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年华
■王建华
正值婆婆生日,我们回乡摆上一桌子好饭好菜,独独空了正上方座位……
摆上碗筷,倒上一杯老酒,轻声喊道:“父,吃饭了……”每每此时此刻,我回想去世多年的公公,忍不住泪如泉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公公离世时,我们都在外地,来不及告别,甚至来不及看上最后一眼,从此,我们阴阳两隔,成了世间最远的距离。每到年末,我们带上无限的遗憾和愧疚,满心沉痛去悼念去世多年的公公。
曾记得我们2003年结婚时,老公家里穷,本来我们说好一切从简,家具什么的尽量少买些,可老人家不同意,硬是借了五千元买了满房的木柜、木床等,说是不能委屈了我。那一刻,我感激老公有一个好父亲。
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何家媳妇,转身还很懵懂,接着就生小为为。还记得小家伙出生,老人家如获至宝,满月宴刚好吃年饭,他抱着孩子,坐在小屋堂前,满面笑容,仿佛就在昨天,我的记忆定格在那慈祥的笑脸上,挥之不去。
接着就是我们都在外地教书,老人家默默在老家种地兼帮我们带小孩。那时家里条件差,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老屋,破烂不堪,夏日炎热,冬日寒冷,我们竟没问过他是如何过来的,记忆里永远是他含笑的容颜,高举孩子的双臂。
这种忽略一经就是几年,反而是2005年我们在城区买新房,债台高筑时,老人家不远百里为我们送米送菜,只是担心我们经济困难苦了自己。殊不知,岁月的风霜已经侵蚀了他多年,我们还没来得及报答他的雪中送炭,老人家的身体却已不如从前。
2008年5月,他偶感身体不适,我带他去中医院做CT,看到结果,肺部有不明阴影时,我惊惧不已,不敢声张,偷偷与婆婆商议,再去大医院检查,当时医生断定:随时有生命危险,最多只能活三年。我们全家如遭雷击,慌乱中准备手术,手术风险较大,医院不敢保证能治好,此时,老人极为淡定,坚决不做手术,回老家休养。
这一休就是六年,老人自挖草药,自我调理,创造了神话,打破了医生的预言。乐观的他却是常年经受病痛折磨,两度因中风住院,犹记得第一次中风时,老人不能言语、走路,大哥背着他上医院,我忙着四处找医生、挂号、拿药、拿检查结果,进进出出,满心焦虑,竟没来得及说半句安慰话,只不过不断叮嘱医生用最好的药,没想到出院后,他老念我的好,说我有孝心。
由于及时就医,老人迅速康复,回老家又不忘劳作,我们劝他莫劳累,他却含笑说:“不还来生债,不让儿女操心。”
好景不长,2012年,老人家连续低烧,我服侍在床前,看到他呕吐不止,泪水强忍,独自一人在走廊上哭泣,感觉他大去之期不远矣。时值七月,天气异常闷热,为老人送饭送水,我来去医院,一走就是十来天,我不断祈祷上苍多给我们留点时间,我们还没来得及孝顺啊。也许,是我的善良感动了上天,老人又奇迹般康复出院了,我们又一次回乡过了个团圆年。
没想到噩耗来得太突然,2013年4月28日夜风雨大作,老人突然离世,我心如雷鼓,内心悲恸。
回想与他相处的十年,他从未高声与我们讲话,总是含笑迎来送往;他从未休息,至死方休,不辍劳作;他从未享受,对生活没有半点苛求,含笑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伤痛。
作为儿媳,我孝心很少,只不过言语温顺,从不顶撞,婆婆还说:“你父,是含笑而去的,只要你们好他就安心。”我满心愧疚,只希望自己多些温言细语,多陪陪婆婆。
古语曰:“父母在,不远行。”如今婆婆还在身边,我把愧疚和不安化作细语陪同她,还望人世间的孝心、善良永存。
又快过年了,我又仿佛看到了公公含笑向我走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