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吕丽报道 1月18日14时许,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我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释放入轨。实施三轴稳定控制、太阳帆板展开后,卫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按计划向地面传回拍摄目标图像等数据,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大连1号—连理卫星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公开征集渠道获得公益性搭载机会。从2023年5月10日随天舟六号升空到释放,位于飞船外部的该卫星在轨存储了253天。
与地面存储不同,高能辐射、高低温、真空、原子氧腐蚀等恶劣环境以及长期存储过程中的锂电池掉电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
为确保在轨高可靠长时间存储和最终的成功释放,针对天舟货运飞船特点,卫星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高可靠记忆合金解锁装置、高性能控温及采温电路、在轨电源保护与充电电路以及遥测数据采集电路等功能单元,成功解决了卫星在太空环境下长时间存储的难题。
大连1号—连理卫星重约17公斤,主要任务是验证基于OpenHarmony的实时操作系统、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超轻型微纳卫星部署器、亚米级对地遥感成像、先进绿色无毒HAN推进系统以及高性能卫星部组件等一系列创新技术。
在大连理工大学新建成的辽宁省首个卫星测控站和国内卫星地面站网络的联合测控保障下,大连1号—连理卫星将在轨陆续开展各项新技术试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