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06 09:4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年3月30日,滨城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孙春华同志不幸因病去世,年仅43岁。为学习她的先进事迹,滨城区法院印发了《关于向孙春华同志学习的决定》。

4月4日清明节之际,品质滨州客户端刊发报道《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深切缅怀这位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坚守法治、敬业奉献的人民法官。

全文如下:

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

2025年3月30日晚9点14分,滨城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孙春华因病离世,年仅43岁。次日凌晨0时37分,她的丈夫巩艳波用她的微信发出最后一条信息:“2025年3月30日晚21:14,我爱妻孙春华因病去世……定于3月31日上午11:57在滨城区殡仪馆举行悼念仪式。”

这条简短的讣告,如同她43年的人生——质朴如法槌落地,纯粹似天平无尘。春芽——从律政剧观众到法治追光者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是心中最强烈的那份执念,带自己走到了今天,是执着成就了热爱的职业。”孙春华在笔记本中写下的这句话,成为她一生追求法治信仰的缩影。

1982年,孙春华出生于山东聊城莘县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律政剧中法官敲响法槌的画面,在她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2005年,她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学硕士。毕业后,她考入滨州市一家单位,但深夜的书桌灯光和翻旧的法学书籍,暴露了她未竟的法官梦。

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

“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我独自静坐书桌前,看着书架上满满的法律类书籍,聆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还是放不下当初的法官梦。”

201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滨城区法院,先后在信访办、网络办、民二庭工作,任民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青涩懵懂到独当一面,从保险合同、信用卡等简案“快刀手”,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公司有关的纠纷等繁案“主力军”,她用匠心守初心,用专业守公正,坚持做不变法律坚守者。

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坚守,历经数千件民商事案件的千锤百炼,她的办案能力、工作作风得到了高度认可。

“远离故土来到滨州。我很感恩遇到的一切,每一步行走在热爱里,感恩着、付出着、收获着、成长着。”2022年12月,孙春华在笔记本上这样勉励自己。华彩——在卷宗垒起的高地上书写正义

多年的审判经历,让孙春华深深体会到:“维持法官尊严的不是法袍和法槌,而是来自精准驾驭审判的专业能力。”她曾经审理过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卷宗达70余册。

面对泛黄的合同和残缺的验收档案,孙春华带着团队3赴工地现场、3赴监理公司、2赴市房管局、2赴市档案馆等实地查证、现场勘验、走访单位、调阅资料,最终查明了案件关键事实。在制作该判决书时,她依然不敢马虎,充分分析论证,详尽释法说理,准确传递司法正义,为滨城区法院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

她的专业更显现在破局智慧中。某建筑公司起诉某置业公司索要1300万元工程款,司法鉴定可能耗费企业半年时间。为了给企业“减负”,她让诉讼“瘦身”,跳出双方诉辩意见,抓住案件关键争议,逐一梳理化解,通过多次沟通协调,促成“800万元工程款+质保金返还”的一揽子方案,最终促成该起千万元工程款纠纷调解结案。

她说:“能解开一个商业纠纷的疙瘩,就是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绵薄之力。”办案与调研双轨并行,是她的另一重身份。

案头堆满法律书籍的办公室里,诞生了多篇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当公正遇上效率—民商事管辖权异议的异化与复归》获全国法院第26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初任法官培训模式之优化—以胜任力理论为分析工具》获全省法院理论研讨优秀奖;《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从指导案例1号的适用切入》获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破产程序中民刑交叉的冲突与衡平—以非法集资破产案件为例》获全国法院第33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她的调研成果都来自于司法实践,又将调研成果应用于司法实践。

2024年,经过广泛调研,她还牵头开展了破产公益清算试点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反复沟通,推动完成了全市首批10家经营异常企业的强制清算程序,为全市法院公益清算蹚出了路子,府院联动推进破产公益清算工作被评为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清辉——病逝前所有承办案件审结清零

“忙起来哪有时间去倒水,用个大容量的,省事还轻便。”孙春华的1000毫升富光水杯,杯身贴着儿子手绘的卡通贴纸,见证了她在法庭外的质朴生活。

2024年6月的一天,因连续开庭错过午餐,律师为她和书记员点了三杯奶茶。得知奶茶来源后,她立即通过微信转账40元,并主动向督察室报备。

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

“她总说‘规矩就是规矩’,这种较真劲儿让我们既敬佩又心疼。”督察室同事马晨晨痛苦着诉说,报备的当天下午,她被确诊恶性肿瘤。知道自己身体不舒服,上午却还惦记着“奶茶不该收”的程序合规性。

生活中的她,法庭之外常年穿着休闲服和运动鞋,周末送儿子去兴趣班后,总“顺路”拐回办公室阅卷。“本来想送下孩子出来转转,转着转着不自觉就到了法院。”她的这句笑谈,成为同事们最熟悉的记忆。住院期间,她依然通过电话指导法官助理梳理案件思路,病逝前将自己承办的所有案件审结清零。

多年来,孙春华先后荣获“山东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五个一百’先进法官”“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先进个人”“第六届滨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感动滨州·2016年度人物”“滨州市最美基层法官”“滨州法院‘有理想、有担当、有实绩、有正气’优秀法官”称号,入选全省法院民事审判人才库、建设工程审判人才库,获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嘉奖1次、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等功2次。怀念——海棠树下的回响与信仰

得知孙春华离世的消息,多少人都不愿意相信。“电话这头我哭得说不出话,她却在电话那头劝我放宽心。”滨城区法院政治部的于璇回忆起2024年夏日的通话。孙春华在病中仍安慰于璇:“住院真无聊啊,真想回院里写两个判决书。

”研究室的李贵青翻看着微信记录——2024年8月2日22:40:

“治疗挺顺利的,虽然过程煎熬,但效果理想。感觉还有好多事要去做,却迫不得已休息。

”2025年3月7日7:00:“你们都忙,我帮不上忙,还让你们挂念。”同事张丽霞在朋友圈写道:“春华,用匠心守初心,用专业守公正,我们的好战友好同事,一路走好。”

3月31日的追悼会上,孙春华胸前衣领上别着一枚小小的法徽,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上面,折射出细碎的金光。“不批评、不抱怨、多鼓励”是孙春华家庭的座右铭。丈夫巩艳波是她的大学同窗,夫妻二人共同营造了“滨州市五好家庭”的温馨氛围。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巩艳波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大部分责任。

现在正在读初二的儿子自幼学会独立热早餐、带备用钥匙。他知道妈妈常加班,总在冰箱的便利贴上画笑脸鼓励她。

陪伴,成为这位母亲对儿子永远的亏欠。

春华不谢——追记滨州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孙春华

亲人、朋友围在孙春华的周围,送她最后一程。听闻消息的律所送来花圈表达对这位法官的敬佩。清明前夕,滨城区法院围墙内的海棠开了。

那张干净整洁的办公桌上,70册泛黄的卷宗静静陈列,如同她未竟的梦想:统一类案裁判标准、完善公益清算机制……这些承诺将化作海棠树下的春泥,滋养着后来者的法治信仰。

“一个人只有被忘记才是真正的死亡。”但那些被她写进判决书的公平、被她护住的企业、被她温暖过的当事人,早已将“孙春华”三个字刻进内心。

斯人已逝,法魂永耀!春华不谢,信仰长青!

来源:品质滨州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行难”,全力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9月4日6点,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联合闪电新闻开展“终本清仓”集中执行专项行动。为保证执行直播的客观公正,活动还邀请了职业律师就本次活动进行
2024-09-06 00:00:00
王炳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在报告会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王炳申同志事迹短片。滨城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赵源泉,滨城区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法官助理曹莎莎,山东文康(滨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肖蒙,王
2023-12-30 07:52:00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驻滨挂职干部到滨城法院调研
...法官、沾化区冯家镇庄科村第一书记李召亮等一行14人来滨城区人民法院调研。滨州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常清利,滨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扈炳刚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滨
2023-09-29 12:55:00
滨州市滨城区:学生进法院 学法“零距离”
...成年人法治意识,从小培养学法、用法的观念,11月3日,滨城区清怡小学组织开展“知法守法,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来自二年级的近百名小学生,走进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零距离
2024-11-08 07:52:00
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官的宪法课”,来了!
...点滴小事中加强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优秀小学生。在滨城区清怡小学,民一庭法官助理刘孟涵为350余名学生讲授了宪法课,从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历史与发展依次展开,以自身的经历为同学
2024-12-04 10:35:00
四项创建 | 执行:1小时与35000元
大众网记者 李伟 滨州报道近日,在滨城区人民法院开展的涉企、涉民生集中执行行动,一被执行人在1小时内紧急凑够35000元交付申请人,最终免于被法院拘传。刘某与某轮胎公司买卖合同纠
2023-09-29 12:51:00
滨州法官王炳申患癌去世:曾年结案227件,30年无一错案
...申永远告别了他爱的审判台,和爱他的亲友同事。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法官王炳申,终年55岁。以下内容根据王炳申同事、当事人和亲友的讲述整理。01很谨慎:王炳申,他就是“死脑筋”说
2023-02-19 18:43:00
滨城区法院:加大环资审判力度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了2023年度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上,滨城区法院介绍了在发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近年来,滨城区法
2024-06-05 03:57:00
滨州市滨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 告(第34号)滨州市滨城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决定接受张景传、耿子亮、张梅岳辞去滨州市滨城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3-06-27 00:1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组图】江苏建成“1+3”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
移动应急观测车。中国网李智 摄中国网10月14日讯(记者李智)“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
2025-10-14 12:34:00
风湿免疫科“国家队”专家李玉慧:“京”心守护,为患者撑起免疫盾牌
鲁网10月14日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大知名专家门诊,总能看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辗转多地求医
2025-10-14 12:33:00
惊险!农行员工“关键一扶”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在农行沂水龙家圈支行上演了一场既紧张又温暖的救援。一名正在超级柜台办理业务的张女士突然身体一软
2025-10-14 12: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方便12-14岁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海沧区特开设集中接种专场
2025-10-14 08:34:00
龙口雨中“葡萄保卫战”:从直播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温暖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今秋,烟台龙口的葡萄园笼罩在连绵不断的阴雨里,成熟的葡萄果实难以采摘和售卖。日前,一位青年博主率先架起直播镜头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打耳洞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规避?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为市民详细科普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太感谢于主任了!我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
2025-10-14 08:37:00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游览名胜、体验中华文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外籍游客将“中国购”列入行程重点
2025-10-14 09:28:00
2023年起,团上海市委启动“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居室微改造项目,帮助因父母失联、家人去世等情况导致家庭条件困难的青少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2025-10-14 09:29:00
识破“甜蜜陷阱”,防范电信诈骗——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为提升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风险,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以“安全上网,远离诈骗”为主题
2025-10-14 09:29:00
阜阳一轿车行道违停摘柿子被处罚
大皖新闻讯 近日,阜阳市民反映称,一辆轿车在西湖大道上违停摘柿子,影响通行。10月13日,阜阳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0-14 09:32:00
10月1日,《人民铁道报》一篇题为《告别“纸与墨”拥抱“数与智”》的报道引人关注。从2025年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2025-10-14 09:57:00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多地也在探索实施中小学春秋假
2025-10-14 10:47:00
国庆中秋假期,郑州一家只有三张桌子、13平方米的“人生的意义”小吃店突然在全网爆火,被网友们称为“最干净小吃店”。然而10月9日
2025-10-14 1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