实行“幼子守灶”制度,成吉思汗死后,拖雷会继承父亲绝大部分的兵力。成吉思汗晚年,窝阔台、察合台得到6千户;术赤则是一万户;拖雷兵马十几万,实力碾压。术赤、拖雷联手,又有“大汗”身份加持,察合台、窝阔台岂能善终?就这点而言,成吉思汗就不会选择拖雷,这是考虑双方平衡的需要。窝阔台人际关系不错,跟术赤的关系还可以。窝阔台当大汗,察合台辅佐,也不会对术赤发起挑战。窝阔台会制止察合台的鲁莽,不让他挑衅术赤;拖雷重兵在握,窝阔台也忌惮,这就维持了平衡。再则,窝阔台能力强悍,处理政务很给力,这是拖雷的弱点。拖雷与成吉思汗有点类似,打仗很厉害,但喜欢“屠杀”。拖雷所攻取的城池,几乎都屠戮,还没脱离“原始”状态。蒙古帝国建立后,单纯依靠军事征服,未必能控制局面,成吉思汗晚年,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窝阔台比较仁慈,几乎没有滥杀,还采纳中原士大夫的建议,采取某些“汉化”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

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蒙古骑兵纵横中原时,包括拖雷在内,都希望搞“牧场”,将田地圈起来,作为蒙古贵族的游牧之地,遭到窝阔台反对。窝阔台重视农耕,不搞农奴制,得到耶律楚材等士大夫的拥戴。打仗、治国、理财,窝阔台都在行,综合实力强悍,这是拖雷的不足。木华黎主持漠南政务时,采取“汉化”措施,其后裔也是如此。木华黎的后裔,也基本支持窝阔台,这股力量举足轻重。对兄弟好,能力强悍,成吉思汗对欣赏窝阔台。1219年,术赤、察合台在大会上闹翻,相互殴打,成吉思汗欲哭无泪。出征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明确宣布,自己百年后,窝阔台继承蒙古大汗之位。1226年,术赤在钦察病逝,成吉思汗也没改变主意,坚定选择窝阔台。成吉思汗临终时,发布遗诏:“窝阔台继承大汗,拖雷辅政;此后的蒙古大汗,只要窝阔台家族还有一块肉,就优先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妃子的怀抱中驾崩,忽里勒台大会召开之前,由拖雷进行“监国”。此时,拖雷麾下兵马12万,成吉思汗百分之八十的军队,都在他手里,实力不容小觑。1229年,蒙古宗王在漠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相持了40天。期间,部分将领拥戴拖雷,恪守“幼子守灶”制,拖雷也没有明确表态,他静观事态发展,对大汗之位也有想法。成吉思汗的弟弟,东道宗王之首的斡赤斤、察合台、木华黎后裔孛鲁等人,都极力拥戴窝阔台。此时,术赤早已病逝,拖雷孤立无援,也只能表态支持窝阔台继承大汗,立誓遵守成吉思汗的“遗诏”。三、拖雷没能当大汗,子孙后代跃跃欲试,蒙古帝国分裂成吉思汗晚年,为了让儿子们都活下来,选择册立老三窝阔台,平衡各方利益。术赤病逝后,拖雷独自面对察合台、窝阔台,也没办法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胜出。窝阔台是大汗,拖雷也还算服从,但彼此并不信任,相互猜忌。窝阔台名义上是大汗,但直属兵马不多,也就六千多人而已,对手握十几万精兵的拖雷十分忌惮。军政不统一,大汗权力有限,成吉思汗晚年的分配方案存在弊端。窝阔台为大权独揽,确保子孙后代能顺利继位,必须要削弱拖雷家族。

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拖雷家族手握重兵,对大汗构成挑战,也是惶恐不安,生怕会带来灾难。拖雷能打仗,但儿子年纪太小,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羽翼未丰,难以支持父亲。1232年,三峰山之战结束,金兵损失15万精锐,“忠孝军”大将完颜陈和尚被杀,金国灭亡已定。凭借三峰山之战,拖雷名气暴涨,威望大大提高。班师回朝时,窝阔台深感不安,便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假装生病,试探拖雷。窝阔台请来萨满,说:“有人代替喝下符水,就能带走邪物,延续寿命。”拖雷探望兄长窝阔台,看到旁边有药水,他决定为兄长消除“灾难”,一口喝下药水。拖雷回家不久,身体不适,旋即死去,窝阔台则康复,精神焕发。拖雷被“毒死”,妻子唆鲁禾帖尼知道其中缘由,为了儿子的安全,她并没有跟窝阔台闹翻。此时,唆鲁禾帖尼暗中积蓄力量,培养儿子,待机而动。窝阔台忌惮唆鲁禾帖尼,想让她改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遭到拒绝。窝阔台旋即剥夺拖雷家族的3千户人口,送给次子阔端,全部迁移到凉州。唆鲁禾帖尼不想闹得太僵,并不反对此事。窝阔台时代,拖雷家族低调做人,却暗中积蓄力量,尤其是跟术赤的后裔拔都搞好关系,增加筹码。拔都也不喜欢窝阔台家族,尤其痛恨贵由,跟蒙哥关系密切。1248年,贵由大汗率20万大军讨伐拔都,蒙哥派人去报信。拔都从钦察出发,准备迎战贵由,大战一触即发,因贵由中途病逝,双方各自退兵。贵由病逝,阔端遁入空门,海都尚未强大,窝阔台家族人才凋零。1250年,拔都在中亚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举蒙哥为大汗,违背了成吉思汗的“遗诏”。蒙哥当大汗,拖雷家族时来运转,但察合台、窝阔台家族不服,他们离开中亚,不承认蒙哥的地位。蒙哥软硬兼施,处死众多反对者,用了8年时间稳定内政。成吉思汗的“遗诏”成为笑话,蒙古帝国出现了裂痕。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对蒙哥的命令阳奉阴违,擅做主张,俨然是土皇帝。1259年,蒙哥被宋军打死,忽必烈从鄂州返回燕京,自立为大汗,再一次挑战“幼子守灶”制度。弟弟阿里不哥不服,在漠北诸侯、西道宗王的拥戴下,在和林继位。忽必烈、阿里不哥都自称大汗,拖雷家族内部旋即开打。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旭烈兀的伊利汗国叫板,连年大战。1271年,忽必烈在汉族士大夫支持下建立元朝,蒙古帝国瓦解。西域诸侯不认可,说忽必烈违背草原习俗。

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为此,元朝与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经常打仗,成吉思汗的后裔自相残杀,持续了几十年。忽必烈身体不好,体态肥硕,被海都折腾得精疲力尽。1293年,忽必烈79岁,还要御驾亲征,去漠北迎战海都。班师回朝后,忽必烈因操劳过度,年纪又大,很快就驾崩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创立者和军事战略家
成吉思汗的原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共享年六十六岁。成吉思汗时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漠北草原,父亲为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母亲为弘
2023-10-01 19:29:00
成吉思汗已经征服了40多个国家,为何到了印度,却选择了撤兵?
成吉思汗,这位无敌的草原霸主,曾经征服了40多个国家,所向披靡。然而,当他的铁骑兵临印度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撤兵。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战无不胜的征服者在此止步?是印度的坚强抵抗,
2024-08-19 11:25:00
成吉思汗打败花剌子模后俘虏女人50万,后来他究竟是如何处置的
在1206年,成吉思汗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了确保部族的延续,蒙古开始扩展其资源,并逐步将注意力转向西方。花剌子模帝国成为他们优先进攻的对象。由于花剌子模帝国掌握了丝绸之路的主
2024-12-14 10:07:00
蒙古帝国⑥西夏因为背信弃义最终被蒙古灭亡
...之下,就当速不台大败基辅罗斯,继续挥师西进的时候,成吉思汗却传令让其返航,至此蒙古帝国的首次西征结束。原来,就在速不台征讨欧洲的时候,蒙古大将木华黎也在大陆的东面和金国作战,
2024-11-08 09:40:00
蒙古帝国⑦成吉思汗是被西夏公主用嘴咬死的?
1227年,65岁的成吉思汗正在帅军攻打西夏,可是恰恰就是在西夏灭亡之前,这位一代天骄竟然意外离世。不仅给世人留下一个巨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同时还留下了关于他自己死因的重重迷雾。成
2024-11-08 09:39:00
历史上最霸气的战书,短短六个字,千古战书挥毫而就
...,斡难河上举行了一次贵族会议,奉举27岁的铁木真为“成吉思汗”,意思是拥有四海,如大海一般广袤。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善骑射,战败逃跑时都会冷不丁
2023-01-08 22:48:00
有人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等于分裂了蒙古帝国,历史真相到底如何
有人说蒙古帝国的分裂是因为忽必烈,有人也说是因为成吉思汗没有很好地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导致家族之间为了可汗之位内斗不止。这两个分裂蒙古帝国的原因的确是显而易见的存在,但是究其蒙古帝
2023-05-02 11:05:00
成吉思汗后人不仅建立了元朝,还曾在西亚、中亚、南亚建立过政权
成吉思汗的亲属、后人,不仅结束了南宋王朝,建立了位居东亚的大元王朝,还曾在西亚、中亚、南亚建立过政权,叱咤风云,威重天下。一、旭烈兀建立了伊尔汗国。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大汗蒙哥(成
2023-03-03 14:52:00
成吉思汗败花剌子模后,50万女俘命运如何?
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了确保部族的延续,蒙古开始向外扩展资源,逐步将目光投向西方,而他们的首要目标便是花剌子模帝国。花剌子模帝国凭借其位于丝绸之路要冲、富饶
2024-12-21 10: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