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急救中心主任告诉你:地震来了应该怎么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9 11:32:00 来源:网易健康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中位于该县柳沟乡,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19日6时,共记录到余震275次。

截至12月19日早晨,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自然灾害,其所释放的能量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毁损和破坏,由此而造成对深陷其中的人们的伤害。

1、别往床下“躲”

以前人们认为钻到床底下最安全,这种做法是以建筑物的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当建筑物的天花板因强烈地震发生倒塌时,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因为掉落的天花板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且床底下能躲不能逃,并非最佳的躲藏之处。

2、别进衣柜“躲”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进入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同时造成的狭窄空间空气稀薄,氧供不足而造成呼吸困难,不仅会错过逃生时机,还不利于被救。唐山地震时,有人钻进衣柜躲藏,几天后救援队发现时,人是完好的,但最后憋死了。

3、别靠窗边“躲”

现在的建筑楼房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砖起到的作用是隔风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时,一次震动来袭,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楼房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们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4、别乘电梯“躲”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因为地震后紧接着会停电,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且电梯间容易崩塌垮掉,导致电梯快速坠落,构成对人体的次生灾害。另外,地震时电梯结构整体性丧失,亦不利于呼救及救援。

5、别入车里“躲”

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而引发交通事故。地震中,建筑物等倒塌将压扁车辆,使车内的人丧失了逃生机会。同时,地震时灾情复杂,可能引发汽车燃油着火。

6、别在楼旁“躲”

地震的瞬间,房屋结构发生破裂、毁损和扭曲,结构破坏后的不稳定性,比如面临的余震、救援时扰动以及毗邻建筑物二次倒塌,构成了对人类生命的威胁。故地震时要尽量快速躲开建筑物,特别更要远离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7、别钻桥下“躲”

地震对桥的桥台、桥墩、桥梁、支座等结构产生的破坏不容小觑,切记一定不要进入桥梁、隧道、堤坝,尤其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这些地方很容易在地震中发生塌陷,正可谓是“待在上面会掉下来、躲在下面会砸下来”。

8、别依电杆“躲”

地震躲避逃生时,千万要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如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路灯、自动售货机等,除直接倒塌伤人外,还可能出现触电伤亡事件的发生。地震可导致电线零落,易引发火灾。

9、别近山峭“躲”

“地震—山崩—泥石流”是具有关联的系列自然灾害链,震区若在山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切记这些次生灾害可能当即发生,也可能过后发生,像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等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更勿停留。

10、别忘往这“躲”

地震中如何躲避是逃生的重要环节,作者主张应因地制宜把握“三间”原则:一是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二是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三是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的自救空间。附地震应急救护口诀。

地震应急救护口诀

(一)

颅骨裂缝脑液流,耳鼻漏出勿阻留。

头部略高禁倒流,阻断感染生命留。

(二)

颈椎摆动损伤易,抬颌后仰莫随意。

双手护颈两侧翼,生命中枢须留意。

(三)

胸廓刺进锐器物,急切拔出大错误。

双手稳固插入物,避免气胸不耽误。

(四)

腹腔肠道溢出来,切忌将其填回来。

碗盆罩住扣起来,腹膜炎症不早来。

(五)

腰椎损伤莫轻视,头脚相扣再伤易。

躯体平搬动作佳,规避截瘫靠大家。

(六)

肢体骨折不盲目,两根木条来捆住。

远端指趾不麻木,血管神经保护住。

(七)

意外伤害出血急,血液丢失休克至。

指压近心把血止,早期应对巧自救。

作者:王立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 被困避免二次伤害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近期多地发生地震,长沙市120急救中心专家教大家地震紧急避险和自救知识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 被困避免二次伤害制图/余宁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2023-02-12 02:16:00
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埋的“地铁站”……这里主要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常见的建筑物倾斜破坏场景。记者跟随综合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走进了一栋倾斜角度为19度的楼房,在上楼的过程中感觉到一阵阵眩晕,可以说是
2024-09-04 15:12:00
...应用程序等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墨西哥城的大多数建筑物中也挂有指示标牌,引导民众在灾害来临时进行疏散躲避。为提升居民对地震的防范意识,每年9月19日墨西哥都会举行大规模专业
2023-10-10 06:19:00
新华社记者现场直击:台湾花莲地震持续救援中
...莲处于两个板块交界,所以地震发生频繁。”他说,当地建筑物较低且比较坚固,可能是地震没有造成很大伤亡的原因。媒体报道,未来两三天花莲还可能发生较强余震。台气象部门统计显示,截至
2024-04-05 08:01:00
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
...在互救共救体验区,可通过居家环境地震模拟振动平台、建筑物破坏废墟甬道、半实景街区灾害环境以及次生灾害氛围,了解应急避难生活、现场急救技术和社区应急响应志愿者需要掌握的搜救技能
2024-05-12 18:04:00
...发言人还表示,“在类似的事件中,我们知道人们会因为建筑物倒塌而遭受严重伤害,如骨折和头部受伤。他们还面临因电器和其他类型的火灾而烧伤的风险。健康方面的优先事项是确保人们处于更
2025-03-28 23:57:00
广东省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演练在汕头南澳举行
...设定汕头市南澳县发生6.0级地震,震中后宅镇受灾严重,建筑物倒塌,大量人员被困。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汕头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启动两级“两联三拉”地震救援工作机制,联动地震部门获
2024-03-22 20:31:00
破坏力相当于25枚核弹!摩洛哥强震致超2000人遇难
...的推移,危险会逐渐减弱。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但一些建筑物仍存在危险,持续不断的余震可能令它们倒塌”。 相关阅读:摩洛哥地震已致2122人遇难,中国医疗队冒余震风险迎接新生命
2023-09-11 15:45:00
已致超4000人死伤!中国游客讲述惊魂一夜,事发画面曝光
...们,现场十分嘈杂混乱,还不停地响着警报声,还有一些建筑物倒塌。“目前,我所在的地方通讯、电力、交通都还正常,生活秩序在陆续恢复。”椰子说。受访者椰子供图 中国游客讲述惊魂一
2023-09-11 10: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