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是唐朝当之无愧的诗坛一哥。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对文学的贡献可不仅限于诗歌这一方面。
他还是词的鼻祖,很多人都说词起于温庭筠,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在温庭筠之前,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建等人都曾写过词。
尤其是李白,他的《忆秦娥》和《菩萨蛮》这两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令人拍案叫绝。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菩萨蛮》这首词,全文如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是很经典常见的词牌名,温庭筠、韦庄、辛弃疾等人都曾写过,李白的这首便是代表作。
关于这首词的背景已经无法考证了,明朝文学家曹学认为此词是李白为思念故乡四川而作,
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于唐玄宗入蜀之后。
根据这首词的意境来看,我是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的。
李白在20多岁的时候离开了生活了将近20年的故乡,此后再没回去过。
对于故乡,李白一直满怀思念,“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虽然不知为何他踏遍千山万水,却不曾再回故乡,但是故乡一直在他的心中。
所以我认为这首词应该算是羁旅天涯的思归之作。
词的上半阙着重描写凄凉的环境,渲染气氛,为下半阙的抒情埋下伏笔。
开头两句便营造了一种惆怅的意境,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远处的树林被一层烟雾笼罩着,那碧绿的山色也让人愁苦到了极点。
树林如烟如织,扯不开,断不了,连寒山都染上了伤心的色彩,山林如此,人何以堪?
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大概便是如此了。
因为词人的心中悲苦,所以眺望远方,树林、山色便也变得凄凉了。
这里的“织”最为人所称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那种化不开的愁,后来刘克庄的“乱愁如织”、纳兰容若的“寒烟如织”,想必都是受了这首词的影响。
接着的两句主人公便出现了。
苍茫的夜色慢慢地进入了高高的阁楼,那楼上有个人正眺望着远方,独自忧愁着。
“入高楼”的又何止是暮色呢?还有那无边的凄凉和愁苦。
一个“入”字,不仅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更是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苦。
而“愁”字应该算是词眼了,主人公的所有情绪都集中在这一字中。
这一字承上启下,不仅是上阙情感的概括,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半阙。
词人愁的到底是什么呢?
接着的下半阙便对他的愁苦展开了描写。
开头两句写的是主人公的所见。
他在玉阶上久久地站立着,突然看到空中飞过一群鸟儿,想必他们是急着回巢吧。
一个“空”字,将他此时孤独无奈彷徨的情绪写到了极致。
而他的孤苦无依,又和鸟儿的“归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鸟儿尚能回巢,而他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呢?
词到这里,一种羁旅天涯,思乡念亲的愁苦之情已到了顶峰,所以最后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也算是自然而发了。
他的归程在何方呢?只见远方的道路上,长亭连着短亭,仿佛没有尽头。
原本“长亭短亭”便含有离别之意,而长亭短亭连绵不尽,更是加深了离愁。
路程遥远,归期无望,词人的心中该是何等地痛苦无助。
全词融情于景,通过平林、烟霭、寒山、高楼、宿鸟、长亭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将游子羁旅天涯的愁苦写到了极致引起了千年的共鸣。
后来很多人将这首词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短短几句令人拍案叫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8:13: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