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美好心愿。因此,每个父母都期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其实真正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得从父母自身做起——如何备孕,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全程服务,促进优生优育,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举措。孕前保健有利于计划妊娠,为具有不同风险的育龄女性提前制定围孕期保健计划,是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措施。目前,我国的孕期保健服务已较成熟和规范,应进一步加强孕前保健意识及相应措施。孕前保健时间狭义上指妊娠前3个月,广义上指可能导致妊娠的无保护性行为发生前1~2年或以上这段时间。最佳生育年龄:女性24~29岁,男性26~35岁。两次妊娠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最好超过18个月。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建议保持在正常范围内(18.5~23.9kg/m2)。计划妊娠前3~6个月,夫妇双方都应调整自身营养、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平衡膳食,科学合理地补充各种营养元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适当摄入碘盐及富含碘的食物。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直到妊娠12周。备孕期应谨慎用药,尤其是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害的药物;避免密切接触宠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铅、砷、苯、汞、农药、线等)。计划妊娠前6个月夫妇双方应戒烟酒,并远离吸烟、高噪声、高温环境,避免高强度工作。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和降低0 ~5岁儿童死亡率一直是全球卫生目标,尽管我国产前保健和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及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我国每年出生缺陷人数高达80万~120万。因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国务院2021年9月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23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3年)》,进一步强调应加强孕前保健,将预防关口前移,对防治出生缺陷、持续提升我国母婴保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组织备孕保健专家们制定指导性的孕前保健共识。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包括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孕前风险评估流程及常见疾病的备孕指导原则。
在妊娠过程,通常胚胎植入后的前5-8周是胚胎细胞最易导致畸形的时期,一般孕妇察觉怀孕到去医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时已经错过了这一时期。因此,预防出生缺陷,生育健康宝宝应提倡从孕前开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建议在受孕前4~6个月进行。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评估、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等备孕常规检查以及根据妇女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TORCH筛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根据医生通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对备孕夫妇进行风险评估,将备孕夫妇分为一般人群和高风险人群;一般人群进行普遍性指导,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类、个性化指导。
常见内科疾病与备孕:女性轻度贫血应纠正贫血后再妊娠。重度贫血和极重度贫血女性不宜妊娠。患高血压的妇女孕前应接受子痫前期及胎儿生长受限风险咨询。患有心脏疾病的妇女孕前应先评估心功能。心功能Ⅰ、Ⅱ级,病情稳定情况下可以妊娠,心功能Ⅲ、Ⅳ级孕产妇死亡率高,不宜妊娠。此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要在相应的指导进行备孕。常见妇科疾病与备孕:包括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要在相应的指导进行备孕。孕前性传播疾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包括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等要在相应的指导进行备孕。
孕前遗传咨询是指通过了解夫妇双方的种族、年龄、家族史、疾病史和妊娠史等情况,选择适当的遗传相关检测方法,对未来的妊娠结局进行风险评估、建议和指导。备孕夫妇由于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需要长期服药,但在孕前可以停止用药3个月以上的,为一般人群,可以按计划妊娠;若备孕夫妇需长期服药,且孕前和孕期均不能停止使用药物的,为高风险人群,需接受评估和咨询。备孕妇女建议孕前完成疫苗接种,备孕妇女应评估其对百日咳、麻疹、腮腺炎、风疹,乙肝和水痘等疾病的免疫状况。
孕育新生命,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科学备孕,迎接健康宝宝的诞生,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李政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