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吴量亮
“作为安徽省集成电路的头部企业,晶合集成将提升芯片制造能力,用‘芯’赋能新型工业化。”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义亮说。
合肥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是我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近年来,晶合集成发展迅速,一期二期已达满产,三期项目开始投产,目前月产能超11万片,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厂前十。2023年5月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近百亿元,创造安徽省IPO项目首发融资规模历史新高。
“晶合集成立足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和布局规划,构建面板驱动芯片、微控制芯片、CMOS图像传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逻辑芯片五大主轴产品,积极与本地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领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周义亮说。
据介绍,目前在液晶显示驱动领域,晶合集成全球市占率已超过50%,其中液晶面板驱动与触控整合芯片更高达90%。随着中高阶智能手机全面使用OLED显示屏,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助力国内OLED面板全球市占率已超40%。
近期,元宇宙相关的微显示芯片备受关注。晶合集成也提前规划布局,与设计公司和面板厂合作开发微显示芯片,未来将主要应用在 VR/A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上。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晶合集成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安徽省汽车芯片联盟,吸引了包括车企、芯片设计企业、高校等在内30余家会员单位,已初步形成产业生态体系。在汽车芯片制造能力建设上,晶合集成已取得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多个工艺平台的车规验证。截至2023年底,汽车芯片产能达5000片/月,待三期项目满产后,产能可提升至30000片/月,助力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晶合三期于2023年10月顺利落成,项目建设了双层无尘室,通过智能传输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协同合作,不仅提升生产制造智能水平,更降低了建造和投资成本,亩均效益大幅提升,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周义亮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