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孔媛媛 吕春梅 通讯员 颜芬 张军
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济宁市自2019年开始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已累计评定“田秀才”“土专家”421名,其中高级职称46人。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农村一线,具有一定种植、养殖、农村社会服务等技术技能,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代农业农村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新”在哪?他们在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上有何过人之处?近期,记者采访了梁山、金乡、泗水、兖州等地不同领域的“新农民”,解码“新农民”的成长故事。
锚定自动化管理
抓牢致富新机遇
走进梁山县金合种禽,相较于其他的养鸡场,这里有些特别,鸡舍里见不着鸡毛乱飞的景象,闻不到刺鼻的鸡粪味。走入其中,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喂食、饮水、温湿度控制、集蛋等日常工作皆由智能互联网系统自动完成。
“山东金合种禽筹建于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于2011年正式投产,公司占地360余亩,下辖一个种禽孵化中心,两处白羽肉种鸡繁育场,一个种植养殖合作社,现年存栏父母代种鸡30万套,年向社会提供优质肉鸡苗3000万羽。”梁山县金合公司总经理谭昌龙介绍,以前的养殖场需要大量人工,现在都变成了自动化,干净卫生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周边地区1000余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达6000余万元,并逐年增加。
据悉,山东金合种禽在种苗、饲料、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服务,是鲁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白羽肉鸡繁育基地。选用国际上高产、优质、高效的畜禽良种,饲养设备采用国内顶尖的饲养技术,鸡舍采用两高一低、自动饮水、自动喂料、自动控温等多项智能化设备,并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生产规范,从而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自动化。
为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发挥应有作用,山东金合种禽秉承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合作社联系农户,采取“种养结合、互利共赢”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流转土地500余亩,用于畜禽粪便的处理,先把畜禽粪便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中心通过干粪运输车统一收集到有机肥加工车间,加入菌种及一定量的秸秆等,经翻抛机混合均匀发酵后,制成有机肥还田利用,走上了农牧一体、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扎实稳定的发展,山东金合种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商品代肉鸡苗生产销售为核心,集肉鸡养殖、屠宰加工、有机废弃物开发利用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向着生态平衡、安全环保、优质高产的现代畜牧业迈进。
谭昌龙作为济宁市首批拿到中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之一。他告诉记者,评职称让广大“新农民”感到“农业生产有奔头”。
小蘑菇变大产业
乡村振兴有奔头
周晴晴,一名扎根农村家乡的“乡村好青年”,2014年从北京回到家乡,接过父辈的食用菌合作社,开始了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种植的传统品种受到市场冲击,销售大幅下降。周晴晴怀着一份“要做就做最好”的执着,不断总结经验,确定了高附加值、耐储存的珍稀食用菌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我曾在3个月内跑遍全国各地,做市场调研,与同行交流,从父亲长期研究的品种中筛选出羊肚菌、羊肚耳、榆耳、猴脑菇等一批珍稀食用菌。”
随后,周晴晴带领团队开始在基地栽培不同食用菌品种,引进和驯化羊肚菌M6-1、MG5,榆耳J3,羊肚耳CY-5等珍稀食用菌品种,探索出羊肚菌暖棚,冷棚,林下,大棚套小棚等不同模式高产技术,同时成为全国野生羊肚耳人工驯化第一人,获得羊肚耳袋料栽培高产技术发明专利。
摸索得多了,周晴晴也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乡村振兴新菇农,她认为,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食用菌创业者,一定要选好主打品种、成为行业技术专家,要培养自己的核心团队、具备核心竞争力。
2018年周晴晴在原有一家一户的基础上,大胆提出“3+3+3+1”食用菌(珍稀食用菌)基地种植技术扶持创业计划,2019年创建珍稀食用菌创业孵化平台,整合统一基地,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公司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种源、专业技术、标准化设施和成熟销售渠道,种植户轻松做食用菌创业老板,重点扶持农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贫困户,让种菇和创业变成一件简单的事。
通过这一平台,周晴晴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等地创建珍稀食用菌创业孵化平台,整合大中小型食用菌种植基地87处,近万亩,培养种、管、养、销一体化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经济效益1.2亿元。
小蘑菇,大产业,9年创业生涯,周晴晴坚持科技兴菌,技术兴农,人才与产业双带动,培养了一大批乡村菌业专家,用传承、创新、坚持扛起了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大旗。
农文旅融合发展
群众家门口就业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走进泗水县尼山鹿鸣,绿意盎然,与青山和村庄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结合鹿鸣村的农业生产实际,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示范作用,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数字化农业,建设‘尼山鹿鸣’示范区,筑牢支持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中佳海蓝集团董事长侯晓晨说,整合当地的农民资源,量身打造收益模式;以“协会+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甘薯产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健康种苗繁育基地和万吨级智慧化仓储基地推进“泗水地瓜”高产高效高值化发展;打造耕读教育基地,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三产引二产促一产”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更多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侯晓晨看来,“新农民”要将新理念融入农业发展的新实践。侯晓晨带领团队创新线上线下无缝隙开放型培训新模式,开发“海蓝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中国甘薯产业大数据平台”“一起种”APP,让农民随时随地与专家在线交流,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有序组织输转,组织附近村民学员边培训边生产,实现由单一培训转变为促进就业、培养人才、带动产业全链条式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就业能力。
田园生活新理念
种出满满幸福感
走进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大南铺村的晒粮场,马兆文正忙碌着晾晒玉米。“2013年9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流转土地480亩,带头成立了济宁市兖州区向阳花家庭农场,其中粮食种植400亩,蔬果经济园80亩,”马兆文介绍,粮食种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全部实行小麦玉米一体化标准化种植、订单化生产;蔬果经济园建设了26个瓜果大棚,引进网纹哈密瓜种植,并注册了“马兆文”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是兖州区第一家哈密瓜种植基地。
在向阳花家庭农场,一排排小菜地非常吸睛,白菜、萝卜……多种蔬菜,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这是2015年创新性开辟的‘一分地菜园’,由原来的10亩到今年的20亩,采取全程托管和半托管模式,按每份800元的形式,向城市的市民出租,目前会员达到120人。”马兆文说,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探索种植经验,创新销售渠道,每年都搞一些“我采摘我快乐”“我盼瓜儿快长大”等丰富的采摘活动,做到农业与教育相结合,农业与文旅相结合等,打造让市民吃健康瓜菜,享田园生活的理念。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我还要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马兆文说。
据悉,对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济宁市通过多种举措加以支持,鼓励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技能、扩大规模、增加效益,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中国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建合作基地、邀请省市专家跟踪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优先推荐参评各类人才项目,先后有100余人获评“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累计提供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各类贷款2.3亿元。
近期,济宁市人社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1个部门制定了进一步促进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十条措施,将从项目安排、金融保险服务、用地用电保障、智力支撑、学习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技能、扩大规模、增加效益,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济宁市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