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条不再卖水的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01: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盐城

一条不再卖水的街

一条不再卖水的街

陈卫中 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盐城市作协会员

一条不再卖水的街

水街

问一堤一河,生活在盐城市区的人都会知道,且引以为傲。堤,就是范公堤。河,就是串场河。

范公堤,昔日的捍海大堰,如今已变身为城市的交通干道——开放大道。修堤的那位范公,名字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出自他的笔下。串场河,是修筑范公堤时取土而挖成的河。一条河,把当时盐城境内的十多座主要盐场串联起来,水运有力地促进了盐城盐业几百年的发展。

在范公堤和串场河之间,近年来修建了一条街,名字叫水街。仿古风格,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一条河穿街而过,800多米的水道蜿蜒曲折。亭台楼阁临水而立,尽显街市繁华。

水,引自串场河,是这条街的灵魂。

可以从开放大道、滨河路等陆路进入水街,方便快捷。也可以乘坐木制篷船,经水路入口进入水街,水韵浓郁。穿过横跨水街景区最南侧的“水城门”,进入内河。沿街分布着百十家商铺,集中展示与海盐文化相关的盐城特色商品。木船缓慢地经过“漂舟戏苑”“老周茶社”“翰墨阁”和“水云阁”,最后到达位于水街北端的盐商宅院——大宅门。

盐城,是一座以盐命名的城市,因海而生,因盐而兴。水街,别具盐的特色,讲述盐的故事。

盐政衙门是一座对称式的宅院建筑,东西两侧分列兵、礼、吏、刑、户、工六房,是衙署的下设机构,具体分管着一个县的生产发展、司法建设、武装国防等事务。两淮盐税历来是王朝财政的重要来源,盐政衙门重现了当年盐业管理的严格,也反映了朝廷对盐城盐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盐宗祠主殿供奉着夙沙氏、管仲和胶鬲三位盐业宗祖。夙沙氏来自黄帝时期的东夷部落,因首创“煮海为盐”,被后世尊为制盐之宗;管仲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因首推盐(铁)业官营制度,致齐国富财强兵,成为“五霸”之首,被后人尊为管盐之宗;胶鬲为殷商时人,善取鱼盐之利,被世人尊为盐商之宗。盐宗祠的东西两座偏殿,则分别供奉着“盐盘大圣”和其妻“盐婆娘娘”,他们被盐民奉为“盐神”。

中国海盐博物馆与水街一路之隔,是盐城唯一的国字头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音像等,全景展示我国海盐发展史,讲述盐城因盐而兴的漫长历程。

水街,依水而建,水穿街中。水街的名字,似乎由此而来。含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其实,水街的名字,是借用的。

早前,盐城还未建市时,就有一条街叫水街。那时还叫盐城镇,水街就位于镇区的西门。这个水街,是名副其实的水街。街的一头是鱼市口,连通着串场河,停泊了许多渔船盐船。有人以挑水为生,把水挑卖给船家,赚取一点劳务费用。后来,城镇发展为城市,鱼市外迁,卖水就没有了市场,水街逐渐没入历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建设现在的水街时,为了保留城市的文化和记忆,就借用了水街的名字。看看古时建筑,吃吃地方小吃,听听地方淮戏,品品城市盐味。远去的挑工身影,消失的卖水叫声。如今,水街已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旅游者的打卡点。

水街,现在不再卖水,而在“卖”风景,“卖”文化,“卖”盐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又见燕舞,新的旋律响起……
...佛穿越千年,置身盛唐夜市。 唐渎里演艺而在盐城市区串场河两岸,霓虹齐放,灯火璀璨。以“串场河之旅”拉开行进式实景演出《串场夜画》的帷幕。淮剧《范公堤》经典唱段、情景表演《祭
2023-09-01 12:11:00
...链、补链、延链、建链”的链式思维,燕舞集团提档升级串场河海盐文化旅游区,在构建体检、医疗、康养等大健康业态,拓展酒店餐饮上下游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韩区域性航空物流集散枢纽
2023-07-30 07:02:00
...堤厥功至伟。事实上,范公堤修筑后,各盐场之间开凿了串场河,方便了盐业运输和农业灌排,制盐方式从“煮海为盐”到“刺土成盐”再到“晒灰采卤”,技术的革新,使盐业生产不断发展。由于
2024-01-20 01:42:00
美食一夏“街”是特色文化
...鲜应有尽有 射阳县黄沙港镇渔档长街宾客络绎不绝东台串场河边慢生活 大洋湾唐渎里小吃一条街品尝美食滨海县东坎老街的天幕露营与后备箱咖啡大洋湾铁板烧热气腾腾“欢乐一夏‘街’有
2023-08-03 00:26:00
...为起点,赛道途经聚龙湖公园、大铜马、新四军纪念馆、串场河风光带、盐镇水街、中国海盐博物馆、中华海棠园、数梦小镇等盐城特色地标。跑友们在美丽赛道上迈出矫健的步伐,用脚步丈量生态
2023-04-17 02:47:00
2023盐马开启!万名跑友用脚步丈量生态魅力
...为起点,赛道途经聚龙湖公园、大铜马、新四军纪念馆、串场河风光带、盐镇水街、中国海盐博物馆、中华海棠园、数梦小镇等等盐城人文、生态、科技特色景点。跑友们头顶蓝天白云在盐马赛道奔
2023-04-17 09:23:00
寻迹江苏老地名 | 江苏“盐地名”,在黄海之滨铭刻历史印记
...,贸易繁盛,盐商豪富;宋代,江苏有产盐机构——楚州盐城监、通州丰利监、泰州海陵监等,年产海盐数百万担;明代,江苏地区设两淮盐运司,下设通、泰、淮三分司,管理三十座盐场。《天工
2023-08-31 22:51:00
盐城“串场之眼”璀璨亮相
...新地标赋能城市新活力盐城“串场之眼”璀璨亮相《又见串场河》光影秀 曹云金相声展演用传统戏剧演绎流行歌曲《青花瓷》 市民游客争相打卡“串场之眼”特色市集人气旺 盐城新地标
2024-05-22 01:09:00
2023“紫金”导赏|“每闻潮声思宋公”,淮剧《宋公堤》重现军民共筑海堤的感人故事
北宋有“范公堤”,近代有“宋公堤”,不变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9月19日晚,盐城市淮剧团新创演的大型现代淮剧《宋公堤》将在金湖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该剧取材于修筑“宋公堤”这段真实
2023-09-17 19: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