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好吃的竹筒饭要挑选上等的香糯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北宋文学家苏轼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相伴。中空的竹子既是文化人气节的象征,也能成为天然的炊具做出美味的——竹筒饭,它的独有魅力连诗人白居易也要写诗点赞“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在竹海茫茫的英德,小小“竹筒饭”成为乡村旅游的行走“美食大使”,为当地的农家乐和民宿发展聚拢了人气,被誉为村民的“致富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源于野外做饭的灵感
“到英德英西峰林来旅游,除了欣赏这里的天然美景外,很多人是冲着美味的竹筒饭而来。”日前,一位广州网络达人特意驱车来到英德九龙镇一家知名的竹筒饭农庄,为网友直播竹筒饭各类不同的吃法,吸引了很多粉丝围观。在农庄的厨房里,一节节切好的新鲜竹筒堆积如山,灶台上柴禾火焰跳动燃烧得像小火山,一排排装满了腊味、鸡肉、牛肉、河鲜的竹筒饭被架在柴禾上炙烤到嗞嗞作响,香味扑鼻。
英德盛产毛竹,当地人常在大山劳作,野外做饭是一大难题,于是勤劳、质朴和聪慧的先民就地取材,破竹作器,发明了“竹筒饭”。柴火竹筒腊味饭、柴火竹筒冬菇蒸鸡、柴火竹筒皖鱼……制作竹筒饭的食材丰富多样,随着英西峰林旅游的升温,当地人采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当地糯米、腊肉咸蛋、嫩豌豆、蔬菜、走地鸡、肥鱼等食材,烹饪出香浓可口的竹筒糯米饭,备受游客的青睐。
置身于山清水秀、幽深清凉的山谷中,和家人、朋友一起共享着美味的竹筒饭,平日生活与工作中的烦躁一下子就忘却了许多。“劈开竹筒,米饭和肉块被一层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各种食材之芬芳,口感十分丰富,令人回味无穷。”食客们评价道,新鲜出炉的竹筒饭将竹筒的清香与新鲜食材完美融合,锁住了“山珍海味”的精华,是乡村美食与文化传承的“舌尖记忆”。
成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
一整条竹筒饭大概能装3~4碗,分量杠杠的,而对于朴实的农家乐主人来说,为了让客人品尝到地道的竹筒饭香味,他们是拒绝重复使用竹筒的,每次都选用新鲜的原生态优质竹筒,“竹筒必须是一次性的,才能保证出品的质量。”当地一位农家乐的主人特别强调。
而正宗的竹筒饭并不是蒸煮或用电烤炉烘烤出来的,而是用明火炙烤出来的。首选要拣上等的香糯竹,竹子为一年的竹,因其水分多、受热快、耐烧烤,同时其特有的双层乳白色内膜能将米饭的香味紧紧包住,等待着烧熟劈开竹子之后的刹那释放。然后进行切割、开口、清洗,再装好食材备用。有经验的师傅介绍,竹筒饭在炙烤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火候过大导致竹筒烧焦,这就要不断往竹筒上浇水,防止竹筒被烧穿。
烤好的竹筒饭取下后,拍打竹筒使之变软。手气好的话,竹子里面的那层竹膜会将米饭完整地包裹好,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竹筒饭,白润晶莹、竹香扑鼻,堪称完美。
竹筒饭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粤北山区,村民们会在节日、庆典等场合制作竹筒饭,寓意团圆和丰收。同时,竹筒饭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通过分享烹饪经验和品尝美食,村民与游客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传承了当地的饮食文化。
以“竹”发力 添绿生“金”
作为麻竹笋之乡,英德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几年,随着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竹筒饭”成为英德一个地方美食的特色品牌,近年来,英德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开发竹资源的使用途径,发展多元化产业链,将竹产业作为“百亿产业”高位推动。过去不显眼、不值钱的“竹筒饭”,如今却成了乡村的“致富饭”,犹如行走的“美食大使”,引领着越来越多的游人走进英德乡村,体验美食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带动加工制作“竹筒饭”,为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撑起一个家,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不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