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专访鲁奖茅奖双料得主东西—— 有一种“回响”,叫刻骨铭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23 07:52:00 来源:南京日报

专访鲁奖茅奖双料得主东西—— 有一种“回响”,叫刻骨铭心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他32岁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57岁又摘得茅盾文学奖;他先后做过中学教师、报社记者、大学老师;他有一个特别的笔名……他就是广西作家东西——一个与南京有着特别渊源的作家。日前,在前来参加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之际,东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人生“回响”。

曾是桂西北一名放牛娃

细观东西写作从农村到城市的跨度,其人生经历也大抵如此。两相重叠,耐人寻味。

“我是干过农活、放过牛的。”东西介绍说,他从小出生在乡村,这让他多了很多特别的人生体验,“我跟大自然是水乳交融,饿的时候我会到山上去采野果吃,冷天没鞋穿的时候,我还赤脚走在泥地,有种透心的冷。我在炎热夏季参加劳动,被大雨淋湿浇透了以后,让太阳把衣服晒干,然后再去劳动,那种蒸腾起来的气息,现在我都回忆得起来。”

特殊的人生经历,极大丰富了东西对生活的感受。及至后来,他做了老师,又做了报社记者编辑,最后成为大学教师,这些深入骨髓的人生体验,被他以一支魔幻之笔表现了出来,以文学的力量去唤醒一颗颗心灵。

每每夜深人静,东西总会想起那个桂西北的乡村,那段经历对其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帮助。“现在一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他要描写大地的时候,一定没有我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东西说,那种感受带着他再次回到曾经的现场,而他心里甚至会再次浮起那种太阳下大地蒸腾热浪的感觉。

“迁徙”中诞生里程碑作品

“因为在身体上、精神上有过困难,所以通过写作可以寻求答案,也可以安慰自己的心理。”东西先后创作出《没有语言的生活》《目光愈拉愈长》等一系列作品,因为文学,广西那个叫“天峨”的地方,打上了深深的“东西”烙印。

在东西看来,只要生活在一个区间,其潜意识里肯定会受这个地方的文化影响:广西民间文化极其丰富,一部《刘三姐》不但唱响了广西山歌,也让东西从小就耳濡目染,深深被其中美丽的歌词所吸引;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滋养了其人格的形成;而南方潮热的天气,也促使他习惯天马行空,能在创作上葆有丰富的想象力。“写作就需要那种像植物一样疯狂生长的想象力。”东西说。

从位于桂西北的家乡,到慢慢进入南宁这样的城市,东西向读者呈现出一个“迁徙”的写作状态。这也是他很喜欢的一种“在路上”的感觉。20世纪90年代,他与毕飞宇、李洱、韩东、邱华栋、徐小斌、艾伟等,一道被命名为“新生代作家”。这批作家的创作在表达现实关切之外,一直注重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

2023年,东西凭借长篇小说《回响》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既有侦探和推理,同时也富有文学性,场景描写充满了诗意。它不但展现了东西飞扬的想象力,也成为他在创作中不断寻求突破的又一里程碑。

在阅读中看见不同的风景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生长的土壤,更离不开他内心强大的驱动力。在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中,东西谈到,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风物相近,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也多有相似之处,彼此一旦重视阅读,就很容易产生共鸣。“远亲不如近邻,而对邻居的阅读尤其重要。”其指向正是阅读,可以通过阅读改变我们对彼此的认知。

东西同样受益于阅读。随着改革开放,他得以阅读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每一本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另外的风景,看到不同的人生,也看到了文学的变革。”这种文学上的变革,正是今天不断被提及的“创新”。

其实,东西等虽然都被命名为“新生代作家”,但大家却各有所长。比如,他和南京作家毕飞宇都是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人生的诸多重合,让他们在互相阅读中一起成长,也因此成就了他们在创作上臻于成熟。而今天,他们均以鲜明的辨识度成为文坛中坚力量。

获得茅奖之后,东西在创作上放慢了脚步,他把大量时间拿去思考和阅读,去体验、去经历,甚至以创作短篇小说来保持一定的手感。“年轻时,我们也渴望快速成长,但是不能那么急,还是要慢慢磨炼自己的作品。”东西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茅奖作家乌镇说 | 东西:《回响》问心,男主角向郁达夫致敬
...舟,与茅奖“桐”行。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在桐乡举行。这也是时隔14年后,茅盾文学奖重归茅盾故里桐乡乌镇颁奖。今天,潮新闻推出系列专访,探
2023-11-19 21:19:00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东西《回响》分享会海口举办
...16日消息(记者 陈望)2月16日下午,著名作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东西《回响》分享会在海口海岛书香书店举行。这是东西第二次来到海口,第一次正是他作为《回响》编剧参与
2025-02-16 19:24:00
...报楠讯(记者 林雪娜)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先生故里浙江乌镇火热举行,盛典向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正式颁奖。广西作家东西凭借长篇小说
2023-11-20 12:20:00
...份、人格、心理,直抵人性最真实幽深处……在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的角逐中,作家东西凭借长篇小说《回响》获奖。这是东西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后,再次斩获文学大奖。中国
2023-09-22 06:23:00
...名作家,《本巴》作者刘亮程、《回响》作者东西等新晋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仁湘、王保顶等知名学者,袁庭栋、卢一萍、杜阳林、石光华等四川作家,纷纷亮相书展,通过新书发布、阅读分享等
2023-10-20 06:18:00
三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现身浙江书展 分享“阅读与创作”的秘籍
...。在今天的开幕式现场,孙甘露、刘醒龙、王旭烽等三位茅盾文学奖得主齐聚宁波,分享创作与阅读感受。主舞台上,孙甘露、刘醒龙、王旭烽等三位茅盾文学奖得主齐聚一堂,结合自己的文学作品
2024-10-26 10:41:00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内补” 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做客西善桥分享小说创作
...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文学活动第三十回开讲,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做客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分享小说创作。分享会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张娟
2024-10-23 13:12:00
茅盾文学奖揭晓,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获奖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经过第六轮投票,产生了本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它们分别是: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
2023-08-11 15:24:00
...读书日即将来临,你读书了吗?快来看看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吧!1、《雪山大地》作者:杨志军作品简介:《雪山大地》是一部描写高海拔地区变迁史的作品,讲述了父辈们和
2024-04-22 17: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石家庄晋州市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日前,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举办期间,由商务部主办的“交流互促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发布了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2025-11-17 11:47:00
本科直升| 中留服更新韩国高等教育机构认证名单:15所院校被移出,5所新纳入
鲁网11月17日讯近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下称“中留服”)更新了韩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证名单,此次调整共涉及20所院校
2025-11-17 11:30:00
为折翼的生命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
鲁网11月17日讯一夜新凉,数日秋风。当梧桐叶开始飘落,身体似乎也最先感知到这季节的变换——那些藏在身体上的伤,是否也在提醒您
2025-11-17 10:58:00
星愿妈妈:让阳光照进心里
鲁网11月17日讯和面、揉团、醒发、蒸制……这些动作在家长的碎片时间里重复了上千遍,却从不曾机械。面粉在指腹间流转的温度
2025-11-17 10:57:00
无棣县棣丰街道棣州社区开展 “雅韵流芳,花悦生活” 主题文化插花活动
鲁网11月17日讯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品质,营造人文宜居的良好氛围,近日,无棣县棣丰街道棣州社区开展了“雅韵流芳
2025-11-17 10:58:00
近日,富德生命人寿永年支公司组织内外勤员工携带水果、挂面、米、面、食用油、纸抽等生活物资,走进永年养老院,看望在院的老人们
2025-11-17 10:17:00
艺术城市建设--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结业展开幕
2025年11月1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艺术城市建设创意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V10报告厅举行开展仪式
2025-11-17 10:55:00
“十四五”·大图景 小目标|孕妈宝妈的“定心丸”
11月5日,在邯郸市新育幼儿园托大班,老师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 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摄11月5日,邯郸市妇幼保健院二楼孕产保健门诊
2025-11-17 08:01:00
400多年前,明代士大夫李之藻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彩绘中文版世界地图。如今
2025-11-17 08:01:00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全体参保人提供规范、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如今,医疗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部分参保人在医保待遇享受方面仍然存在认知误区
2025-11-17 08:03:00
11月15日,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山西大学承办的“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在太原结课。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60位华文教师齐聚太原
2025-11-17 07:08:00
每逢“双11”,预售、满减、秒杀、折扣各种优惠让人眼花缭乱。此刻的你也许还沉浸在“剁手”的快感中,翘首等待自己的“宝贝”送达
2025-11-17 07:51:00
一场由犬只伤人引发的邻里纠纷,最终演变为一死一重伤、一人涉嫌故意伤害被公诉的悲剧。11月13日,山西长治“狗咬人引发的血案”一审在山西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11-17 07:51:00
距离“十四五”收官还有不到两个月,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陆续揭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GDP万亿城市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
2025-11-17 07:53:00
没花一分钱却得到了一处总价313万元的房产,这对任何人而言,除非“撞大运”、否则无法想象。然而,它却在来西安创业的河南人小谢身上发生了
2025-11-16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