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2022年房地产销售下滑,四类房企凸显优势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15 12:03:00 来源:财经风云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2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重启之年,也是转折之年。而刚刚开启的2023年,则有望迎来房地产行业的弱复苏。不过,要想恢复销售信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2022年的房地产销售势头还有可能在2023年得到延续。2023年,房地产销售还有可能再降两成,市场谷底也将在2023年出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四类房企会凸显优势。

2022年房地产整体销售下滑

少数国央企、个别民企销售平稳发力

2022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虽有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密集输出,但从市场表现来看,信心仍未充分传达到销售端。据克而瑞数据,对比2021年,2022年房地产销售大幅滑落,百强房企全年销售额7.3万亿元,较2021年同比下降42.3%;千亿房企数量也从43家降至20家。

《红周刊》梳理单家房企的销售情况发现,仅有华润置地、建发房产、滨江集团、越秀地产、华发股份等少数国央企及个别民营房企仍能在2022年保有较稳定的销售规模甚至实现小幅增长(见附表)。

2022年房地产销售下滑,四类房企凸显优势

其中,华润置地2022年全口径销售额3013亿元,与其2021年销售规模相近,销售排名也从2021年的第8位跃升至第四位。

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越秀地产、瑞安房地产等房企在2022年的艰难背景下依旧实现了规模的增长,越秀地产2022年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260亿元,同比增长6.6%,销售排名也从2021年的第37位升至第16位,上升21个名次;瑞安房地产2022年实现全口径销售额263.5亿,同比增长8.35%,销售排名从2021年的第101位上升至第75位,前进26个名次。

知名房地产业内人士张宏伟向《红周刊》表示,2022年,少数企业还能维持较突出表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这类企业在区域深耕上做得比较突出,比如,越秀地产主要深耕大湾区,瑞安房地产则主要深耕上海地区;另一方面,上述两家企业过去相对运营比较安全,基本没有加杠杆。可以说,越秀地产、瑞安房地产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房企模式,一类是,香港的低杠杆、高产品力模式;一类是,用国企信用背书去深耕的房企。

虽然房企不再唯“规模论”,但对于房企来说,销售表现仍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张宏伟向《红周刊》表示,从资金端角度来看,房企资金的两大渠道,一个是融资、一个就是销售回款。而房企的销售排名不仅仅体现的是一家房企的市场地位,销售表现更好的房企,在融资的便利性以及融资成本上也会更占优势,这也进一步有利于房企市场地位的稳固。

此外,《红周刊》梳理发现,在2022年销售额表现依旧稳定甚至保有增长的房企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明显优于大势。比如,在2022年内,中交地产涨幅达182.73%,建发房产涨幅94.61%,滨江集团、远洋集团、越秀地产、华发股份等房企涨幅也都在50%左右,明显高于同期的申万一级房地产行业指数11.17%的跌幅。

需求端政策虽发力

2023年销售或再降两成

结合房地产的市场表现来看,亿翰智库企业事业部副总裁田晶向《红周刊》表示,如果说从2015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投资呈现快速上升波段的话,那么2022年就标志着整个行业是从峰值开始向下的一年。行业销售格局之所以出现变化,一方面源于企业格局的变化;另一方面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在这一时间点上去产能、供给侧改革以及需求端所受到的冲击是多重叠加影响。

《红周刊》注意到,2023年的房地产政策发力重点已从融资端转向需求端。1月5日,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将精准支持住房消费,包括对首套房、二套房以及租房继续给予降首付比、房贷利率和增加供给等政策支持。

1月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也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进一步延续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9·29”新政。

不过田晶认为,行业销售格局的改变较难在短期时间内来通过政策提振,所以2022年的房地产销售势头还有可能在2023年得到延续。目前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仍然存在,这影响的不仅仅是心态问题,对收入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样较为深远。

多机构一致认为,2023年将是房地产弱复苏的一年。但在田晶看来,市场谷底也将在2023年出现。“按照目前的情况来换算,应该会在2022年销售金额的基础上再降低20%。”

而之所以说销售有可能在2023年继续下行,田晶向《红周刊》分析表示,其一,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可以预判在2023年三、四线城市的销售会继续下滑。如果2022年大量房企手中的三、四线项目还能通过降价等促销手段来达成一定的去化效果,那么到2023年可能会更难;其二,近两年的集中供地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且出让的土地质量一次比一次好,国央企的拿地动作同样遵循这一规律,这也就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高能级城市的供应量会加大,从而导致供需平衡的被打破。再加上,虽然高能级城市仍能保有一定增长潜力,但依旧难以填补三四线城市的销售缺口;其三,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大部分民营房企鲜少拿地。

基于以上几点,田晶认为,供给端存在的只是结构性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市场里面有效的需求主战场已经从原来广阔的三四线城市聚集到一二线城市,但经过2021年、2022年的市场“抢收”之后,再加上消费者收入预期被打破,实际上能够留下来的有效需求是有限的。所以说,虽然从趋势上来看,2023年是一个弱复苏,但2023年,市场还是会继续向下走的,而且这个量级不会小。

2023年主基调:去存货、还债、保交楼

四类房企有望优势凸显

对于房企来说,2023年同样不会是轻松的一年。一位TOP10房企高管向《红周刊》指出,2023年的房地产基调,主要是去存货、还债和保交楼。2023年,还会有企业爆雷,民企也会继续以价换量,而到了2023年之后,房地产的风险才有可能逐步消除。

上述房企高管还指出,在提及的主基调还债中,美元债是最重要的。明年是境外债高峰期。如果美元债违约过多,会影响国家及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贷款利率和期限,也会触发其他美元债提前还款,严重的话会影响国家的信用等级及国际市场的业务拓展。所以,相比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及银行和机构的贷款,房企美元债是第一位的。

以上意味着,在有限的市场中,企业如何通过强化自身能力抢占市场份额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哪些房企在2023年更占优势?

田晶向《红周刊》表示,一类是主导当前市场的国央企。而在民营房企中,一类是母子型公司,比如,美的置业、新希望地产等;一类是已经形成稳定的双轮驱动型企业,住宅业务之外,还能有某一个单边能力非常强,比如新城控股、宝龙地产等;以及,能够把非相关性多元化业务做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比如碧桂园。

田晶指出,具备以上特征的房企,虽然在接下来的2023年开始的波段里面会出现缩表现象,但如果不是主观意愿选择退出的话,这些企业基本不会被“洗牌”出地产行业,依然能够在行业内走得比较稳。

2022年房地产销售下滑,四类房企凸显优势

相反,对于单一的以住宅开发为主的一些企业来说,这个时间点会非常难受。这类企业原本的业务结构给企业自身所留下的探索机会非常少,这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所以陆续还会有企业逐渐退出。

回顾2022年,展望2023年,田晶向《红周刊》总结表示,房地产的2022年是重启,也是转折。而2023年,整个房地产行业格局、产品格局以及经营逻辑都可能会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体现在2023年一年,而是会延续很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越秀地产:精益管理诠释高质量增长新样本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房企业绩、融资、拿地等多方面呈现分化,从已披露中期业绩或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可见“强者恒强”的定律,越秀地产(00123.HK)等央国企交出了不错的
2023-08-31 18:02:00
北上广卖爆了,越秀地产发布2024年成绩单,登榜全国房企八强
...得15.9亿元、10.4亿元;全年派息率为核心净利润的44%。在房地产行业,企业的创收情况与房屋销售业绩密切相关,从销售到最终确认为收入
2025-04-04 12:47:00
越秀地产上半年销售稳健增长,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
...销售836.3亿元,同比上升约71%,完成年度目标超六成。在房地产行业依旧处于深度调整期的上半年,越秀地产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业绩的稳健增长,来源于越秀地产不断强化产品力
2023-09-01 17:48:00
越秀地产2023年实现营收802.2亿,业绩保持基本平稳
...,420.3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位于行业前列。2023年,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和消费者信心有待恢复的双重挑战下,越秀地产通过精准投资、深入推进多元化业务和发力数字化
2024-03-28 14:08:00
...173元,约占核心净利润的40%,派息比率保持稳定。在全国房地产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特殊阶段,越秀地产稳健的表现仍获得多家知名券商机构的认可,中信建投、交银国际、申万宏源、华泰
2024-09-10 07:55:00
16家房企销售已超千亿,越秀地产提前完成年度目标,机构预计12月“翘尾”
11月,房地产行业继续迎来销售和融资端利好。深圳二套房首付降至4成、长沙取消购买第2套房时间限制……截至11月30日,已有逾60城出台了超70次稳楼市政策,涉及限购、限贷、限售、
2023-12-05 11:10:00
年终盘点|千亿房企减少至16家,“保万海”为排位赛前三
...铁建、绿地控股、融创中国、新城控股、旭辉集团、中交房地产。在排名前20的房企中,部分龙头企业销售额排位明显提升。保利发展占据首位,相比去年提升1名,销售额超过第2名约500亿
2024-01-02 10:43:00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营收实现353.4亿元,产品力持续提升赢得市场青睐
...有人应占净利润约为18.3亿元。报告期内,越秀地产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通过产品力提升、精准投资和精益管理,保持稳定发展,展现了较强的国企韧性。营收保持平稳增长,市场排名
2024-09-01 12:43:00
越秀上海首秀“不及格” 千万豪宅一天世界
越秀地产作为崛起于华南的知名房地产商,曾在珠三角曾经出产过大批优质住宅产品,并因此成为几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为数不多的业绩持续增长的明星房企。但就是这样一支地产“绩优股”却在上海演
2024-03-12 15:4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溧水农发行多举措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
日前,农发行南京市溧水区支行面向员工全体集中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夯实了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2025-11-28 13:52:00
浦口农发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上级行跟班培训
近日,农发行江苏省南京市浦口支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上级行跟班培训,进一步提升统计报送水平和数据质量。培训过程中,该行统计人员对统计制度文件进行学习
2025-11-28 13:52:00
寒衣寄思,金融护航!民生银行瑞金北路支行陵园送教反假币知识
寒衣寄哀思,守护“钱袋子”正当时。正值寒衣节祭扫高峰,民生银行瑞金北路支行创新宣传场景,将“反假货币人人有责”主题活动搬进宝福山陵园
2025-11-28 13:55:00
银发守护·辨假“支招”!民生银行贵阳诚信北路支行把反假课堂搬进社区
“阿姨您看,这50元纸币的光变数字,转个角度就能变颜色!”近日,贵阳市观山湖区铭廷社区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民生银行贵阳诚信北路支行联合社区开展的“反假货币人人有责”专项宣传活动
2025-11-28 13:55:00
农发行南京市六合支行积极提升数据赋能水平,锻造专业人才队伍
为进一步提高支行监管报送质量,适应数字化金融发展趋势,全面提升支行的统计管理水平和数据综合分析应用能力,锻造一支懂业务
2025-11-28 14:07:00
公牛集团成立智能科技公司,含多项AI业务
近日,上海公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
2025-11-28 14:12:00
农发行浦口支行开展下半年常态化运营应急演练
为筑牢安全服务防线,提升客户服务质效,近日,农发行江苏省南京市浦口支行组织开展2025年下半年常态化运营应急演练,切实保障支行安全运营
2025-11-28 14:13:00
蜜雪冰城试点卖早餐,企查查:近三成早餐相关企业位于华东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蜜雪冰城发布了关于早餐的调查问卷,有相关人士对此表示,目前蜜雪冰城的“早餐计划”仅在大连、西安、南宁
2025-11-28 14:24:00
泰康保险集团捐赠1000万元,支援香港大埔火灾救援
11月26日下午,香港大埔宏福苑发生五级火灾,灾情严峻,救援工作牵动各方关心。泰康保险集团通过旗下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25-11-28 14:32:00
2024、2025年度配额方案印发,不设绝对碳排放总量上限
中新经纬11月28日电 11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4
2025-11-28 14:46:00
海博思创新设科技公司,含智能基础制造装备业务
近日,山西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猛,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2025-11-28 14:48:00
江盐集团新设科技公司,含碳封存技术研发业务
近日,江西省江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数字技术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等。企查
2025-11-28 14:48:00
洁特生物等成立新公司,含AI软件开发业务
近日,中赛柏泰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软件外包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洁特生物(68
2025-11-28 14:48:00
山东个人养老金开户破千万,30至50岁群体成主力军
鲁网11月28日讯山东省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已突破1000万户,30至50岁中年人群成为绝对主力,占比近60%。山东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长霞在11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2025-11-28 14:54:00
反诈同行 恒丰银行淄博分行携手企业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为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近日,恒丰银行淄博分行与淄博鲁中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金融反诈专题宣传讲座,为该公司全体员工送上一堂实用易懂的反诈“必修课”
2025-11-28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