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6: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是唐朝当之无愧的诗坛一哥。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对文学的贡献可不仅限于诗歌这一方面。

他还是词的鼻祖,很多人都说词起于温庭筠,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在温庭筠之前,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建等人都曾写过词。

尤其是李白,他的《忆秦娥》和《菩萨蛮》这两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令人拍案叫绝。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菩萨蛮》这首词,全文如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是很经典常见的词牌名,温庭筠、韦庄、辛弃疾等人都曾写过,李白的这首便是代表作。

关于这首词的背景已经无法考证了,明朝文学家曹学认为此词是李白为思念故乡四川而作,

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于唐玄宗入蜀之后。

根据这首词的意境来看,我是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的。

李白在20多岁的时候离开了生活了将近20年的故乡,此后再没回去过。

对于故乡,李白一直满怀思念,“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虽然不知为何他踏遍千山万水,却不曾再回故乡,但是故乡一直在他的心中。

所以我认为这首词应该算是羁旅天涯的思归之作。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的上半阙着重描写凄凉的环境,渲染气氛,为下半阙的抒情埋下伏笔。

开头两句便营造了一种惆怅的意境,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远处的树林被一层烟雾笼罩着,那碧绿的山色也让人愁苦到了极点。

树林如烟如织,扯不开,断不了,连寒山都染上了伤心的色彩,山林如此,人何以堪?

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大概便是如此了。

因为词人的心中悲苦,所以眺望远方,树林、山色便也变得凄凉了。

这里的“织”最为人所称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那种化不开的愁,后来刘克庄的“乱愁如织”、纳兰容若的“寒烟如织”,想必都是受了这首词的影响。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接着的两句主人公便出现了。

苍茫的夜色慢慢地进入了高高的阁楼,那楼上有个人正眺望着远方,独自忧愁着。

“入高楼”的又何止是暮色呢?还有那无边的凄凉和愁苦。

一个“入”字,不仅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更是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苦。

而“愁”字应该算是词眼了,主人公的所有情绪都集中在这一字中。

这一字承上启下,不仅是上阙情感的概括,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半阙。

词人愁的到底是什么呢?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接着的下半阙便对他的愁苦展开了描写。

开头两句写的是主人公的所见。

他在玉阶上久久地站立着,突然看到空中飞过一群鸟儿,想必他们是急着回巢吧。

一个“空”字,将他此时孤独无奈彷徨的情绪写到了极致。

而他的孤苦无依,又和鸟儿的“归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鸟儿尚能回巢,而他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呢?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到这里,一种羁旅天涯,思乡念亲的愁苦之情已到了顶峰,所以最后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也算是自然而发了。

他的归程在何方呢?只见远方的道路上,长亭连着短亭,仿佛没有尽头。

原本“长亭短亭”便含有离别之意,而长亭短亭连绵不尽,更是加深了离愁。

路程遥远,归期无望,词人的心中该是何等地痛苦无助。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全词融情于景,通过平林、烟霭、寒山、高楼、宿鸟、长亭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将游子羁旅天涯的愁苦写到了极致引起了千年的共鸣。

后来很多人将这首词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短短几句令人拍案叫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8:13: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百代,一首,冷门,词曲,李白的资讯:
...了。后人将这首《菩萨蛮》和《忆秦娥·萧声咽》视为“百代词曲之祖”。这首词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旅思。这首词被题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可见能够引起许多旅客的共鸣。在古代,为了传递文书、
2024-04-29 22:16:00
李白哪首巅峰词作,整个宋代唯有范仲淹能与之比肩
...伤心碧。”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人看作是“百代词曲之祖”。李白《忆秦娥》气象雄浑,风格接近宋代的豪放词,《菩萨蛮》情深景伤,风格接近宋代的婉约词。两首词中,尤其以《忆
2024-02-26 17:41:00
李白最冷门的一首诗,题目新奇诗意别具匠心
...李白人生中第一次政治失意。李白在离开朝廷之际写下了一首《沐浴子》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沐浴子唐·李白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所谓
2023-06-25 11:29:00
想当年|这些冷门老歌,你还在听吗?
...更是一个时代的经典。在曾淑勤所属的点将唱片1996年被百代唱片购并后,她便没有再发行新专辑,并且逐渐淡出了歌坛。曾淑勤的歌都有着流畅而不复杂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华语流行
2024-04-07 11:24:00
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评价非常客观
...自己也曾经说过: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而苏轼更擅长填词,诗词不能相比,并且苏词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还不能排到第一。否则词帝李煜、“千古第一才女
2023-02-16 21:36:00
繁星互娱国风热单助阵腾讯综艺
...她炉火纯情的唱功和深情演绎下,《一花一剑(新版)》如同一首豪情万丈的唐诗,自带豪迈洒脱的超凡氛围,与传统剑术相得益彰;《怎叹(女声版》在浅唱低吟中像一首爱情绝唱,如泣如诉地致
2023-10-26 22:01:00
李商隐写下一首名诗,为何1千年后被骂抄袭了现代人
...表作,绝对原创,毕竟他不可能穿越到现代来抄袭。作为一首千古名诗,《夜雨寄北》被多方引用很正常,它曾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比如前些年大火的后宫剧《甄嬛传》。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
2024-06-15 15:07:00
相约黄河大集 走进太白楼享诗韵济宁
...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为近距离接触和挖掘家乡文化背景后的人文精神,提升辖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2024-01-11 17:37:00
“万步有约”、与健康同行!这场健走激励大赛将于4月19日在江油启动
...步有约”健康健走紧密结合。 主题曲《我们一起来》是一首极具运动风格的歌曲,其词曲和演唱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激越。 宣传海报设计简洁明了,色彩搭配和谐统一,既突出了活动的
2024-04-12 11: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