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三镇古今·
珞珈山上建武大
董玉梅 湖北武汉人,武汉地方志专家,武汉文史馆馆员。
□ 董玉梅
在武汉大学建成后,曾经的罗家山、落驾山等称呼,慢慢退出了舞台,珞珈山这个名字被人们接受。武汉大学的创办,缘起于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
1928年7月,蔡元培决定在武昌中山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国立武汉大学。蔡元培任命刘树杞为建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代理校长,任命李四光、王星拱、张难先、石瑛、叶雅各、麦焕章六人组成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负责筹建大学,选校址、建校舍。
8月上旬,湖北省政府代主席方本仁及全体建筑筹备会委员实地考察罗家山,均无异议。8月15日,武汉大学发布征收土地的公告,决定用七块银元一亩水田、五块银元一亩山地的价格购买校舍用地。当时圈定的校园范围:东以东湖湖滨,西以茶叶港,北以郭郑湖,南面自东湖湖滨至茶叶港桥头,总面积3000余亩。至此,选址新校舍的工作基本完成。
为了建设一个与山水相得益彰的美丽大学,李四光和叶雅各同赴上海,邀请著名的美国工程师开尔斯(Kales 1899—1979)来武汉,进行武汉大学的建筑设计。与此同时,李四光勘定了武汉大学的主轴线,由毕业于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缪恩钊和助手沈中清带领4名测工,开始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沈中清回忆:“那时落驾山上树藤杂草一片原野,五里之内没有人烟,山上野鸡野兔常有遇见……有时刘公打一只野鸡给我们加餐。晚上我们用煤油灯照明……”沈中清回忆中的刘公,是广东商人刘燕石,民国初年他在罗家山北购地建有一所私人庄园。测绘武汉大学地形图时,沈中清和测工们就是租借了刘燕石的庄园进行工作和生活的。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工作,他们终于完成了地形图的测量和绘制工作。
此时,从上海来到武昌的开尔斯,已经被武汉大学正式聘请为建筑工程师。从1929年3月起,人们就常常看见这个外国人站在罗家山的山头上,且一站就是数小时。他观察周边山势,欣喜地看到罗家山下临湖,山有泉,水源充沛;且罗家山一带的山头不甚高峻,可以依山修筑校舍,又可利用山石节省营造地基及砖石材料,一幅古朴庄重、轩昂瑰丽的大学总设计图在他大脑中逐渐完善起来。这个总设计图包括七大方面:一是教学设施,包括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学院以及大礼堂、图书馆、总办公厅、体育馆、饭厅等十余栋建筑;二是七栋学生宿舍;三是多栋教职员住宅;四是电气厂、工场各一栋;五是零星房屋若干栋;六是自来水厂及园林设备;七是校址及其附近纵横数十华里的马路。
开尔斯对武汉大学的贡献不可忘记。1932年3月7日,校长王世杰在新校舍礼堂讲演时,特别强调说:“在这里我们最要感谢的是开尔斯先生,他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他不计较报酬,而完全把兴趣寄托在艺术方面……他给予我们的帮助实在大得很!”为感谢和纪念开尔斯,武大授予开尔斯名誉工程师称号。
需要提及的是,总设计图中的自来水厂,1931年由李四光主持,由土木工程师缪恩钊设计,在珞珈山北麓湖滨处兴建起来,这是武昌最早的一座水厂,虽然简易,但平均每天给校区内供水1000立方米。
缪恩钊的助手沈中清,后来成为武汉大学建筑设计室第一任室主任。1930年2月,湖北省建设厅修筑了一条专门通往武汉大学的道路,命名为大学路。1931年,沈中清在街道口大学路的起点设计建造了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武汉大学牌坊。可惜的是,这个油漆彩画甚是别致的牌坊毁于1932年的龙卷风。1934年,武汉大学又重筑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的牌坊,牌坊正面是“国立武汉大学”六字,背面是文、法、理、工、农、医六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