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传奇宰相,此人一生历经四朝,辅佐十位皇帝,他号称当时中国的文人领袖,又是政坛不倒翁。
古往今来,对于他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关于他的传说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名臣,冯道。
冯道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五代十国是一个群雄争霸,战乱频繁,王朝更迭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大乱世中,冯道能在几任皇帝几个朝代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不能不说是他的高明之处,但也正是因此,后世人对他的行为方式颇有微词。
冯道为官恪守抱残守缺,以不争而争,以退为进,隐忍不发。
这种行为方式在我们今人看到,颇有几分“不作为”的意思。
后世人抨击冯道主要指责他“不能为皇帝尽忠”,“不能为国死节。”
还有人抨击他对异族卑躬屈膝,比如后周建立后,周世宗柴荣要亲率兵马征伐契丹,但冯道却阻止柴荣,认为契丹不可敌。柴荣怒斥冯道,毅然北上,最终击败契丹和北汉联军,冯道也从此失去宠幸,不久去世。
诸如此类的攻击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
假如我们看冯道所处的时代,或许就能理解冯道的所作所为了。
冯道在如此波诡云谲的时代屹立不倒,除了他本人的明智,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
五代十国是一个武夫当国的时代,武人们依靠自己的军队造反称帝,王朝兴衰往往仅在几个将领的心念之间。
皇帝尚且自身难保,战乱频繁,百姓生命更是如草芥。而朝中文官手无寸铁,在当时的背景下根本没有反抗能力,再加上当时很多人都是兵变上位,并不存在谁正义谁不正义,所以文官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反抗什么。
五代十国的一个现象就是,武将如走马灯一样更换王朝,文官们则安如磐石,谁来当皇帝都一样。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后周的中高级文官一个没杀,绝大多数都是照用不误,而这些文臣也都识趣的配合赵匡胤治理宋朝。
这就是当时的一个缩影,冯道不过是这种现象的代表罢了。
冯道大部分仕途都是顺利的,唯有晚年他遇到了一代雄主柴荣,他打错了算盘。
他认为契丹强大,柴荣年轻,没有经验,肯定不是契丹对手,一旦柴荣失败,很可能又是一场改朝换代。
但这次冯道看错了人,柴荣雄姿英发,击败契丹和北汉,一改唐末以来对异族的卑躬屈膝,这使得冯道十分难堪,颜面全无。
政坛不倒翁才就此倒台,惨淡收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