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7-04 12:19: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我叫赵贵荣,43岁。家里姊妹三人,我排行老二。

我读的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石家庄当老师,我爱人在国营药厂,算是个中层。

我妹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深圳,和妹夫一起创业。我和妹妹过得还算殷实,大姐相对差一些。

她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两口子以种地卖菜为生,农闲了也出去打打小工。

每年春节回家我和妹妹除了买礼物再给爸妈六千块钱,我们都背着大姐给,她这个人很要强,如果看见我们给了,自己节衣缩食也得给一样的。

我和小妹约定好了,当着大姐的面,给爸妈一千,等她不在的时候再给五千。

头几年都这样没出啥问题,今年我爸在饭桌上和几个女婿喝高了,一不小心说秃噜了嘴,被我大姐夫知道了。

大姐当时脸色就变了,大姐夫也很尴尬,我和小妹一看赶紧打圆场岔开话题。

好不容易吃完中饭,大姐大姐夫走了。

我妈就开始埋怨我爸,一喝酒就上头。

我爸也懊恼,可是话也说了收不回来了。

爸妈说以老大这性子绝对要给一样的。

果不其然,大姐下午就拿着五千块钱过来了,非让我妈收下。

我爸妈都不要,大姐硬塞给我妈就走了。

她出门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我看了心里头也发酸。

大姐还是这么固执,这么要强。

爸妈叹了口气,一脸心疼。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我爸妈七十多,身子骨都挺结实,这岁数了也闲不住,虽说家里的地都是我大姐两口子种,可我妈还是养了一群鸡,种了半亩菜地。

我爸七十多了还偶尔出去打个小工。

我们怎么劝都拦不住。

我爸妈说,农村人就得干活,活到老,干到老,天天吃了不动成什么了,身子骨就生锈了。

老两口生活简单,节俭,花不了多少钱。

他们一开始也不要,是我俩硬给,这才拿了几年。

“小荣,你大姐不易,要你俩的钱我和你爸就不落忍,再拿她的,我这心里……不是滋味!”

我妈拉着我掉眼泪,我也难受,大姐为了我们这个家付出的最多,受了好多苦,可她从来没抱怨过一句,父母这么多年也都是她照顾吃穿,大事小情也都是她陪着,从来没开口和我们诉过苦,见面总笑呵呵的,她惦记着所有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安慰好老妈,我回了屋,往事一股脑儿的涌现在眼前。

明明那么久的事了,清晰的仿佛昨天才发生过。

那年,大姐在县城读初二,我五年级,妹妹三年级。

家里供三个孩子上学,日子紧紧巴巴,我爸妈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养猪,几乎没有别的进项。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一到快开学了俩人就犯愁,我俩在村里上小学,花的还少点,大姐在县城要吃饭住宿,即便她再节省,也是一笔不小的的支出。

前几年勉强凑一下也够,今年我姥爷忽然生了场大病,去市里做手术花了不少钱,我俩舅愁的不行,到处借。我妈和我爸商量了一下,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送了过去。

姥爷痊愈后,还被我妈接家里养了俩月,天天煮鸡蛋,炒菜,偶尔还去大集上买鱼买肉,姥爷养胖了,家里几个月一分钱没攒下。

我爸也急,就背着我妈去城里抗活,他没手艺,只能卖力气,一堆庄稼汉在马路边蹲着等活干,运气不好,一天也赚不了多少。

我妈搁家天天叹气。

我姐看明白了,正赶上放暑假,她就领着我和妹妹去捡煤渣。

村国道上经常过山西那边拉煤的车,车装的满,有时会颠下来,都是好媒,捡回家就能用,攒多了还有人收。

虽然就几块钱,好歹也能补贴。

往年卖的钱妈都不要,让我们买零嘴,可现在我们仨一分都不花,全攒着。

可惜,后来知道的人多了,一天也捡不了多少。

大姐就不再去了。

整天也看不见人,吃了早饭就没影,一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

浑身上下灰扑扑的,满头满脸的土。

我妈问她上哪儿玩疯了,她也不吭声。

天天早出晚归。

头开学前一天晚上,我爸妈在灯下数钱,分了三份,我们姐仨一人一份。

还差两百。

我爸说吃完晚饭去大伯家借,我和妹妹赶紧捧着二十多递给我妈,这是我俩捡了一暑假卖煤渣攒下的。

我爸接过钱眼圈红了,我妈也笑着掉了眼泪。

大姐收拾完桌子,默默走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多。

她叠的整整齐齐。每一张钱都压平了。

有五十的,十块的,还有硬币。一共两百多。

爸妈惊呆了,你一个小丫头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我姐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我跟着表叔去砖厂干了五十天,我力气小,跟不上别人,要不还能再多点。”

我妈拉起姐的手,手掌指腹一层厚茧,手背指缝间还破了皮,伤口红肿。

“闺女,你咋能干这活啊,多危险啊!”

我妈声音都在发颤。

“我能干,妈,真不累,就是土多。”

我姐憨憨的笑了。

爸妈看着我们姐仨,掉了泪“都是好孩子……”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从那时起,我姐周末就去干活,寒暑假更是一天不肯歇。

我姐升高中那年,我考上了县里的初中,我成绩很好,妹妹更好,一考就是一百。

村里人都羡慕,老赵这几个闺女咋养的,一个赛一个聪明。

也有人不以为然,“闺女学习再好有啥用,老了也指不上。仨孩子,都上学,累死他们两口子也供不起。”

这也是实话,我姐高中,我初中,妹妹也马上毕业了,家里真供不起啊!

我爸妈愁的什么似的,俩人商量着要不把猪卖了。

公布成绩那天,我大姐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她说自己考砸了,没考上高中。

我当场就傻了,大姐学习虽然不拔尖,可也不赖,怎么可能考不上。

我爸和我妈对视了一眼,“要不再复读一年?”

我姐摇了摇头,“算了,我成绩本来就一般,小荣小花学习都比我强,她俩好好上学,我已经想好了,去城里找工作,爸,以后不用愁了,咱俩赚钱。”

我爸深深看了大姐一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答应了大姐的决定。

就这样,才15岁的大姐就跟着村里几个姐姐去上班了,她在餐厅端盘子,在市场卖衣服,一天到晚不闲着,打好几份工,自己省吃俭用,一块钱都舍不得花,挣来的钱都给了我妈。

我爸也开始跟着村里的包工队干活,天天在工地里顶着日头和水泥,干小工。

在我爸和我姐的努力下,我和妹妹都考上了大学,我选择了当时热门的师范,我妹去了南方。

多年后,我才知道,其实我姐考的很好,被重点高中录取了,可她深知家里的情况供不起仨个学生,她不忍心我爸妈发愁,才说自个没考上。

其实我爸当时就看出来了,可他没说。

他也希望仨孩子都上大学,可是他实在供不起,只能委屈我姐。

这些年,我爸妈给我们姐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姐为了你们牺牲了太多,你们一定不能忘了,条件好了帮衬她。

我和妹妹暗自决心,以后一定好好报答姐姐,孝顺父母。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可我太了解大姐的脾气,别说直接给她钱,这几年就是给她买衣服,吃的喝的,多给她儿子点零花钱她都会想法设法的补回来。

我大姐说,她是老大本就应该帮扶妹妹,她离得近,照顾父母应该应分,我俩都在大城市,开销大,还得买房,她可不能要我们的钱。

她说现在生活好了,农民都富裕了,她和姐夫种地卖菜,农闲了还能打工,不少挣。不用记挂她。

要怎么做才能让她心安理得的接受这笔钱呢?

我走出屋,沿着村边转圈,一不留神走到村口的老房子旁边。

那是我家最早住的地,后来村里修路临街了。

爸妈怕我们四个小守着路边不安全,再加上那老房也太旧,就在村里要了宅基地盖了现在的院子。

这条路以前车不多,最近几年,热闹起来了,来来往往不少人,好多村民都在路边做起了小买卖!

看着车水马龙的路,我眼前一亮,一溜小跑去了我大姐家。

邻村,走着大约半小时。

进门五点,大姐两口子正准备做晚饭。

“姐,我想吃你做的酱炖杂鱼,还有贴饼子。”

“馋了吧!外边饭店都比不过你姐这手艺!”

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正好,家里还养成两条大鲤鱼,冰箱里有鲫瓜子还有条鲶鱼,家里有白萝卜,冻豆腐,还有宽粉。”

大姐手脚麻利的开始张罗,我偷摸给妹妹发了短信,让她告诉老妈,我在姐家吃饭。

老公也被我喊了过来,姐炸了盘花生米,拍了个黄瓜,老公和姐夫喝起了小酒。

大铁锅炖鱼就是香!

酱香萝卜香,混合着鱼肉的醇香,玉米面饼子在锅边滋啦滋啦的响。

姐这炖鱼的手艺简直绝了!

真比好多饭店做的都好吃!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姐,你这手艺太好了!”老公吸溜吸溜的吃着鱼汤泡饼,竖着大拇指夸!

我也吃的眉飞色舞一脑门汗,姐一个劲儿给我夹菜,比她自己吃都高兴。

“哎,可惜。”我对老公使了个眼色。

他忙不迭咽了嘴里的肉,“大姐你这手艺不开个饭馆太可惜了,比我吃过的大饭店都强!”

“行吗?”我姐眼前一亮,随后又叹了口气,“投资可也不小,还得有地方,租房装修雇人,不行不行,我可没那么多钱!”

“咱家老房不是空着,临公路,位置好,自个家收拾一下就行,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姐,要不咱俩合伙吧,我出钱你出力,赚了钱平分咋样!”

我掏出银行卡塞给我姐,“卡里有十万,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就找人收拾。”

“不行不行……”我姐赶紧往外推。

“咋不行!我看着一准行!”妹妹妹夫家两口子不知道啥时候也进来了。

“有这好事咋不想着我!我也要入股!”妹妹摸出手机直接给我姐转了五万,“我不管啊,不让我投我就不走了!别想撇下我。”

我姐眼圈儿瞬间红了,“你俩这是换着法接济我。”

“那可真不是!”我赶紧摆手,“姐,我们都指望着你发大财分钱呢!”

“别让小军在外头打工了,给别的老板炒菜也是干,还受气不如回家自己干,我还有个主意……”

我拉着长声,“那片地不小,翻盖也行,一楼开饭店,二楼住,再弄个大院子种点时令蔬菜,自给自足还能做宣传!多美啊,我俩再回家也有地住了,爸妈那太挤了!姐你别担心钱的事,我和妹妹平摊就行。”

“就是,你这房也翻盖一下吧!小军也该说亲了!没房哪行!”妹妹举双手附和。

“越说越没边,开个小饭馆还凑合,还盖两处房,疯了吧!”

“那就先盖一处!”我爸和我妈也进了屋,其实他俩跟着我妹妹两口子一起来的。

我妹脾气急,停了车就往屋里跑,老两口落在了后边。

春节回家大姐硬塞给父母6千块钱,下午,我独自一人进了大姐家

“爸,妈你俩也来了,你们这是商量好了?”

“真没,我也惦记这口,给我倒杯酒。”

我爸笑眯眯坐下。

“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先开饭馆,赚了钱再起个大院,这样你离我近点,家里留给小军。一样一样的来,赚了钱你们姐妹平分,我做主,你姐最辛苦拿大头,不用你们平摊,老爸出大头!”

老爸拍板,老妈掏出存折。

我姐一下子就哭了,“爸,我可不能用您的钱,您还留着养老呢!”

“我和你妈身体这好,养老早呢,你们姐仨都孝顺,现在村里那些老块块谁不羡慕我?哼,让他们笑话我没儿,咋了,我仨闺女我过得不比他们强,你们年年给,我和你妈这些年存了不少,我俩还能种菜,以后我给你种萝卜,自个种的不打药,还好吃!”

“就你嘚瑟,看把你美得!”我妈白了他一眼。

“我就美,仨闺女孝顺,咱俩身子骨硬朗,等大闺女饭馆红火了,再盖个二层楼,我还美呢!”

“我一定好好干!努力赚钱大伙分!”大姐一边说一边抹眼泪,我妈也哭了!

我胸膛滚烫滚烫的,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畅快。

都是一家人,互帮互助应该应分。

姐过得好,爸妈就高兴,我和妹妹更高兴!

期待来年,大姐的饭馆生意红火,老爸老妈身子骨康健,我们一家人永远像现在这样,不分彼此,一直幸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六姊妹:为啥奶奶去世后,刘美心才开始肆意苛待老大,偏心老六?
...按说,论对家里的贡献,大姐贡献最大,劳苦功高。家丽两口子暂时没有房子住,住在父母家,还可以照顾母亲美心,一直住到刘美心去世,甚至住到家丽两口子去世,妹妹们都不应该有意见。依照
2025-02-23 02:40:00
80岁大姐没退休金没存款,儿子媳妇却很敬重她,只因她懂得闭嘴
...脑,一开始在中学旁边开包子铺,后来孩子读大学,他们两口子又到孩子的学校食堂继续卖包子,这些年也赚了不少钱,在城里买楼安家了。小外甥媳妇可厉害了,尤其那张嘴特别能说,而且心直口
2024-04-26 06:27:00
六姊妹大结局:家文和张建国上大分!为啥只有老二老五站队大姐?
...后手。幸亏大姐夫有私房钱,而且数额不小,否则,他们两口子最后真要流落街头了!二是大姐夫自己心甘情愿为何家付出,但是不想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所以,他和家丽宁愿去租房子住,也不愿
2025-02-27 17:31:00
六姊妹大结局越圆满越打脸!60万平分,老宅归刘美心,张建国最惨
...把他当跳板。姊妹们长大,翅膀硬了后,张建国和何家丽两口子就没了利用价值。何家丽和她们有血缘关系,割舍不下,可张建国凭什么要以德报怨?大结局里,何家丽还在讨好母亲和姊妹们,她的
2025-03-12 17:24:00
公公做心脏手术需要20万,大姐出3万,二哥出5万,我出12万
...哥哥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嫂子也是一位在编教师,两口子都是铁饭碗,因此婆婆总是高看大哥大嫂一眼。嫂子生孩子和我儿子出生时间相差不过几个月,可婆婆却去城里帮嫂子带孩子,理由是
2024-02-26 14:18:00
《六姊妹》何向东被骗!原来,这才是刘美心背刺何家丽的真相
...,姐姐姐夫帮不上忙了,就开始露出丑陋的嘴脸。何家丽两口子住进老宅,是为了照顾阿奶和刘美心,何家丽却始终存了心思,疑心大姐是为了房子。以前,她还只是拉着刘美心说大姐的坏话,阿奶
2025-02-22 05:49:00
卖韭菜的老大姐
...是您的吗?”我蹲下来和老大姐说话。“是这么回事。我两口子,没儿没女的,四十多岁要了一个闺女,也没供闺女考出去,到头来还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闺女出门子找了个实实在在的姑爷,生了
2024-03-27 07:50:00
每天吃自己炒的菜,52岁大姐患上胃癌,妹妹痛哭:我早该劝她的!
52岁的刘大姐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但她却始终没当回事,每次痛的时候就吃点胃药和止痛药,症状呢,时而好时而差,刘大姐也没有重视,但最近一个月来,刘大姐明显感动腹痛
2024-06-03 14:41:00
六姊妹:何家6个女婿,张建国贡献大,欧阳宝最慷慨,宏宇最安分
...发誓要和欧阳宝混出个人样来,不被娘家看不起。果然,两口子敢想敢干,赶上了好时候,真的发了。发家后,何家艺扬眉吐气,在娘家姊妹们面前有了脸面。虽然当年落魄时被何家人看不起,但是
2025-02-21 22:0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细致服务筑防线,暖心守护客户“钱袋子”
东南网龙岩9月18日讯(通讯员 吴凡 黄国栋)近日,农业银行龙岩金融中心支行的柜台前,一场无声的“资金守护战”悄然展开
2025-09-19 12:27:00
小叶医探 | 外国友人突发脑梗在合肥“零障碍”获救
大皖新闻讯 突发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危急凶险的情况,更何况是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近日,72岁来自南非的John(化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言语含糊
2025-09-18 16:06:00
道德榜样在行动|张金兰:无怨无悔照顾姐姐40余年
张金兰,女,汉族,群众,1961年9月出生,兰陵县长城镇西王庄村村民。姐姐出嫁后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妹妹张金兰毅然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2025-09-18 17:27:00
蚌埠一女子悉心守护患病哥哥: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下午,蚌埠市金色晚年养护中心三楼陪护室内,36岁的吴双妹坐在哥哥吴双喜的床边,剥开一根香蕉,轻轻递到他手中
2025-09-18 12:01:00
爱情与自我成长共舞 珍爱网谈恋爱中的智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情侣之间关于“爱情和爱好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更多的陪伴与投入,兴趣爱好理应为感情让路
2025-09-17 08:21:00
我是一棵国槐
2025-09-17 12:09:00
小伙在火锅店给父亲庆生 讲话、磕头引关注 回应质疑:没有提前策划
大皖新闻讯 在火锅店里给父亲庆生,小伙子面向店里其他的陌生客人讲述家庭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向父母下跪磕头。近日
2025-09-17 16:52:00
女孩被虐致死引发重组家庭儿童保护讨论:不能等呼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16日,“莆田12岁女孩琪琪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
2025-09-17 20:24:00
剑河法院发出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
9月16日,剑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彬来到岑松镇暗拱村,向青年农民姜鹏授予该院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褒奖姜鹏八年如一日履约执行的诚信品德
2025-09-17 21:29:00
一段濒临破碎的 “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
大皖新闻讯 一段濒临破碎的“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带来笨拙却真挚的浪漫。这是日前发生在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张店法庭内的温情一幕
2025-09-16 11:51:00
八岁男童闹市走失 警民联动两小时寻回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焦急父亲的报警,他年仅8岁的儿子约两个小时前在热闹的大唐西市与其走散。家人自行寻找未果
2025-09-16 21:22:00
诗笺 | 夕阳山外山
(一)我准备好悲喜交加的眼泪也准备好一件阳关酒记得小时候一起背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准备好给同学聚会十年、二十年前情不自禁表达好像也是这样一转眼好多年前尘往事经不住遥望回
2025-09-16 23:03:00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