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红利显现,高技能人才或更加受益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2-01 19:50:00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2月1日电 (袁媛)11月30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北京举行。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AI)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展开了讨论。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不仅深刻影响着科技和产业,也在经济学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包括创新边界、方法论变革、政策挑战与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

AI扩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已经大大扩展了创新的可能性边界。”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在论坛上指出,AI对生产和创新的影响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他引用了一项国际研究指出,AI辅助研发的普及显著提高了专利数量和产品质量,尤其是在顶级人才集中的领域。郑江淮强调,企业利用AI直接进行技术研发,正在重塑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应将AI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探索“随机前沿创新函数”作为衡量创新效率的新工具。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郭峰则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AI对经济学研究的颠覆性影响。“过去我们的分析方法主要依赖理论驱动,但AI带来的高维数据让数据驱动的研究模式成为可能。”他强调,AI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的强大能力,不仅能帮助学者更全面地理解经济现象,也能为政策设计提供更精准的支持。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在数千种潜在变量中自动识别X和Y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揭示新型的经济行为模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钊则指出,中国和西方国家在AI应用的侧重点上存在差异。例如,中国更注重AI在实际场景中的普及性,而西方国家则更倾向于基础技术的突破。“这种导向的差异可能决定了未来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此外,他特别提醒,AI的发展可能强化高端人才的优势,却也有可能进一步弱化低技能劳动者的竞争力。

AI驱动经济政策设计转变思路

AI的广泛应用也对政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教授刘瑞明认为,AI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政策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工具和数据支持;但另一方面,若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人的因素,则可能导致政策偏差甚至失效。他强调,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同时提前布局社会保障体系,以应对AI时代可能带来的失业和结构性问题。

刘瑞明提醒,AI技术集中应用可能导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扩大。例如,AI技术的使用通常集中在高收入地区,这些地区的创新能力因此得到进一步增强,而中低收入地区可能在技术扩散中被边缘化。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应更加关注AI技术的公平应用,以减少区域间的不平等。

在讨论AI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时,郑江淮提出,AI和大模型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国家间的竞争格局。“研究表明,AI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国家间的分化。在这一趋势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和质量将成为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AI促使经济学教育转型

“AI时代,经济学教育的核心不应仅是技术,更要关注人。”陈钊谈到,未来的经济学教育应在技术能力的培养之外,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情感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是AI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郭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学生应积极学习AI相关技能,如编程和大数据分析,以建立自己的学术壁垒。“如果你能够处理复杂的高维数据,而其他人做不到,这就会成为你的竞争优势。”他同时指出,教师也应了解AI技术的基本逻辑,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数据驱动的研究。

刘瑞明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强调了经济学教育的基础性。他表示,无论AI如何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始终是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经济学的主语永远是‘经济学’,而不是‘人工智能’。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在逻辑思维、创新能力以及人文关怀方面不断精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永进进一步阐述了科学研究的目标。他强调,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创新,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能力也不是批判性思维,而是对自然、社会、宇宙的欣赏能力。“批判性思维不是创新的本质,而是追求真理,追求大自然对宇宙的好奇,是让我们跟动物区别开来,跟AI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文章据“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促进非洲不断释放人口红利(新时代中非合作)
...特卡·恩特哈布从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24届理论经济学(国家发展)专业博士毕业。他说:“回国后,我会从埃塞俄比亚实际情况出发,推动政府部门与企业、社区等沟通,让发展计
2024-08-27 06:13:00
...介:孙中科,男,1988年10月29日生,主要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2024-07-20 05:49:00
(经济观察)中国制造业表现不俗
...,制造业无疑是其中一大亮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经济增速1.4个百分点,相比去年,今年制造业明
2024-04-16 22:51:0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读|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何深意?如何发展?
...红利的低成本基础上叠加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体现出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中国制造业产品相较于国外同类商品,在保证相同质量前提下,其价格更低,竞争力更强
2023-12-13 19:59:00
韧性强潜力大,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前三季度经济
...不易。“这相当了不起!”南非金山大学经济与商业学院经济学教授詹尼·罗索乌这样评价。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指出,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消费者信
2023-10-20 02:31:00
...记者 刘迪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经济学上来讲,一个长期是由无数个短期构成的。因此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设计,把中长期的技术创新战略和创新活动尽可能地积极转化为短
2024-01-21 06:21:00
...。”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区域经济首席专家、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吴福象说,从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国拨经费数额、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人次以及全球“高
2023-12-29 22:47:00
两会世界眼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不会改变——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质升级。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表示,中国正从此前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过去一年,世界经
2024-03-06 12:31:00
中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专家解读)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受访专家:世界贸易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利坚大学经济学教授 罗伯特·库普曼在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在搬运玻璃纤维产品。新华社
2025-04-21 04: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双城耀国庆 绮梦筑新章——恐龙园集团文旅产品“出圈”更“出彩”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恐龙园集团旗下环球恐龙城与东方盐湖城凭借全新业态与沉浸式体验双双跻身长三角文旅“顶流”双节期间,约62
2025-10-09 21:49:00
NBA中国携手阿里云开启多年合作,球迷互动体验新惊喜在哪?
10月9日,NBA中国和阿里云宣布达成多年合作,阿里云将正式成为NBA中国官方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和云计算基础设施
2025-10-09 22:19:00
获充换电大会官方推荐及星级认证, 公牛充电桩全场景方案引关注
9月27日至29日,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合肥举行,此次大会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安徽省汽车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指导
2025-10-09 17:04:00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我爱我家陈少亮:数字浪潮中的筑梦人
2025年的北京,秋阳穿过写字楼玻璃幕墙,在键盘上投下斑驳光影。在我爱我家集团总部技术中心,陈少亮正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图
2025-10-09 17:05:00
中新经纬10月9日电 工信部网站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下称《指南》)
2025-10-09 13:06:00
当下,网络热搜榜单已经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个窗口展示的内容是否真实、健康、积极,直接影响着数亿网民的认知判断
2025-10-09 10:31:00
高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中国电影市场成绩亮眼:国庆档总票房破17亿元,10月2日年度总票房达425.02亿元,超2024年全年
2025-10-09 10: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如今,拍照不再停留在平面,“一站式”3D人像打印,正让影像“立”起来,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025-10-08 08:12:00
小牛FX风速款首销战报:5小时全渠道销量14252台,以“价值重构”引爆全民抢购潮
2025年9月29日,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正式发布FX风速款首销战报。数据显示,这款被业界称为“价格屠夫”的新品在9月28日首发后
2025-10-08 09:00: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从 “设备制造” 到 “全链服务”:陕西电子长岭电气纺织机电产业的进阶之路
9月29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陕西多家主流媒体走进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考察
2025-10-08 17:51:00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全国第十批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名单,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正式通过评审,获评“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
2025-10-08 18:01:00
货丰价稳、活动密集、销售井喷、消费升级……在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我市消费市场“热”力值拉满,处处繁荣兴旺、活力十足。10月8日
2025-10-08 18:32:00
佳盛机电乘风而上,今年前8月产值同比增长超38%抢占新赛道,270多名员工假期忙“冲刺”南报网讯(通讯员单维亮记者张希)“我们是智能电网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
2025-10-07 08:41:00
培育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丨十堰臻融:创新与技改“双轮”驱动 产值同比增长3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十堰臻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装备升级与专利技术研发为双引擎
2025-10-07 20:43:00
沉浸式AR科技盛宴:打造“可触摸”的科普实验室,重构科普新形态
这个国庆去哪玩?中国科学技术馆告诉你!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峰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打造的以“探境・AR科技智慧”为主题的AR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2025-10-07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