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李刚 刘曌琼
“一棵5年树龄的梨树产量可达300斤,至少能卖600元,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现在,草坝村全村梨园面积已达3800余亩,年产鲜果超8000吨。每到采摘季,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体验。而这一切多亏了科技的助力。”近日,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黄金梨进入上市期,前来采摘的果农和游客络绎不绝。对此,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煜华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以前草坝村一直种梨,但是产量不高、品质不佳。后来在老支书刘开昌的带领下,大家开始想出路,经过多方协调,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刘彦随院士及其团队在草坝村成立了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开启了科技种植新模式。
有了科技加持,草坝村种梨户不断更新品种和技术,从靠天吃饭走上了科技兴农的路子。如今的黄金梨已然披上了有机的嫁妆,“朱鹮湖”品牌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黄金梨、菜籽油、黑米酒、黑米醋、果蔬脆片……现在,该村的13类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22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0万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双赢。
同草坝村一样,陕西省庆瑞丰食药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茯苓等食用菌种植多年,但因缺乏技术,品质销量很一般。2020年开始,该公司与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田利教授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专家团队加强茯苓菌种选育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工作。现在,该公司仅开发的茯苓茶,一个月就可实现销售额10万多元,切实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缺技术、缺人才长期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为了破解难题,近年来,洋县围绕“科技兴县”战略,坚持柔性引才的发展思路,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研发中心开展“揭榜挂帅”,实施创新攻关,提升企业研发创新、技术承载和成果转化能力,让更多群众尝到科技兴农兴业兴村的甜头。
截至目前,该县拥有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11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7个,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数量7个、“新双创”队伍14支,引进柔性科技人才38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通过秦创原发布揭榜挂帅科研项目7个,组建创新综合体3个。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6亿元,一个个科技成果正转化为支撑乡村振兴的现实生产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