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激活传统节庆 唤醒乡土记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8 16: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日暖,风和,花艳,春时正好。

一条由33名男子撑举,“龙骨”内用钢筋,外裹铁丝网,“龙鳞”则是用棕榈叶片一片片镶嵌,全长66米长的游龙,沿着前汾溪两岸游村祈福,场面壮观。

这是农历三月初三,笔者在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见到的一幕。

“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留下了祓禊、曲水流觞等习俗。但是,在前汾溪村则有独特的民俗活动——祭水节。这源于一个古老传说,以“祭水游龙”的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始于何时,已无稽可考。但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后,2021年得以激活。

适逢甲辰龙年,故将活动定名为“春生龘梦”。“春生”预示着自然界生命周期的初始,承载着万物复苏的希冀;“龘”,字形由“三龙”组成意涵共生,同音“达”解读为共创共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

当中国美术学院第一所“乡土学院”于2019年10月在前汾溪村诞生,年轻团队以“丈量、整理、想象、建设”八个字作为基地奉行的行动理念。从“丈量”开始面向村民的艺术启蒙,从“今晚吃什么”做起,逐步提升,增加娱乐项目;“整理”策划了“节日快乐”,一年四季重点打造“三月三”、七夕、中秋、冬至四个节日;将每一个节庆民俗等“想象”生成美育课堂,赋予三月三·山水生活艺术季、七夕·未来生活艺术季、中秋·在地生活艺术季、冬至·自然生活艺术季等,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添加,更多的是创新性表达,让节日习俗更贴合当下生活的需要,为游客创造交互体验式的文化场景;逐步形成“四季屏南·乡村有约”品牌效应,导引人流促使古村落“古”而不“孤”,并将活动“建设”成为“我们的1000个美育计划”(今年的“三月三”祭水游龙是第203个),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年复一年激活民俗、节庆活动,促进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以期社会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前汾溪村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有历史就有积淀,有传统就有记忆。唤醒乡土记忆,需要挖掘历史,更需要植入新时代的元素。“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后,2021年6月被授予“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为呼应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汾溪村去年底引进了台湾团队参与乡建乡创。为此,在“祭水游龙”民俗活动中,也特别设置了闽台两岸代表人士共同点睛的环节,旨在“春生同心龘梦,两岸画龙点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前汾溪村只是一个个案,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激活的前提是尊重。传统节庆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习俗。“祭水游龙”只是一个民俗活动,却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各方面的支持和援手。联想今年春节期间,我省许多地方游神民俗火出圈,甚至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都与当地政府尊重群众的意愿有关。游神是集民间信仰、民俗文化于一身,是一种古老的祈福活动,当代人延续是借此对美好生活的寄望。

唤醒基础是共创。“春生龘梦”不局限于还原民俗活动,而是将传统节庆的仪式在现实生活中鲜活起来。前汾溪村以共创的形式——共同参与,一起创作。这里有村民与基地师生的共创,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创,本地群众与台湾团队的共创,线上与线下的共创……还招募志愿者一起参与。这条66米长的游龙,就出自一位名叫“阿土”的村民,是共创激活了他的艺术细胞,也验证了“高手在民间,绝活出草莽”。1200块的鼠曲粿,是村民与师生上山采摘鼠曲草,花了一周时间共同完成的,游村之后,与村民和游客一同分享粿中的春天山野味道。

传承还有待于深化。乡土蕴含着中国人的根与魂。传统节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别呈现。传统节庆作为民间习俗,不仅有许多故事和内涵,还有奇特的现象。比如,正月正(春节)、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均为“重日”且为阳数,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密码”。“只有使过去复活,一个民族才能存活。”只有从群众的自发性文化行为中,更加深入挖掘传统节庆的深厚底蕴,才能以文化自觉为内生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唤醒民族记忆,赓续中华文脉。

□ 戎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俗节庆、良好家风、传统技艺等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文化建设在为文化留住血脉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棠棣无处不
2023-07-04 09:38:00
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
...光,也是新大众文艺的高光舞台。红火喜庆、年味洋溢的节庆活动,大俗大雅,新意迭出,流连其间的人们,在蛇年新春蓄足满满元气。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窗口,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解读千万
2025-02-14 06:30:00
...“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故乡在记忆里熠熠生辉——读《节庆里的故乡》有感李改群知名乡土文学作家黄孝纪老师的“中国乡存丛书”《节庆里的故乡》一书中,作者以出生地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
2024-04-22 09:01:00
...近10万人次前来畲乡赏山哈歌舞、品畲家美食,有效将“节庆文化”转化为“节庆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此外,还投入100余万元,新建茶湾畲族文化展陈馆、修复湾里古民居,并在楮坪
2023-12-15 04:45:00
栀子花开香端午,“响”和你共赴一“堂”山谷之约
...学和构建,以一场仪式来开启新一季山谷里的约定。打造节庆IP,传承“活的文化” 南京夏天的浪漫,始于响堂的栀子花。每年初夏,老山栀子花进入花期,浓郁的花香就弥漫在浦口响堂各个
2023-06-22 09:58:00
工美·名家 |陆成刚:以色彩吟唱乡土情结
...民生、民风,以画笔记录河北乡村上演的各项大礼、重要节庆,是陆成刚油画最重要的主题。他以绚烂的色彩,吟唱着对淳朴的乡土文化诗化的深情。扎根乡土是情感的回归陆成刚出生于唐山开滦矿
2024-04-19 14:56:00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提炼乡村文化特色,充分运用农村电商、旅游演艺、旅游节庆、艺术展演等多元载体,打造乡村主题文化IP,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村镇、集聚区域,以产业集群形式促进文旅创新发展
2024-04-08 03:35:00
突破“次元壁”,让传统节日文化虚实融合焕新发展
...联动海报《原神》璃月港海灯节场景 互联网时代,节庆不仅仅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活动,也是数以亿计的游戏玩家们在虚拟世界里开展集体活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越来
2023-12-13 05:25:00
文化点亮乡村振兴路
...。同时,寺前村大力挖掘特有文化资源,举办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以“文旅+节庆”赋予“文旅+乡村”发展新内涵,着力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放大文旅融合的加乘
2024-01-29 00:2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