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江水入淮”抗旱保种圆满完成 下周预计将向河南调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2 22:04: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为了缓解皖北部分地区旱情,在安徽省水利厅的统一指挥下,自6月12日19时30分起,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向皖北地区调水。截至6月22日,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连续奋战九个昼夜,圆满完成“江水入淮”抗旱保种调水任务。

十天调水取得什么成果,发挥了哪些作用;现在安徽出现降雨,还需要继续调水吗;对于目前的防汛形势,引江济淮工程能发挥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6月22日晚,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调度运营中心副主任王青松。

蜀山泵站九天调入江水1.1亿立方米

大皖新闻:九个昼夜“江水入淮”抗旱保种调水,一共调了多少水?

王青松:省水利厅自2024年6月11日18时针对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7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在安徽省水利厅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12日晚正式开展向皖北地区调水。其中,蜀山泵站从6月12日晚到6月21日晚,24小时全天候作战,连续奋战了9个昼夜,共计调入江水1.1亿立方米。统计显示,自5月21日以来,蜀山泵站已累计调水入瓦埠湖约1.4亿立方米,过东淝闸入淮河干流约1.8亿立方米。

已停止从长江调水到淮河干流

大皖新闻:目前安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降雨,请问是否还需要继续调水?

王青松:是否继续调水主要是根据雨情。这几天安徽雨带北抬,沿淮地区开始下雨。根据省水利厅调令,6月21日下午5:45开始,停止从长江调水到淮河的干流。这是因为受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的水位已经涨上来了,不需要从长江再调水到淮河干流。

向皖北调水仍在继续进行

大皖新闻:那是不是意味着这轮向皖北地区调水已经全部停止了?

王青松:尽管暂停从长江调水到淮河干流,但是亳州、宿州、淮北、阜阳部分地区雨势不大,目前来看还是有旱情存在。同时,我们要保证皖北人民喝上引调水,保证亳州的城市供水,因此,从长江调水到淮河干流虽然暂时停止了,但我们依然在利用淮河干流北岸的西淝河、阚疃南站、西淝河北三个梯级泵站,调水到茨淮新河,继续向皖北地区调水。

下周预计将向河南调水

大皖新闻:下一步还有哪些调水计划吗?

王青松:下一步,根据省水利厅等相关部门的调令,以及雨情旱情具体情况,加上河南省周口和商丘两个地方的用水需求,下周我们计划向河南调水,调水量大约是500万立方米。

具体来说,下周一将通过茨淮新河以北的朱集、龙德这两个泵站,向河南地区送水。也就是说,下一步将密切关注皖北雨情、河道水位,与地方水利部门保持对接,在保障度汛安全的前提下,以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江水北送段调水方案,继续开展向皖北、河南调水。

引江济淮不仅抗旱也能防汛

大皖新闻:引江济淮工程如何发挥它的防汛功能?

王青松:引江济淮工程兼具抗旱和防汛的功能。目前,长江水位上涨比较快,安徽南部地区也启动了防汛Ⅳ级响应。如果说将来菜子湖流域受持续降雨影响,超过警戒水位,利用引江济淮工程可以启动枞阳泵站向长江排水,因为它是双向的功能,既有调水的功能,也具有排涝的功能,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菜子湖的水排到长江去。

面对三大考验 引江济淮完成“大考”

大皖新闻:皖北抗旱和皖南防汛,对引江济淮也是一个考验。您觉得工程“迎考”的成绩如何?

王青松: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从工程基本建成到试通水,再到去年底的试调水,到今年的常态化调水,引江济淮工程已经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次的持续调水,对引江济淮工程是一次“大考”。

因为有几个考验因素:输水线路很长,今年调水在安徽省境内达到587公里;涉及面很广,牵涉到皖北的12个市46个县区;受益范围比较大,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00万亩。

如今,这轮“江水入淮”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这也得益于多方联动。在省应急厅、省水利厅的的统一调度下,各部门高度协同合作,才得以顺利完成,也是对整个工程的检验,对引江济淮内部调水运行管理的考验,是对整个调水机制的一种检验。从目前运营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山遮不住 江水北流去
...开中国的版图,在安徽的这片土地上,长江、淮河两条大河南北遥望,巢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构成了江淮大地如诗如画的山水版图。大江大河,哺育了江淮儿女,却也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2022-12-31 06:51:00
...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涵盖安徽省13市和河南省2市,共55个区县,惠及皖北、豫东4000多万人口,改善灌溉面积1808万亩。通过引江济淮工程,不仅可以让皖北300
2024-03-30 14:37:00
...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不仅将让皖北和豫东人民喝上长江水,还将确保淮河干流不再断流,助推淮河和巢湖等国家重点治理的河湖水质改善和生态复苏。2022年12月30日,随着巢湖派河口
2023-01-04 05:11:00
行走大运河|来自江都水利枢纽的用电单
...永说,今年淮北偏旱缺水,江都水利枢纽从5月7日起投入抗旱运行,“4座泵站33台机组开了46天,抽水北上。33台机组,3天就能向北输送1亿立方米江水”。这样的输送意味着什么?在
2024-06-26 16:59:00
...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查道满、总台记者徐之昊、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高级工程师韩文锋,关注最新情况。皖北地区,需严防旱涝急转、旱涝并存安徽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 查道满:根
2024-06-22 07:55:00
驻青央企项目快讯|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全线通航
...、江水北送三大段落,共设“八大枢纽”,供水范围涉及河南、安徽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惠及皖北、豫东5000多万人口。其中,中交一航局承建的
2023-09-27 11:59:00
中新社合肥8月9日电 (记者 赵强)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白中华9日说,今年入汛以来,该省149.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97亿元(人民币,下同)
2024-08-09 15:55:00
...地探访。引江济淮工程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共有八大枢纽工程,分别为枞阳引江枢纽、凤凰颈引江枢纽、兆河节制枢纽、庐江节制枢纽、白山节制枢纽、派河泵站枢纽
2022-12-31 06:50:00
长江淮河“牵手”!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实现试通水通航
...,在巢湖岸边宣告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试通航。当长江水从枞阳引江枢纽汩汩流出,一路逶迤北上。它过长渠、钻涵洞、穿渡槽,历尽千里奔波,最终与淮河交汇。这一刻,标志着从1953年
2022-12-30 15: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