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丰歌起 粮满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2 04: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丰歌起粮满仓

——青海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孙海玲

“良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百姓增收。秋收后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施工窗口期,虽然天气渐寒,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抓紧作业,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为夺取秋粮丰收,青海省从良田、良种、良法上集成发力,全力推动实现秋粮单产提升。多措并举加大投入,“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秋收工作已全面结束,预计全省粮食作物总产将达到110万吨。”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秋收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为秋粮丰收赢得了主动。

重农稳粮,筑牢农业基本盘

近日,记者走进贵德县常牧镇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正在平整土地、开挖沟渠,工人们正抓住施工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进度。

“2023年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8000亩,涉及6个乡镇18个行政村,受益农户3105户。秋收后我们立即组织施工单位抢抓工期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贵德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刘忠华说,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17万亩,占基本农田的97.5%,占全县耕地面积83.6%,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为全县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青海省846.3万亩耕地中近2/3以上是旱地,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8.65亿元,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49.47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61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63万亩,为粮食产量连续15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藏粮于地,筑牢乡村振兴根基。今年以来,青海省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管好用活土地资源,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并开展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创建粮油菜百亩示范田、千亩攻关田、万亩创建田合计540个。

前不久,青海省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粮食稳产大局已定、丰收在望,蔬菜面积、产量实现“双增”。从这份“成绩单”上不难看出“米袋子”保障有力,“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裕。粮丰农安,得益于青海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对粮食生产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同时,层层压紧责任,逐级签订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分季节、分作物推进粮食安全生产。

农机先行,保障粮食丰收

“今年的丰收密码就藏在马铃薯收割机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马家村新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世禄高兴地说,“以前,2个人1天才能挖1亩马铃薯,用工高峰期还找不到人。现在有了马铃薯收获机,1天能收10多亩,有了新装备,机械收获效率高,省出来的是人工,提高的是收入,以后大面积种植再也不用为收马铃薯发愁了。”

为保障秋收期间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今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农艺技术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秋收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依托乡镇综合农技服务区域站建设,下沉下派县级专家、农技人员,打通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施行乡村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抓实牌证管理、驾驶人管理、安全检验等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以及作业、存放、保养条件改善等重点专项工作,持续做好宣传和推广相关技术。”大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生龙说。

“今年,全省累计投入各类收获机具1万余台参与各地秋收工作,其中省内近9000台、省外跨区作业机具1000余台。”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秋收期间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农艺技术水平,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前统筹、及早部署、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了农机作用。

良种良法,增收不成问题

海南州贵南县是青海省青稞主产区,每到秋收时节,贵南县过马营镇的万亩青稞一片金黄。

“今年我们完成粮油作物种植面积12.23万亩,其中有机青稞6.7万亩、油菜5.5万亩,青稞大田平均亩产达300公斤左右,丰产的背后是高效农业耕作技术的应用。”三江集团贵南草业公司生产经营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选育了抗逆性强、抗旱性强的系列品种,其中包括昆仑系列的“昆仑15号”“昆仑16号”“柴青1号”“青杂4号”等,努力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近年来,贵南草业和省农林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全新的科研创新合作,大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同时,作为全国最大的青稞作物基因库,仅上半年,过马营万亩绿色有机青稞基地就完成了5个品系、2307亩粮食作物的种子繁育工作。

“今年我们全县种植青稞面积达22.3万亩,亩产达250公斤以上,总产量达5575万公斤,按照平均销售价2元/斤计算,产值可达2.23亿元。”贵南县农牧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的青稞优势资源培育,贵南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青稞种植基地,探索出青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下一步,贵南县将通过加强科技支撑、示范推广、培训指导、市场开拓、政策扶持等措施,提高青稞的品质和综合产值。

良种落地,秋粮生产迈向稳产高产。今年以来,全省种业振兴步伐加快,平安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油菜夏繁基地,将着力打造立足平安、面向全国的国家级“夏繁”基地,农作物、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98%、95%。同时,加快互助、共和、平安国家级油菜、青稞制种大县和夏繁基地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并建成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30万亩,推广主导品种88个、主推技术69项,建成种畜禽场44个、家畜标准化改良站点150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田野竞唱“三农”歌
...工作年鉴,记载了一年来挥洒的智慧与汗水。今年以来,青海省农业农村系统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抓手,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
2023-12-30 19:02:00
今年前三季度青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
...网-青海频道人民网西宁12月13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青海省一产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
2023-12-13 18:27:00
青海:预计粮食播种作物面积稳定在445万亩以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青海春耕现场。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供图中新网西宁2月14日电 (记者 李江宁)14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该省拉开春耕播种序幕,预计今年全省农作
2023-02-14 15:53:00
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青海德令哈青稞种植基地开耕
...国新闻网中新网青海德令哈4月20日电 (记者 孙睿)20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汗村的万亩土地上,播种机穿梭于田间地头,标志着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
2024-04-20 19:01:00
2023年青海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4.5%以上
...网从2月2日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4.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5%以上;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45万
2023-02-03 16:58:00
耕好生产“责任田” 筑牢粮食“安全线”
...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2022年底,青海省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49.47万亩(9.96万公顷),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
2023-06-25 11:08:00
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 智慧农业“显身手”尽展“科技范儿”
...机则通过智能控制大幅提高了播种效率和均匀性。今年,青海省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将保持在667万亩以上,其中青稞130万亩左右。新疆玛纳斯:土豆全面开播 全程机械种植您现在看到的是位
2024-04-20 19:33:00
【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技赋能 助力秋粮生产
...举夯实秋粮丰产基础。科技赋能增加粮食产能。这两天,青海省百万余亩青稞逐步进入收获期。今年,青海强化智慧农机、高性能农机等创新型机具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四川水稻收获超162
2024-09-01 15:29:00
青海“柴达木粮仓”都兰实现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 龚保太金九银十,又是一年丰收季,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处处好“丰”景。图为无人机航拍都兰县麦田。 都兰县委宣传部供图都兰素有“柴达木粮仓”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光、
2023-09-27 20: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