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用创新回答人生——专访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18 07:46:00 来源:杭州网

用创新回答人生——专访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浙大信电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志潜

用创新回答人生——专访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浙大信电学院副院长王玮

春意盎然,被称为“东方神秘力量”的杭州一批科创企业刷屏全球。人们发现,备受瞩目的“杭州六小龙”中DeepSeek、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

把镜头再聚焦还会发现,今年以来,嫦娥系列探测器总指挥叶培建院士登上春晚、知名校友段永平时隔十年回访母校、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硬核出圈,为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浙大信电学院)赢得全球关注。

根据《2024年浙江大学校友上市公司榜单》,浙大信电学院已经走出26位上市公司管理者——在高手如林的“浙大系”创业军团中,位列全校各学院第二位,仅次于管理学院。

这些企业家的成功是偶然吗?浙大信电学院有着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路径?背后又折射出杭州怎样的创新生态?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信电学院,探寻“小龙”腾飞的“信电密码”,探寻名城与名校一体发展、双向奔赴新的力量。

“创新创业”全链条培育

长期学习、生活、工作在浙大的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志潜认为,创新创业,除了一颗好种子,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充沛的阳光雨露。

起步于1957年的浙大信电学院,最早坐落在现在的之江校区。戴志潜从历史的纵深分析,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却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和思考,钱江潮和西湖水,共同铸成了信电人的精神内核。

同时,积极务实、自由探索的团队氛围对学生创新性思考和发展非常有帮助。“当学生有新想法,老师都会尽力提供支持,这样的氛围延续至今。” 戴志潜说,信电学院沉淀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求是、踏实、“总工程师式”的技术执着,成为一批批信电学子脱颖而出的底蕴。

在信电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从学生一脚迈进学院大门后就开始了,从课内到课外、从课程到竞赛、从课程到科研,形成了全链条培育。

“我们从课程建设、创新实践、支撑保障三个方面构建起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负责本科生教学的学院副院长王玮教授看来,浙大是国内最早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高校之一,学院也在这方面设计了更成体系的课程。

系列课程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主,沿着市场调研、发掘需求、考察竞品、设计产品、研发落地的过程,直到做出产品。

“底层逻辑是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让知识和工程环境,让创新和真实市场建立连接。”王玮认为,尽管不是每个想法都能做出成功的产品,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堂里学到的内容,又能在各类大赛中得到训练和检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就在采访当天中午,学院启动今年科创赛事。

去年,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大赛”中全部斩获国家级奖项,实现大满贯。其中一项“AR-Track:骑行AR抬头”项目金奖得主是本科生叶博文。一次,他浏览到有关外卖骑手的深度访谈,好奇之下,他在暑假送了几单外卖,对骑手的现实困境有了深入了解。

“骑手为了接单、导航,时常边骑车边看手机,相当危险。”叶博文团队研发的头戴抬头显示,可以安装在骑手的头盔上。在骑行过程中,设备会在大约1到1.5米的视线范围内显示导航、订单等信息,大大提高安全性。

实现有使命感的学习成长

当然,创新并不都是为了创业。

信电学院的老师们一直在思考,一名大学生,以后想要成长为某个领域的卓越工程师、领军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创新人才需要什么,学校就做什么。

王玮总结,答案就在信电学院“宽口径、重个性、卓越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中。

什么是宽口径?早在十多年前,学院就在课程上做了专门设计,融合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交叉培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结合,可以支撑学生未来宽口径的成长。

重个性在于,不限制学生必须走“学习成绩好”这一条路线,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发展途径。

像在课程上,凝练出少而精的必修课,提供广而多的选修课,让学生自主构建具备个性职业生涯规划所需的知识结构与应变能力,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就像一块土壤,不管学生想往哪个方向去成长,都能提供相应支持。”

卓越化,体现在鼓励和支持学生不断追求卓越。通过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把最前沿的学术科研带到课堂、把最前线的产业实践带给学生。设立“香农卓越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突出多元化方向培养与跨学科交叉合作的融合,个性化导师指导与“有组织”指导的平衡。

就像梁文锋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与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已经是当时的专业选修课。

“宽口径、重个性、卓越化”的背后,折射出信电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前瞻谋划,让学生不断提升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契合行业与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从重视学习成绩,转变为重视学习效果,重视在过程中提升能力与素养,实现有使命感的学习成长。

“我们不是鼓励所有学生都去创业,而是鼓励硬核的创业,基于创新的创业,这些创新,要朝着改变人们的生活,让祖国更强大,让生活更美好,让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奔向更远大的事业。”王玮总结道。

名城名校合力涌现更多“小龙”

浙大信电学院还有一位知名校友:段永平,也是广为人知。

1983年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段永平便与求是园结下一生之缘。几十年来,他多次捐资设立基金用于支持学院的教育事业。

“大家回忆起浙大的生活,第一感觉就是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去老师家里吃饭;想去玉泉校区听讲座,都是借老师的自行车。那个年代,自行车是很珍贵的,但老师们也习惯了,可见师生感情非常好。” 戴志潜回忆说,正是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段永平等校友在毕业后非常感恩和怀念。

在学校和热心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的“之江校区文化会客厅”改造完成,成为了信电学院在之江校区的校友接待中心。

这些年来,学院持续编织密切校友联络的体系,通过与校友的深入交流,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产学研合作、捐资助学等方面得到了校友的支持。

“学院会经常邀请校友回校做分享,一方面为在校生提供实习计划支持,激发学生创业思维;另一方面,不少校友也愿意关注在校生的创业项目,最后形成一代代相互支持的良性双系统。”在戴志潜看来,这种血脉相连的传承,正是信电学院最宝贵的文化基因。

事实上,梳理信电学院乃至浙大系的创业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种师徒间、师兄弟间的传帮带模式。

段永平带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见巴菲特;梁文锋创业初期收到的第一笔天使投资,也来自一位不愿具名的学长。

眼下,由段永平捐赠支持建设的段永平高科技大楼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戴志潜笑说,空间位置很宽裕,接下来可以大力发展。也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诚然,创新无法预测,但苹果总是更容易掉在离树更近的地方。

杭州“六小龙”的涌现,是名院名校名城一体发展、双向奔赴的合力作用。

在这样一片土壤,戴志潜认为完全有理由相信,DeepSeek不是终点,而是信电人改变世界的一个缩影。未来,还将有更多AI创业者、技术专家、工程梦想家从这里走出,用创新回答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大学子用宣讲诠释“科学家精神”
6月7日,2025年浙江大学“浙里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决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剧场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浙江大学彩虹人生思政育人中心主办,浙江
2025-06-09 10:45:00
...法大学)10、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11、杨萝萝(浙江大学)12、刘义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3、路俊卫(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4、胡文江(汉江师范学院)15、刘小
2023-10-24 09:37:00
2024暑假,北京大学邀您一起见证:北大这所漂亮的大房子与《歌声改变人生》的美好约定
...(图为2024年1月10日,《歌声改变人生》浙江新闻发布会·浙江大学) 学术总顾问杜卫介绍,把“歌声改变人生”作为原创沉浸式儿童剧美育系列作品首部作品推出,意义深远。儿童剧
2024-04-08 13:52:00
最后一次点名声中藏着最暖的青春印记 这场毕业典礼“走心”又“破防”
“机械2101!”“到!”“车辆2101!”“到!”6月19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行健楼117报告厅内,一声声饱含眷恋与坚定的应答声如浪潮般此起彼伏,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机械
2025-06-24 10:45:00
...省省级优秀教师暨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学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方贵盛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在学校工作20余年的难忘经历,让他感受到水院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家园。
2023-10-29 22:18:00
...院举行的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毕业生王家强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正如他所说,过去4年的努力让他开出了人生特别的“隐藏款”——逆袭名校。王家强大一重
2025-06-20 07:12:00
...18日,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中国美术馆联合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万山青拥——陆维钊艺术文献展”暨《陆维钊全集》首发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2025-04-20 13:06:00
培养新质生产力能工巧匠,浙江职业教育有底气
...线12月27日讯(记者 王静 吴俏婧 谈佳轶) 12月23日,航空工程学院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这个新成立的学院,整合了校内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的
2023-12-27 14:18:00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凌文院士做客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大讲堂■记者 王 忱 通讯员 张 旖 李亦楠本报讯 昨天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凌文院士在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做
2023-06-03 06: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与时间赛跑救助街头受伤女子 安庆大一新生吴江南帅呆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庆市街头发生暖心一幕:一名年轻学子路遇市民因路面安全隐患受伤,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其一系列果断而周密的救助行动
2025-10-20 15:59:00
临沂艺术学校再添荣光!周志聪、李荣梓双获省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
鲁网10月20日讯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山东相关赛事获奖名单中,临沂艺术学校周志聪
2025-10-20 16:02:00
10月17日,第六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采风活动在珠海启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责编:柳天澍、刘强
2025-10-20 16:27:00
跨越荆棘终见花开,38岁妈妈三胎梦圆赠锦旗
近日,家住菏泽的王女士满脸幸福,怀中抱着一岁多的三宝,手中紧紧握着一面锦旗,再次来到济南红绘医院。她此行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当面向潘慧贞院长郑重道一声感谢
2025-10-20 16:36:00
国际短视频大赛日照采风收官,探索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新路径
以山海为卷,邀世界同框。近日,2025国际短视频大赛日照采风活动在山东圆满收官。在为期数日的深度探访中,近30位中外网络创作者深入这座海滨城市的肌理
2025-10-20 16:36:00
烟台树德技工学校举行“豫行·树德”公益美术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10月18日,烟台树德技工学校举行“豫行·树德”公益美术展。本次展出的作品均为该校师生在太行山写生创作
2025-10-20 16:36:00
东南网10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近日,三明一网友在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反映,称三明市三元区富兴堡街道新南社区永嘉天地幸福里小区2栋1楼违章搭建雨棚
2025-10-20 16:40:00
上饶市广丰区管村学校优秀教师风采展
伴随着校园里的琅琅书声,上饶市广丰区管村学校优秀教师风采展如期如约而至。本期,让我们走近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祝夏俊
2025-10-20 16:51:00
“刚柔并济”看鹰城丨两岸媒体探河南
大河网讯 900多年前,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一梦醒来,看到雨过天晴后天边一抹淡淡的青色,便下旨烧造瓷器;900多年后的今天
2025-10-20 16:52:00
村民马典:分享乡亲们的幸福同时自己快乐着
“刘姐,上个月领了多少工资?”“还可以,领了4200元。”刘姐开心地回道,满脸尽是幸福的笑容。“这是我回乡后与人合作创建的第一个箱包厂
2025-10-20 16:54:00
炸鸡汉堡让娃埋头“光盘”,安徽一场生日宴被评“儿童国宴”
大皖新闻讯 10月19日,安徽一位网民分享的一段“别样宴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与寻常宴席上的“山珍海味”不同,这一桌摆满炸鸡
2025-10-20 17:08:00
【新时代的贵州人】王文:十余载用热血为生命“加油”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您却用最珍贵的礼物——生命的火种,为我妈妈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这份跨越陌生的大爱,点亮了我们全家人的幸福通道……”面对千里之外的这份特殊感谢
2025-10-20 17:08:00
硬笔书法展风采 笔墨丹青育新人——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岩湖小学开展“榴韵飘香”书法展
鲁网10月20日讯为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营造“提笔即练字,处处皆书香”的校园氛围,近日,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岩湖小学精心组织开展“榴韵飘香”硬笔书法展示活动
2025-10-20 17:19:00
鲁网10月20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向阳支行顺利完成排队叫号轻量化切换投产工作,成为建设银行泰安分行辖内首个排队叫号轻量化服务网点
2025-10-20 17:19:00
重获 “声” 机!22岁小伙的救耳之路
鲁网10月20日讯近日,李先生及其家属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来到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病区,向耳鼻喉一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深切的谢意
2025-10-20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