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3月8日电(张代生)今年全国两会,山东省政协再次开启“云访谈”,邀请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住鲁全国政协委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接受媒体集体采访。
3月5日晚,首场“云访谈”开启,住鲁全国政协委员王凌、王传喜、林海、孔维克陆续回答记者提问。与往年不同的是,除四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外,来自河北、河南的2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友情上线”,三省委员共话乡村振兴。
冀鲁豫三省相邻,且都是农业大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担负着走在前、作表率的重任。
“我想用调研中获得的几组数据来说明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增加了3%至6%的粮食生产面积,实现增产10%到20%,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住鲁全国政协委员、枣庄市政协副主席王凌率先“开麦”。她认为,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首先要夯实基础,比如土地基础信息要摸清,涉农项目规划中要考虑土地规模化经营需求等。
“我们的路径是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实现共同发展。”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兰陵县委常委(挂职)、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以自己所在村庄为例,分享了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山东如果能把产业品质再提升一下,会对乡村振兴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山东的泡桐产业,木材产品出口这一块做得不错,但在深加工上还有提升空间。”住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说。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山东在产业振兴方面做得很好,下一步应当进一步提升品质。”住冀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范社岭表示。
人才兴则乡村兴。“云访谈”中,破解乡村振兴“人才难题”成为三省委员热议的话题。几位委员不约而同地谈到要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建立良好机制,推动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不仅要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还应当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范国强说。
对本地自学成才的年轻人,也要加大鼓励力度。“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范社岭亮明自己的观点。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林海则立足本职工作,就如何推动涉农专业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
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则建议,应创新乡贤文化建设。他认为,乡贤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助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
随后,委员们还就预制菜产业发展、农民评职称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共同为促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