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关羽刮骨疗毒是真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15: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刮骨疗毒”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这是一代名医华佗和一代名将关羽之间发生的故事。很多人会有疑问,这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吗?如果有,那么真实的“刮骨疗毒”又是怎样的呢?

一、关羽“刮骨疗毒”不是传说

《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指挥襄樊战役期间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营拔出箭,发现右臂已青肿,原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情况很严重。这时神医华佗恰好赶到,判断箭头上有“乌头之药”,已“直透入骨”,如果不早治,这条胳膊就得残废。关羽问怎么办,华佗提出了“刮骨疗毒”的治疗方案:“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

关羽于是与马良弈棋,伸出右臂让华佗去割。对这次手术过程,咱先来看《三国演义》的记载,再看《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演义》叙述得十分详细: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关羽的“刮骨疗毒”是怎么一回事?

这段描写很精彩,既表现了华佗医术的神奇高超,又展现了关羽的坚毅。《三国演义》一向推崇蜀汉,杜撰了许多神化关羽的情节,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但这段神奇的“刮骨疗毒”却不完全是杜撰的。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看来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是有来历的,这个“可以有”。二、有关“刮骨疗毒”的史实对比

对照一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发现有几处不同:

一是关羽中箭的部位。《三国演义》说是右臂,而《三国志》说是左臂,《三国演义》借用了这段史料却把一个重要的细节弄错了,也许不是无心之错,而是有意为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使刀,右臂如果不能动,比左臂受伤情况更严重,把右臂改为左臂增加了情节的紧张度。

二是关羽所中之毒。《三国演义》说是“乌头之药”,而《三国志》没有具体指出。乌头是一种主要产于南方的中药,可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但其毒性很大,必须经过炮制才可使用,未经炮制少量即可使人中毒,轻者四肢麻木,重者躁动不安、肢体发硬、肌肉强直、抽搐,直到意识不清而昏迷。

乌头可内服也可外用,因中箭接触“乌头之药”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很少的剂量能否致使关羽的胳膊无法动弹,这也值得怀疑。《三国志》说关羽中箭后创伤其实已被治愈,只是每到阴雨天骨头感到疼痛,说明该毒的药性并不大。

三是关羽中毒的时间。《三国演义》说是在攻打樊城时,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下半年,当时关羽率大军北上,攻击曹魏在荆州的两个重要据点襄阳和樊城,与曹仁、于禁、庞德等人率领的曹军展开激战,双方展开了多次攻防战,关羽在此战中曾经中过箭,倒也有可能,但正史并未有过记载。

四是关羽中毒的地点。《三国演义》说关羽中箭是在樊城的城外,《三国志》等史书没有记载。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樊城之战打得很激烈,关羽虽然俘虏了曹魏名将于禁,又杀了庞德,但始终未能攻克樊城,后来徐晃援军开到,在樊城外连破关羽的围头、四冢等营垒,关羽退走。

有人提出湖北省荆州市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地方,无论按照《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这一说法均不成立,荆州市在汉末三国称江陵,是荆州刺史部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但却不是刘备在荆州的大本营,刘备留关羽守荆州,大本营是公安,即今湖北省公安县。

如果按《三国演义》所说,关羽中箭是在樊城,那么他之后就再没有回到过公安或江陵,不存在华佗在江陵为其“刮骨疗毒”的可能;如果按《三国志》所说,关羽中箭和疗毒也可能发生在后方,那么公安的可能性显然大于江陵。

五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三国演义》说是华佗,《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华佗是汉末名医,在当时很有名,为陈登、周泰、曹操等人都看过病,史书均有记载。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刮骨疗毒”对他来说并不难,只是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就被曹操杀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已经过去了11年,所以《三国演义》里的这个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如果关羽中箭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华佗有没有可能为其疗伤呢?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但很小,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华佗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曹操指定为“私人医生”,难以四处行医,更无法给曹魏的对手去治病了。

《三国志》把关羽“刮骨疗毒”一事的记载置于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前,按该书叙述习惯,这件事也应大体发生在此阶段。

关羽的“刮骨疗毒”是怎么一回事?

三、“刮骨”真的能“疗毒”吗?

说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人不是华佗,还有一个依据,那就是手术的过程。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华佗为关羽手术并没有采取任何麻醉过程,众所周知华佗被称为“中医鼻祖”,他发明了“麻沸散”,手术前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让患者服下,等患者失去知觉再实施手术,以减轻痛苦,像“刮骨”这样的手术,他当然会用麻沸散。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关羽因为中箭而中毒,能通过“刮骨”的办法去治疗吗?

类似“乌头”这样的毒,一般通过血液或消化系统吸收,迅速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从而发生作用,这种毒类似于被毒蛇咬伤,不说“七步倒”,但也拖不了很久。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关羽中毒后受伤部位出现了青肿,胳膊不能运动,这符合中箭毒的病理特征,在没有抗毒血清的情况下,治疗方法应该是结扎伤口,防止毒素扩散,然后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炎,同时内服驱散和解毒的中药,让所中之毒慢慢消散。

也就是说,类似箭头上带的“乌头之药”,是依靠人体代谢和循环系统传播的,毒素不可能只停留在身体的一个部位,一旦传播出去,用“刮骨”的办法无法根除。

但《三国志》又确实记载了“刮骨疗毒”的事,该如何解释呢?按照该记载,关羽的箭伤其实已经基本痊愈了,只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感疼痛。

根据这个症状判断,关羽的身上已不存在箭毒,但中箭后遗留了骨伤,可能是外伤性骨髓炎,中医称附骨疽,民间称铁骨瘤,最常见的情况是外伤所引起的骨骼感染和破坏,时间长了会在原创面附近生出一些“死骨”,产生疼痛,通过手术的办法把“死骨”取出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好办法,所谓“刮骨疗毒”,指的应该是这个。给关羽治疗箭伤并不是华佗有以下史料为证。

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即208年。然而,关羽“刮骨疗毒”事件,则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219年。

是一个叫樊阿的人。传言为华佗弟子。

《三国志·关羽传》则这样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佗在关羽受伤前就死了,刮骨的是谁
...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襄樊之战,关羽刮骨疗毒在《三国演义》中,“襄樊之战”是关羽走向辉煌的一次战役,当时他的风头无量,北方的曹操为之想要迁都,南方的孙权更是深深感到威胁,以
2023-06-28 21:44:00
刮骨疗伤是真实存在吗
当我们看三国演义时,到了关羽刮骨疗伤的镜头我们都心生敬佩。因为我们平时手划破个口子,我们都疼的嗷嗷叫,还有的时候我们身上缝针的时候必须要打麻醉,有胆小的缝个针都要打全身麻醉。但是
2023-05-23 10:39:00
...史《三国志》来的,而是更多地来源于那本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忠义楷模,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的英勇,还因为后世的统治者对他的不断美化和推崇。到了元朝,关
2024-04-27 20:32:00
关羽刮骨的故事是真的吗
...没找到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记载。这个传说源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书中写道:“关公在樊城战曹仁中箭落马后,回营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
2023-05-06 11:24:00
...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竟如醉死,一无所知。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注:《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
2023-09-03 16:33:00
对于华佗的死因,《三国演义》说是被曹操杀死,这个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其人确实是曹阿瞒所杀,但小说与历史有出入的地方是:华佗不是死于关羽之后,而是死于关羽之前。另外,曹操杀华佗并非
2023-08-28 17:00:00
三国最诡异的年份,十位重要人物相继死亡
...操,在公元220年去世。关于曹操之死,也是众说纷纭,《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一直秉持着尊刘贬曹的态度。图二他在书中是这样描述曹操之死的。自从关羽死后,曹操几乎每晚都会梦见关公
2023-06-08 20:37:00
盘点三国十大奇事,张飞睁眼睡觉原来是病
...且不打麻药笑谈自若。此事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描写。问题是这现实吗?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刮骨疗毒的时候,还在下棋。“说历史的女人”专门找了这方面的资料
2023-01-06 12:19:00
...方面都受制,最后只好以激怒关羽的方式保全了名节。《三国演义》中年近六旬的关羽没打过庞德,这件事读者诸君都看得很清楚:庞德放箭,跟关羽使拖刀计一样,都是克敌制胜的战术,无可厚非
2024-06-02 08: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
光耀太行|左权外孙沙峰:我想对姥爷说……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在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左权将军外孙沙峰来到现场。1942年5月25日
2025-08-16 17:14:00
齐鲁·菏评|探寻鲁西南乡村文化记忆
齐鲁·菏评,一档关注菏泽热点、聚焦市民冷暖、畅谈城市发展的时评栏目。欢迎您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起为菏泽发展发出您的最强音
2025-08-16 22:21: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高艺上 伦歆然 摄制
2025-08-16 23:03:00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