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03 09:45:00 来源:搜狐城市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安徽省蚌埠市湖上升明月景区。 许晖 摄

一句“蚌埠住了”,让坐落在淮河之滨的“珍珠之城”安徽蚌埠火热全网。

古时,蚌埠因多蚌而得名,意为遍布河蚌的码头。蚌埠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山水格局在皖北城市中独树一帜,兼具南方的婉约柔美与北方的豪放洒脱,造就了蚌埠独特的城市气质。

近年来的蚌埠,几乎是被流量追着走的“网红”城市。而蚌埠“出圈”的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城市底蕴作为加持。

7300年前,双墩文化兴起,点燃大河文化启蒙星火;4200年前,禹会诸侯,劈山导淮,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2200年前,楚汉相争、决战垓下,留下霸王别姬的悲歌;111年前,津浦铁路全线贯通,推开商贸文化开放之门;花鼓灯、五河民歌、泗州戏等民俗文化百花争艳……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跟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春游江淮请您来”采风团走进蚌埠,探访垓下遗址、禾泉小镇、《禹见山海经》VR体验馆等文旅新地标。蚌埠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大胆创新,正以“科技+文化”“非遗+旅游”“乡村+休闲”的模式,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发展路径。

蚌埠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努力将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致力于打造一座“没有淡季”的文旅实力派城市。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安徽省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内望淮塔景色。 蚌埠市委宣传部 供图

垓下遗址的“时空密码”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两千多年前,刘邦大败项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也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典故。

固镇县扼南北交通要冲,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固镇县城以东25公里处,就是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如今,这片古战场已成为固镇县垓下遗址景区,吸引着游客前来寻访历史的足迹。

最新考古发掘证实,垓下遗址不仅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遗址,还是一处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就有人居住的聚落遗址。这里是淮河流域的人类文明起源地,垓下古城的发现填补了淮河流域无史前城址的空白,这座文化城址也被誉为“淮河流域第一城”。

如今,历经五千年风雨的垓下遗址仍安然伫立在沱河岸边,散尽烽火的故事被重新打捞,数千年前的古城以崭新的面貌再现风华。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景区还巧妙设置了“垓下之战概念战场”,以著名的“垓下之战”为主题,通过残破的军旗、废败的武器、隆起的土包等元素,生动刻画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古战场,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这场战役的悲壮与无奈。

垓下楚汉文化3D体验馆也利用科技手段再现了“战场风云”。一幅幅3D艺术画重现楚汉时期的风土人情与战争场景,全息投影技术让历史人物与事件跃然眼前,展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在体验馆旁,仍有机器轰鸣声,一旁黄色夯土质感的立体建筑已经成形。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垓下遗址博物馆,预计今年内建成开门迎客,总建筑面积8150平方米。该馆以垓下史前夯土城墙为灵感,外立面还原夯土肌理,采用围合式布局,呼应古城、古国理念。博物馆与遗址隔空对话,体现古今文明的和谐共生与传承。

除了探寻原汁原味的“楚汉记忆”,游客还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绽放出的时代光彩。迈进竹草制作的大门,里面分列着不同的“小馆”,有剪纸、布衣、陶艺、竹木雕、书法、拓印等一批非遗项目“工作室”,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还有垓下国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230亩,设有宿舍楼、综合楼、训练馆、体验展示馆、田径场、军事武器展示区、11人制标准足球场等,可同时满足2000人住宿、餐饮、研学和军事训练等需求。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垓下遗址景区。微信公众号“固镇县文旅局”供图

乡村如何营造“松弛感”

清晨的涂山脚下,薄雾还未散尽,南京游客林文带着6岁的女儿,走进了禾泉小镇的米粒花世界。矮雪轮花如繁星点点,玫红色的波浪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孩子挣脱她的手,奔向花海中的秋千架。林文举起手机,镜头里是女儿的笑脸和漫天花影——这一刻,她终于找到了朋友圈里刷屏的“松弛感”。

这座藏于皖北的国家4A级景区,正成为都市人逃离快节奏的“治愈系”目的地。禾泉小镇依山傍水、景色怡人,以展示皖北民俗风情、弘扬大禹文化、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为特色,倡导和谐自然的农耕文化,年接待游客量达8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约8000万元。

木栅栏内,十余头梅花鹿悠闲踱步,有游客举着桑树枝引导孩子喂鹿。不远处的酱园里,百口陶缸里飘出浓郁酱香,在这儿可体验竹篓“打酱油”的古法工艺。

除了感受春天的味道,在小镇里还能探访大禹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在大禹文化园,鼓乐声中,古装演员重现“禹会诸侯”场景;陶艺坊内,有非遗传承人在指导游客拉坯制陶;夜幕降临时,篝火旁响起吉他弹唱……小镇将大禹文化、农耕文明拆解成可参与的“生活片段”,让文化体验不再停留于展板解说。

禾泉小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打造了米粒花世界、生态农庄、非遗工坊等业态。游客可以参与采摘、陶艺制作、花鼓灯表演等活动,体验“慢生活”的乐趣。将康养产业与旅游服务融合,在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旅游服务功能之外,将康养元素融入旅游活动中,衍生出一系列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还入选了全省乡村康养发展十大案例。

禾泉小镇的成功,是蚌埠“文旅+乡村振兴”模式的缩影。近年来,蚌埠推动乡村旅游与非遗、农业、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让乡村成为城市游客的“后花园”。

当都市人热衷于讨论“松弛感”时,禾泉小镇给出了更深的答案——它不是刻意的摆拍,而是人与土地重新连接的坦然。在这里,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可见的康养产业链;文化传承也不再只是表演,是可触摸的生活日常。

游客从禾泉小镇带走的不只是照片,还有对田园生活的真实渴望。或许,这正是文旅赋能乡村的最高境界:既治愈了城市,又激活了乡土。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禾泉小镇的小鹿。微信公众号“禾泉农旅小镇”供图

做好新式文旅表达

采访团来到蚌埠市淮河文化广场会展中心,这里有一座1200平方米的全感VR剧场,已经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地标。这里是蚌埠首个全感VR文旅项目——《禹见山海经》,由蚌埠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打造,融合了VR、6D电影、剧本杀等元素。

戴上VR头盔,游客瞬间“穿越”至大禹治水的洪荒时代,与神兽互动、探索神秘山川。项目还包含“大唐穿越记”“火星使命”等主题,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类项目通常只在一线城市才有,没想到蚌埠也能体验到。”来自合肥的大学生小李兴奋地说,“尤其是‘大唐穿越’部分,仿佛真的走在朱雀大街,连风吹过来的感觉都很真实。”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游客在体验《禹见山海经》VR项目。《禹见山海经》剧场运营方 供图

这是蚌埠近年来文旅创新的一个缩影。作为老工业城市,蚌埠在工业文旅上也在做积极创新表达。

曾经,蚌埠以“火车拉来的城市”闻名于世。蚌埠今年推出了“向云端”铁路微公园,利用老火车站旧址打造铁路文化主题公园,装配有俄罗斯金鹰号列车、苏格兰皇家号列车、加拿大号列车等8节特色车厢,每一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游客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不同国家的铁路之旅,感受多元的铁路风情。

还有见证蚌埠工业文明的宝兴面粉厂阁楼,去年向公众开放。青砖、红瓦光影交替,让人秒回百年前的老蚌埠,原本破败的宝兴面粉厂阁楼重新焕发生机,摇身一变成了文创园区,成为靓淮河工程风光带上新晋打卡点。

当夜幕降临,灯光璀璨,烟火升腾。到蚌埠,总要尝尝“皖C三件套”:小龙虾、烧饼夹里脊、冰酒酿。充满烟火气的阿财老铺特色美食体验街区,已是游客必打卡的文旅地标。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安徽省蚌埠市,在蚌埠市文旅美食季活动中,市内外游客在淮河文化广场参加龙虾啤酒嗨玩节活动。陈昂 摄

在蚌埠,“文旅+”跨界融合正不断上演,催生更多新业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澎湃新闻注意到,蚌埠市先后出台了《蚌埠市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大力提振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措施的通知》等,大力推动商文旅、农文旅、工文旅、体文旅、科文旅等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城市文旅IP。

此外,蚌埠最近刚刚召开首届大禹文化节。作为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蚌埠以“大禹文化”为纽带,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加持、产业联动,打造了一场跨越四千年的盛会。开幕式上,蚌埠大禹文化产业园与宁波民和文化产业基地签约合作,同时一批数字文创招商项目落地,标志着蚌埠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迈进。

近年来,蚌埠依托“禹会村遗址”等历史遗存,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创意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文化+科技”“文化+制造”的新业态集群。蚌埠的文化升级之路正是中部城市以文化塑魂、以产业兴城的缩影。

在安徽的文旅版图中,蚌埠有知名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热门旅游城市。显然,不断发力四季造景、提升游客体验感的蚌埠,并不甘心只做个“网红”,更希望成为真正的实力派。

这座“蚌埠住了”的城市不仅会接流量,也在努力成为文旅实力派

安徽省蚌埠市“靓淮河”工程航拍画面。陈昂 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地名最有梗的城市,藏在你的口头禅里
作者 | 阿 祯编辑 | 道喵叽蚌埠,怎么又被天降流量砸中了?距离全网直呼“ 蚌埠住了”已过去两年,最近电视剧《长月烬明》热播,让蚌埠意外“翻红”。 网友们在网络上po出对比图,
2023-05-14 10:18:00
淄博“点火”,轮到蚌埠“开窍”了
图片来源:蚌埠发布淄博有多火?五一假期前夕,淄博市发布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信中称,“五一”期间淄博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建议游客错峰出游。还顺手推荐了其他山东城市,“欢迎来鲁
2023-04-28 08:02:00
回顾“五一”文旅成绩单,蚌埠市委书记用了四个“新”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会议现场。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人民网蚌埠5月21日电(胡雨松)今年五一假期,蚌埠文旅火爆“出圈”。5月20日下午,蚌埠市召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五
2023-05-21 12:10:00
蚌埠,在下一盘大棋
...C”最近频繁露面。11月23日至24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赴蚌埠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已经是今年来他第二次到蚌埠调研。两次调研中,科创发展都是韩俊关心的重点。作为安徽创新“
2023-12-09 14:49:00
安徽蚌埠:做活“水文章” 满城“幸福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蚌埠7月23日电(记者周坤)眼下蚌埠,暑气蒸人。如果你要问蚌埠现在哪里最火,必定是傍晚龙子湖畔的“龙鳞叠水”景观。在龙子湖东南岸,一条巨大的白龙雕
2024-07-23 11:49:00
t3出行正式登陆蚌埠,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
4月25日,不少经常打车的蚌埠市民发现,蚌埠市场上又多了新的网约车平台——T3出行。记者获悉,T3出行已经正式登陆蚌埠,为蚌埠网约车市场注入一股新生力量。这是T3出行在安徽市场布
2024-04-26 01:27:00
蚌埠:交通“加速跑” 融入长三角“朋友圈”
本文转自:蚌埠日报日前,位于马城镇的大禹港口正式开港,进一步畅通了蚌埠市出海通道,也成为融入长三角的重要力量。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融入长三角,蚌埠有优势,也有实力。百年前
2023-10-18 09:46:00
蚌埠市淮上区:“玉”见新赛道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陶伟蚌埠,一座不产玉的城市,却是全国最大的玉器集散地之一。如今,这块“玉”,正为这座新晋网红城市“景”上添花。“今年‘五一’,在蚌埠市淮上区中华玉博园举
2024-08-22 13:50:00
好city丨蚌埠如何更“出圈”?网友支招: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安徽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被誉为“珠城”。近年来,蚌埠加速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热起来、文旅消费旺起来,让“蚌埠住了”
2024-09-26 17: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张书曼)11月14日,石家庄市桥西区工商联组织召开了“同心致远 共话发展”省级商协会合作发展座谈会。来自区域内省级商协会会长
2025-11-18 17:57:00
据新华社报道,第十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18日在新加坡举办,本次论坛以“大变局时代下的领导力建设”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25-11-18 17:57:00
石家庄地铁4号线体育公园站铺轨基地启用
河北新闻网讯(张晓超、毛宇)轨排组装、钢轨吊装、轨排铺设……11月18日,石家庄地铁4号线体育公园站铺轨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2025-11-18 18:00:00
无极:文明祭扫无烟火 绿色缅怀有温度
河北新闻网讯(梁永红)寒衣节临近,11月18日,石家庄市无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无极县民政局聚焦群众需求,在平安公园广场联合开展以“文明祭扫无烟火 绿色缅怀有温度”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
2025-11-18 18:00:00
石家庄市长安区国赫天著社区组织开展居民消防培训
河北新闻网讯(崔芸菲)近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胜北街道国赫天著社区联合河北深科物业面向全体居民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培训
2025-11-18 18:01:00
石家庄市裕华区: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新闻网讯(冯冬月)11月17日,石家庄市裕华区委网信办联合区商务局走进裕华汽车园,开展“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帮扶活动
2025-11-18 18:02:00
“木兰有约”燕赵巾帼法治宣讲团走进石家庄裕华区尖岭小区
河北新闻网讯(刘天露)近日,“木兰有约”燕赵巾帼法治宣讲团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东苑街道尖岭小区,开展了一场以“守护最美半边天”为主题的反家庭暴力普法讲座
2025-11-18 18:05:00
元氏县南因镇卫生院开展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赵立想)近日,石家庄市元氏县南因镇卫生院在褚固村开展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知识咨询活动。在活动中,该卫生院健康教育人员结合当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
2025-11-18 18:05:00
石家庄市新华区乾园社区举办非遗DIY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司亚楠)11月18日,石家庄市新华区乾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杜北街道总工会、乾园社区妇联,在乾园小区精心举办“宋锦缀珠 扇起风华”非遗DIY活动
2025-11-18 18:06:00
河北新闻网讯(王子璇、王君慧)近日,蔚县吉家庄镇康宁养老服务中心举行开业仪式。仪式上,吉家庄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养老服务中心的创建理念
2025-11-18 18:06:00
福建上杭县:聚力“双满意”,老区谱新篇
福建省上杭县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9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新征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11-18 18:06:00
青榕工程|解锁社交新方式!“榕耀对对”定向越野联谊,让环保与爱情双向奔赴
为持续打响“好年华聚福州”人才工作品牌,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深化“青榕工程”工作实效,切实服务在榕青年社交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
2025-11-18 18:06:00
福建泉州洛江:让思政课走进车间、融入日常,职工精神沃土结硕果
“没想到工间操还能这么有意思,跟着练八段锦,越跳越有干劲!”在泉州市洛江区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车间,刚结束工间操的职工小李擦着汗说
2025-11-18 18:06:00
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开展消防演练,强化安全意识
为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11月14日,在第34个全国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切实加强人员消防疏散意识以及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2025-11-18 18:07:00
南平松溪:“网红路”冲刺建设 乡村振兴画卷渐展
日前,南平市松溪县松源街道钱园桥村600米“网红路”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张作业,摊铺机
2025-11-18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